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学家里谁职位最高,那么肯定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作为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丘吉尔被誉为英国重要的历史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是比较为人所熟知。可能有不少人对他的获奖表示不屑,觉得他是用政治光环而送上一个诺奖,那只是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全面阅读过丘吉尔的著作,比如很多演讲稿与评论文章。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本在他获奖之前,甚至是在当首相之前的书——《世界1937:丘吉尔眼中的时代人物》。
在这本书是影响全球的政治领袖、诺奖获得者丘吉尔的人物评论文集。也是丘吉尔极少尚未出版中译本的原著,填补了国内出版的空白。
在本书中,丘吉尔记录了4位君主,3位元首、总统,4位总理、首相,5位元帅、司令,7位大臣、部长,3位作家,共29位风云人物。
这本书写于两次世界大战之交的1937年。在这个动荡的大时代,丘吉尔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希特勒的崛起、西班牙革命、爱尔兰自治运动和世界经济大萧条。他回忆了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阿拉伯的劳伦斯、福煦、克列蒙梭、阿瑟·贝尔福、乔治五世、基钦纳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人物,也展望了罗斯福与希特勒的不同未来。作为现代历史中领袖绝伦的政治家,书中浸透了他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精准的体悟,对重要问题的理性分析与独特见解和对相关人物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物之书。
书中有不少人物在中国的熟悉程度可能很低,也没有多少介绍的内容,比如开篇的第一个人物——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连网络搜索都没有多少有用的资料的大人物。从选用的照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毅而带叛逆想法的人,作为一名英国贵族,还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姻,更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杰出的运动员和射手、作家和历史学家、鉴赏家和收藏家。虽然他在政治上成就不大,但是何以让丘吉尔要为他写下文字呢?可能是因为他出色的演讲能力,因为后来丘吉尔同样靠着优秀的演说让自己成为瞩目的焦点。
道格拉斯·黑格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的核心将领,基本贯穿整个一战;更是与丘吉尔共同参与苏丹战争和布尔战争,丘吉尔曾与之多次会面、通信,一战前和战中二人为同事,一战中黑格取代约翰·弗伦奇任英国远征军司令,战后黑格帮助丘吉尔修正了《世界危机》中的事实错误。可以说是丘吉尔在军事上的战友,虽然他在组织军队上有着巨大的贡献,可以过于强调精神而不重视新式武器装备而备受诟病,但是他的信念还是倍受丘吉尔赞誉: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没有偏离他的信念,没有追求轰动效果,没有追逐名声,没有失去信心。他对自己的专业资格和宪法义务同样确信,无时无刻不严格依据这些明确的概念行事。
除了政治人物,作为文学家的萧伯纳和丘吉尔的关系也是蛮有趣的,萧伯纳在丘吉尔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互相不友好的印象被留下了,但是后来就互相理解了:他那些对生活和社会起削弱作用的理论,被坚决地阻拦在他的个人举止和家庭之外。没人过着比他更体面的生活,也没人比他更脱离他自己颠覆性的空想。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卓别林和丘吉尔的关系会那么好,这是在丘吉尔肯特郡的家门口的合照,我们都知道在西方能被邀请到家中都是相当重视对方的表现。1931年,卓别林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来到伦敦。同年,丘吉尔在第二次美国之行中遭遇车祸,内脏严重出血,因治愈得当,八天出院。政治上,这个阶段,丘吉尔正处于“荒漠状态”。因政治失意与需要养伤,所以,丘吉尔的空闲时间非常多。作为好朋友,卓别林自然要亲自前来看望丘吉尔,并与丘吉尔一家人合影留念。在丘吉尔心中:他作为一个明星的至高地位要归功于他是个伟大的演员,他能够如逗我们发笑一样可靠地拨动我们的心弦。他的一些电影中就有那些几乎无法忍受的辛酸时刻。这是个伟大的成就,一个只有能同时控制眼泪和笑声的完美演员才可能实现的成就。
书中还有很多更细节,更扣人心弦的描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同时代的人的感受可能更具真实性,《世界1937》可能不只是丘吉尔眼中的世界,更可能当时就是真的如是。
最后还是那句话,跟大象一起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