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南岸,碧波荡漾,历史的长风扬起梦想的风帆。
弁山脚下,大风泱泱,时代的笔触绘出拼搏的画卷。
2019年6月2日,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首批确立的“四大新区”之一,湖州南太湖新区破土新生。山河日暮里,时光流转间,一代代建设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展开南太湖新区5年经济发展卷轴,“幼苗”成“大树”的故事呼之欲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23.4亿元,工业投资连续30个月位居湖州市第一;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获评2023年度全省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回望五载来时路,1800多个日夜,南太湖新区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殷嘱托,乘“浙北再崛起”之东风,朝着打造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的目标奋力前行。一座产业集聚、环境靓丽、生活幸福的新城跃然而来。
(南太湖新区俯瞰图)
产业先行 奏响奋进跫音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建设南太湖新区,离不开产业作支撑。纵观南太湖新区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如何夯实产业“地基”,走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路?是其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五年前,通过整合提升原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南太湖新区接过了地方经济发展“接力棒”,踏上了重塑产业形态、催生发展新动能的赶考之路。
地处太湖南岸、长三角地理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丰富优渥的生态资源校准了南太湖新区产业“追新逐绿”的发展坐标。近年来,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新区积极构建以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休闲旅游等为主的“3+1+N”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以绿色智造与现代服务的双轮驱动,挺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
走进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GWh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装载钢筋、混凝土的货车往来穿梭;塔吊机来回摆动运送建筑材料;机器轰鸣声、钢铁撞击声此起彼伏……
作为一家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卫蓝科技早在2020年便与南太湖新区携手,随着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及二期项目建设的蹄疾步稳,该公司已然成为新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新星”。
“与新区共同成长的这几年,卫蓝科技市场估值从落地前的2.5亿元跃升至如今的150亿元,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南太湖新区招商中心主任朱新强介绍,随着该企业的茁壮成长,南木隔膜、蓝固材料等一批新能源电池下游配套企业接踵而至,为新区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5年来,新能源产业成为南太湖新区产业版图上一张“金名片”,累计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40个,初步形成涵盖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池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入选浙江省“415X新星”产业群、“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等。
产业潮涌,激荡不止。俯瞰南太湖新区,一批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聚沙成塔,已呈风起云涌之势:瑞思药业、协和华东干细胞等40多家企业深耕生物医药蓝海;半导体及光电赛道上,超越数控、见闻录等企业项目竞相奔腾,湖州半导体产业园蓄势崛起;月亮酒店、湖州影视城等休闲旅游重点项目正广迎八方来客……
依湖筑梦 再造一座新城
从零到一,建设一座未来新城需要多久?南太湖新区的答案是:五年。
沿着南太湖新区滨湖大道驱车一路向东,南太湖未来城赫然映入眼帘,由26幢产业大楼组成的CBD建筑群勾勒出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太湖南岸天际线,城市活力正加速翻涌。
(拔地而起的南太湖未来城)
白纸画美景,平地起新城。短短5年时间,南太湖未来城实现了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精彩蝶变,其背后是“举全市之力”的配合与支持。
倒排工期、市区一体、区企联动……自2019年6月吹响开工号角以来,南太湖未来城上下稳中求进,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典范、绿色金融样板以及低碳居住标杆。
大厦之成,非一日之功。南太湖未来城的拔节生长,不仅蕴含着“稳”与“进”的辩证法,也折射着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科学方法。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南太湖未来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蔡加星表示,五年来,未来城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绿色金融等新兴业态,聚力实现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盛势。
眼下,随着一栋栋楼宇的落成,聚人气、兴产业已成为南太湖未来城工作的重点。截至目前,未来城已确定或基本确定入驻填楼项目234家,企业、人才近悦远来的新高地蓄势崛起。
作为湖州“老牌”建筑设计企业,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南太湖未来城打造了公司新总部——天园大厦,并成为最早搬进未来城的企业之一。“选择未来城,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未来。”天和建筑设计公司负责人彭建军表示。
产业生态枝繁叶茂,城市生态也不能拖后腿。置身天园大厦办公楼内,快节奏的商务办公与慢节奏的田园牧歌只隔着一扇落地窗,“快”与“慢”的背后是南太湖未来城执笔者的“生态账本”。
“城市建设不能只算经济账,生态账也至关重要。”蔡加星表示,从规划建设之初,未来城便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后发优势,以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载体,融入“花园城市”“双碳”等理念,致力于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两面开花”。
蓝绿空间占比近51%;建成CBD近零碳运营中心等多个零碳建筑;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长兜港北段绿道建设基本完成……现如今,走进南太湖未来城,绿色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远处,塔吊林立,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近处,高高低低的楼宇间,偶有三两白鹭飞过,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高颜值”画卷正铺展开来。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站在5周年的新起点上,一众新兴产业在这里扶摇直上,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在这里和谐相生,南太湖新区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内涵。(洪丽敏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