一生独爱《江河水》。在一个风雨兼程的傍晚,《江河水》在陋室中流淌,如泣如诉,如哀如怨。
这首曲子在1962年被年轻的音乐家黄海怀改编为二胡曲后,更是赋予了他全新的生命力。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江河水》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才被普通大众熟知。
孟姜女在与丈夫分手的小河边的三哭三怨,通过《江河水》的曲子,让我们感同身受,悲从心来。
1965年,电影《东方红》以《江河水》作为主曲,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旧社会的苦难。当二胡以轻巧的揉指和多变的弓法演绎这首曲子时,我们常常不能自拔。当年二胡大师闵慧芬演奏的《江河水》,让台上和台下的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
上世界70年代,音乐人姜建华将《江河水》带到了美国,在小征泽尔的指挥下,与波士顿交响乐团演绎了这首曲子,然后一段时间便风糜了全世界。据说那次的指挥,让小征泽尔两次用手拭泪。
《江河水》的深沉、悲哀和对生活的绝望,让我们常常警醒自己,生活总是充满棘刺,世界上没有一直风调雨顺的坦途,唯有接受在痛苦中的磨砺,才有可能避免孟姜女那样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