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神雕侠侣》的末尾给了群雄一个体面的结局,杨过在那次襄阳大战中以一记飞石击杀蒙哥大汗,令蒙古大军不得不退兵,为襄阳百姓续了一口气,可谁都知道,蒙古灭宋之心未消,他们迟早卷土重来,而坚持守城的郭靖也必将战死。
《倚天屠龙记》中,该来的还是来了,郭靖一家果真战死在襄阳,更可悲的是最后一次大战爆发之时,与他一同奋战的也只有他的妻儿。
不过郭靖也并非盲目的死守,他还是为后世武林留下了希望的火种,即“倚天屠龙计划”,可为何他没让自己最新信赖的杨过参与到这个计划之中?
一、郭靖最后的计谋
其实早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就已经在铺垫“郭靖之死”了,当初还是一身痞气的杨过就不解郭伯伯为何要死守襄阳,莫不是他啊有什么克制蒙古人的妙计,然而郭靖的回答却很简单,他只强调了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靖、杨过剧照)
是的,郭靖早料到自己会战死襄阳,所以他也留了后手,也就是那“倚天屠龙计划”。
所谓的“倚天屠龙计划”即是将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以及无上兵书《武穆遗书》藏在倚天剑与屠龙刀之中,以备后世武林人士夺得宝典与经书,继而同龄群雄,抗击蒙古。
关于这计划,旧版与新版略有区别,旧版的秘籍是直接藏在刀剑之中,新修版中则强调刀剑中只藏铁片,铁片上刻着藏匿秘籍的地点信息,秘籍是藏在桃花岛之上,很明显,新修版的设定更为合理。
而这也是关键所在,郭靖夫妇是如何执行这计划的?
书中只道是:“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
若你是郭靖,你会将刀剑托付给郭襄与郭破虏吗?
(郭芙、郭破虏剧照)
郭芙没有被视为接班人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她向来蛮横无脑,刀剑在她手中难免遗失,可郭襄与郭破虏又比郭芙好到哪去呢?
郭破虏在书中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才能,但凡他的武功有大小武的水平,也不至于在当年的那场襄阳大战中毫无戏份(原著“大战襄阳”这一回甚至没提到他的名字),而郭襄呢?可别把她当后来的“峨眉祖师”看,当年的她不过是个恋爱脑的小妮子,还没少闯祸。
显然,这个计划有更合适的执行者,那人即是杨过。
二、最合适的传人
郭靖夫妇制定的这计划是为了确保后世武林志士能得到秘籍,所以自然是了解计划的人越少就越好,但他没有理由向杨过隐瞒此事,毕竟就连他用以熔铸刀剑的材料都是杨过给的。
书中就有强调这一点:“她聘得高手匠人,将神雕大侠杨过留赠给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又以当时最为锋锐的两柄宝剑,杨过大侠的君子剑与杨夫人小龙女的淑女剑,熔合而铸成一柄倚天剑。”
哪怕曾经的黄蓉一直认为杨过不可靠,在见证了杨过在襄阳大战中的英勇表现之后,她也该认可这侄儿的人品了。
(神雕大侠杨过剧照)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新修版的设定,那《九阴真经》与《武穆遗书》并没有直接被藏在刀剑之中,而是被存放在桃花岛上,因此要将秘籍护送去桃花岛的人也一定要熟悉那岛上的机关。
显然生在襄阳的郭襄与郭破虏可不熟悉桃花岛的一切,反倒是曾在岛上生活过的杨过对那些机关有些了解才是。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杨过和小龙女或许才是最合适的刀剑保管者,郭靖夫妇也完全有理由将这任务托付给他们,可他为何没有这么做?
只有一种解释,杨过早就死了。
三、郭襄道破真相
其实书中有几个细节能够证明杨过夫妇早已不在人世。
其一是“屠龙刀”的命名。
那熔铸刀剑的材料是杨过夫妇送的,郭靖夫妇无论如何都该避讳才是,怎会为宝刀起名“屠龙”?要知道后来紫衫龙王与谢逊交手时,谢逊就说自己手持屠龙刀,怕是对龙王不利,龙王也顿时觉得不妙,可见古人十分讲究避讳,若非小龙女早已死了,郭靖夫妇如何能如此坦然的为宝刀起“屠龙”之名?
其二则是郭襄的出家之举。
(郭襄、郭芙剧照)
《倚天屠龙记》开篇就提到过,自当年与杨过在华山一别,郭襄就拜别了父母,下山寻找杨过了,等于是杨过前脚刚走,她就忍不住想要见杨过了,可见她对杨过有多执着。
然而后来俞莲舟却提到一句:“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郭襄爱上杨过时,只有十六岁,出家时已是四十岁,所以有什么事情能让一个苦寻心爱之人二十四年的女子突然放下执念?
只有一种解释,杨过死了。
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杨过夫妇早就死了,那后来登场的黄衫女子又该如何解释?
她不是杨过夫妇的孩子吗?
(程英、陆无双剧照)
其实并不难解释,当年杨过夫妇极有可能是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程英与陆无双这对姐妹,毕竟陆无双也曾得杨过传功,算是古墓派传人,由她统领古墓派再合适不过,而黄衫女子后来带着侍女奏乐吹箫登场的做派也像极了当年的程英。
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
胡言乱语。
现在的浏览器这么垃圾的,胡说八道的 连金庸都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