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除了表面上的对抗之外,往往还有见不得人的阴招。据观察者网12月27日的报道,向巴铁投诚的恐怖分子头目承认,“印度一直在暗中支持俾路支省的恐怖活动”,向该省的分离势力提供资金。巴铁俾路支省官员怒批,印度在当地“支恐、用恐”是该地区恐怖活动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悉,俾路支省位于巴铁南部,毗邻印度洋,靠近波斯湾,是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站,也是中国租用的瓜达尔港所在地。#巴基斯坦#
对于印度支持巴境内恐怖势力,中方第一时间予以了回应,发言人毛宁就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反对为一己私利“支恐用恐、纵恐养恐”,“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中方主张各国加强“反恐合作”,“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从中方的表态来看,①没有直接点名印度;②没有明确支持巴铁对印度的指控;③主要阐述了在反恐问题上,中方一贯的“原则立场”。
据悉,这名向巴基斯坦投诚的恐怖分子,就是活跃在巴南部的恐怖组织“俾路支民族主义军”的头目,他坦诚印度在当地“支恐用恐”,应该不是“无的放矢”,揭开了当地恐怖袭击不断地“幕后黑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巴南部恐袭不断,很多目标并不是指向巴政府,而是瞄准了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名投诚的俾路支恐怖头目,也算是为因恐袭受伤与枉死的中方人员“破案”了。
比如说,①据环球网2021年4月的报道,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一家酒店“发生剧烈爆炸”,当场造成4死13伤。尽管死伤者均为巴人,但此次恐袭明显是冲着中国去的,原因很简单,巴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确认,爆炸当日中国驻巴大使与3名外交人员“正在这家酒店下榻”,时间上非常巧合,且当时酒店也没有比中国大使“更有价值”的目标了,好在中国大使当时“正巧外出参加活动”,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②同年7月28日,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当日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发生一起枪击案,一名中国工程师遭不明恐怖分子乱枪扫射,“俾路支解放阵线”宣布对此负责。同一天,2名涉嫌策划、组织袭击中企班车,造成中方9死28伤的嫌疑犯被捕。巴媒称,嫌犯曾在印巴边境靠近印方的地区生活了15年,中企班车爆炸案与印度调查分析局有关,这是印度“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对外情报机构,类似于印度版的“中情局”。
③据澎湃新闻2022年4月26日的报道,巴铁卡拉奇孔子学院附近发生自杀式恐怖袭击,包括院长和教师在内的3名中国公民被炸死。巴铁《黎明报》指出,恐怖分子使用了至少3公斤炸药,现场极为惨烈,遇难者被“烧得面目全非”,要尽最大努力“才能拼凑在一起”。爆炸发生之后,又是“俾路支解放军”宣称对此袭击负责,并公布了实施恐袭的女性恐怖分子的照片,后者在镜头前比出了V字形。
可以说,近年来发生在巴基斯坦南部的袭击,往往以中国人为目标,遭袭的要么是中国工程师,要么是中巴合作项目的工人,要么是中国在巴境内孔院人员,甚至差点搭上了中国驻巴大使。实施恐怖袭击的,又多是俾路支地区的恐怖组织,按照投诚的当地恐怖头目的说法,印度和这些针对中国的恐怖袭击有着“密切联系”,而巴媒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既然如此,为何在“真相大白”之际,中国并未谴责印度,连点名都没有?
中国没有参与直接调查,担心被巴基斯坦“借刀杀人”。众所周知,印巴是“宿敌”,巴基斯坦境内发生针对中国人的恐袭,巴政府往印度身上引,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若能引起东方大国的愤怒,“借刀杀人”自然更好,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也能让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更多的武器和技术。所以,巴基斯坦控诉印度“支恐”,甚至涉嫌杀害中国人,咱们是非常慎重的,一般情况下“不会附和”巴基斯坦的说法。
中国还要继续争取印度,不希望与印度“撕破脸”。若中国确认、谴责印度“支恐”,甚至杀害中国公民,那就等于和印度“撕破脸”了,势必要做出报复。如果这么做,谁最高兴,自然是美国最高兴,中印反目,美国就能趁机拉拢印度,从而将新德里塑造成为“屠龙勇士”,为西方所用,这当然是中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要维持与印度的关系。
如此严重的指控,必须要拿出切实的证据,且必须要有“超强”的实力。巴基斯坦做的调查可能有“私货”,中方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就算印度有这个动机,有这个实力,去支恐针对中国,没有证据,咱们也“无话可说”,只能“旁敲侧击”予以警告。有人说,美国人反恐咋就不需要“确凿证据”?原因很简单,美国有超强国力,咱们既不能用证据服人,又不能“以蛮力服人”,撕破脸自然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