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天,杭州有座“海岛”就会弥漫起浓郁的咸酸味,本地人都说鲜

阿陆 2024-04-20 11:27:55

       在杭州有个低调的小岛,它位于钱塘江江心,因为至今没有造桥,所以可算是四面环“海”,平时无论人还是车都只能靠轮渡往返。最近到上面摩旅了一圈,印象最深的是“原汁原味”,几乎和二十多年前来时的景象差不多,虽有一部分民居显然被改成了民宿,但商业味却依旧不浓,总体来说卫生状况似乎还好了不少。

这座“五丰岛”又名长安沙岛,地处钱塘江生态涵养带(生态保护红线)内,或许也是不能得到大力开发建设的原因。据说岛上村民主要源于清同治4年(公元1865年),16位绍兴农民上岛垦荒种粮并定居于此,加上后续少部分双浦和富阳渔山的移民,经过150多年的繁衍生息后,终于形成如今2000多人的规模。

有趣的是一下船,还没走几步就被一阵风刮过来老杭州人都应该比较熟悉的咸酸味,由于太过浓郁,差点把我薰得要捂鼻子。好在等大风转弱,这股气息才不再那么刺鼻,渐渐恢复了弥漫于空气中的氤氲常态。

不用多想,这些味道的来源,正是五丰岛上马路边、院子里、操场上随处可见的正在铺开晾晒的咸菜,用当地话来讲,就是“倒笃菜”。从外观上看,大部分“倒笃菜”还处在制作的最初阶段,颜色偏黄,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停挥发着身体里的水份,所以这段时间,岛上的味道才特别重。

其实国人都道“杭州是美食荒漠”,只是没有深入体验真正本地人的厨房或餐厅而已,抛开在网上被黑得最惨的“酸菜鱼”,不少家常风味都毫不逊色于东坡肉叫化鸡龙井虾仁等大菜。而这种很多老杭州人自己都会做的“倒笃菜”,就是非常有本地特色的食材。最出名比如面食“片儿川”,平时炒炒毛豆春笋也是风味绝佳,跟黄鱼、汪刺鱼一起烹煮煲汤在杭州人餐桌上也极为常见……

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制作它的过程有点不太雅观又过于家常,所以才被古代的附庸风雅之徒们选择性忽视。这种“倒笃菜”的制作工艺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区传承了几百年,最主要的原料是“九头芥菜,通过手工腌制,经清洗、晾晒、堆黄、切割、加盐揉搓、倒笃和发酵等工序才能完成,这种腌制方法不仅保留了芥菜的营养成分,还赋予了倒笃菜鲜香脆嫩的口感。(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哦,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谢谢。)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这种传统的配菜也被“引入了自动化流水线和现代科技”,据说仍然保持了倒笃腌制这一传统工艺的核心,但这样的生产过程,终归少了些手工制作无法避免的因人而异的独特风味。

说实话,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所以本地人以为的“鲜”,在一些远道来客面前,或许倒成了“黑暗料理”,这也不奇怪。比如北京的豆汁,四川的鱼腥草,我就始终无法接受。而处在晾晒过程中的“倒笃菜”,那味道确实不太好闻,所以,感兴趣的外地朋友一定要找机会到五丰岛上去深呼吸一下哦。

注:关于上岛下岛的坐船攻略,我会在下一篇详细介绍。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