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巴黎奥运会女子跳水十米台决赛,开赛即巅峰,纤瘦的全红婵用惊世骇俗的第一跳,让7个裁判不约而同给出10分的耀眼成绩!最终,她以425.6分蝉联冠军,尽显王者风范。
夺冠后,她扑到教练怀里,与之紧紧相拥,尽享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她的教练陈若琳,也曾是十米跳台的风云人物,光芒不可阻挡。
当年的陈若琳,头角峥嵘,14岁夺冠,之后所向披靡,横扫各大赛场,狂揽22个冠军,参加3届奥运会,勇夺5金,比肩郭晶晶吴敏霞等前辈,喜提“跳水女皇”美称,也是实至名归。
2023年,她受命担任全红婵的教练,却被网友质疑“不合格”,那么,她的身上,究竟藏着怎样曲折的秘密?
让我们一起靠近这颗璀璨的明星,管窥她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
01
1992年12月,红枫如画的江苏南通,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后来的跳水神童陈若琳。
3岁之前的生活还算静好,可3岁那年,这份平静被打破了。父母感情破裂,母亲带着小若琳的哥哥远走加州,无视身后的她哭得声嘶力竭。父亲先是生病,后又再婚,无暇顾及小若琳。
外公外婆一声叹息,把她带了回去。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就跟儿子(若琳的舅舅)商量对策,最终,若琳的舅舅决定收养若琳,他们成了法律承认的真正的父女。
自此,小若琳成了“陈”若琳,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温暖,有爱。所以,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那时的陈若琳身体羸弱,经常生病,家人便琢磨着怎样增强她的体质,恰逢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招生,舅舅便把她送去练习跳水。
第一节课,陈若琳至今难忘。教练高峰并没有按部就班教她,而是在她腰上拴一根绳子,就将她扔下水。
巨大的恐惧袭上心头,求生的本能让她拼命挣扎,可刚到岸边,教练又把她推到水里。如此反复,三天后,陈若琳无师自通,学会了游泳。
高峰震惊地看着她如一尾鱼,在水中舞动、游弋、穿梭、翻腾,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棵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事实证明,他的感觉是对的。这位教练的出现,改变了陈若琳的一生。
自此,陈若琳与跳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她才5岁。同龄人正在撒娇玩耍享受童年,她,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使命。
小小年纪,她就懂得,刻苦与天赋同样重要。
于是,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出现在长长的跑道上,拖着娇小的身影,一跑就是十几圈,风雨无阻。之后,再到场地训练,日复一日,雷打不动。
时间的魅力是无穷的,付出就有回报,她身体日益强健的同时,跳水成绩也在不断刷新。
7岁那年,陈若琳训练时不慎与队友撞在一起,造成右肘关节脱臼。为了尽快恢复,教练用中医“正骨术”强行复原她的手臂,那种疼痛,连一个成年人都难以承受,何况一个7岁的孩子!
她的惨叫让家人心痛如锥,他们劝她放弃,可陈若琳哭过之后,坚定地摇摇头。
为了一个月后的比赛,她休息不到两周,就拆掉石膏,带伤训练。最终,她取得了丙组第4名的好成绩。
之后,她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崭露头角,引起国家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注意,就这样,陈若琳正式加入国家队。
02
在队里,她训练得更加刻苦,屡次获得佳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令人拍案叫绝。
当时,年仅16岁的陈若琳第一次登上这个舞台,表现得可圈可点。最后一轮跳水中,加拿大老将海曼斯暂时领先,陈若琳顶着巨大压力,选择了难度系数9颗星的5253B,这是几乎只有男运动员才会尝试的项目。观众席上鸦雀无声,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可英雄就是英雄,关键时刻尽显本色,只见她沉着冷静,起跳,腾空,翻转,一连串动作优美丝滑,一气呵成,最后,如一根细针,扎入水里,没激起半点水花。
现场一片沸腾。奇迹得到见证,她为中国队赢得了阔别12年的这枚奥运金牌,在女子十米跳台史上,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
此时的她,花样年华,青葱如玉。只是,她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快长大了。
这不,转眼到了2009年,陈若琳进入发育关。是的,“长大”这件事,对跳水运动员来讲,是残酷的,当年郭晶晶她们就因此转为跳板。
可陈若琳太爱跳水了,她不想放弃。既然对抗不了规律,那就对自己下狠手吧。为了保持体重,她连续1年,不吃零食,不吃晚饭,饿极了就喝水。苦心人天不负,最终,她的体重降到了正常范围内。
同时,她训练的更加刻苦。别人吃肉她吃素,别人放松她练习,别人练习她强化…于是,就有了陈“三多”的美称。
艰苦卓绝的付出,最终换来累累硕果。那一枚枚金牌,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1年,陈若琳参加世锦赛,如意摘得桂冠,成为女子跳台大满贯第一人。
面对无数献花与掌声,陈若琳淡淡一笑:“的确挺难,却没有做不到的。”举重若轻的背后,是一遍遍枯燥的训练,和一次次孤独的煎熬。
2012年8月,伦敦奥运会,19岁的陈若琳又站在十米跳台上。她从容自如,云淡风轻,却又气场十足,震慑人心。英国BBC解说员忍不住惊叹:“这个小姑娘一出来,就像是有个‘第一名’的牌子摆在她旁边一样。”
事实证明他说得无比正确,陈若琳再次抱得金牌归。
03
成功靠的,从来都不是运气,而是顽强不懈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气。
然而,经年累月高强度的训练,带给她至高荣誉的同时,也给了她一身伤痛。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陈若琳宣布退役。
退役后她也没闲着,先去留学,用知识充实自己,之后考取教练证,转身做了跳水教练。换个方式,依然留在自己热爱的跳水事业上。
可是,却有人说她“不配做教练”,这是怎么回事?
2023年,陈若琳受命担任全红婵的教练。神奇的是,之前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466.20点高分,打破了陈若琳保持13年的447.70分的记录,摘得金牌。
所以,她们二人也算颇有渊源,这次二人搭档被网友称为“王炸组合”,寄予厚望。
可是,这之后全红婵的比赛成绩却不尽人意,质疑声不断响起。
而此时一个视频的流出,瞬间引爆舆论。视频里,陈若琳义正辞严批评全红婵:“你自己得调动起来,光喊累有啥用?比赛时也喊累吗?”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不满。
陈若琳没做解释,也没退缩,而是一如既往给全红婵最严谨的指导和训练。
其实,原因在于全红婵也到了发育关,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她的身高体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长高七八厘米,增重十多斤,这给训练带来极大挑战。
她苦笑着说:“我再也找不到年轻时的感觉了。”陈若琳也承认:“每次比完赛,她的207都得从头再来,从3分,4分跳到10分,再从3分,4分跳到10分。”
而这些,陈若琳都经历过,“不想让全红婵再经历一遍”。所以,她严格控徒弟的饮食,一直把其体重控制在1斤起伏范围内。
在她精心调教下,全红婵不仅安稳度过发育期,心理素质越来越好,训练成绩也日益精进,上了一层楼。
最终,全红蝉不负众望,在巴黎奥运会上一跳封神。陈若琳长舒一口气,笑靥如花般明媚。事实胜于雄辩,质疑声随之消失。
“竞技体育的成绩,需要一点一点去争取。”陈若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她用自己的坚韧不拔与卓绝努力,印证了自己不仅能够当状元,更能培育出状元。
以顽强为锹,以乐观为铲,以思考为引导,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如此,即便山重水复,亦会柳暗花明。
祝福她们师徒,能在水的世界里,再造奇迹,再创辉煌。
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作者|鱼籽酱·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