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昇夫 字数 1659
飞鹅岭座落在南湖的西面,与它北边的螺山对望,岭高七十多米,是惠州古城的天然屏障,因地形似飞鹅而得名,惠州别称鹅城正来源于此。为何形似鹅呢?这其中有个仙人骑木鹅的传说。
飞鹅岭位处闹市,岭西脚下原是惠州汽车总站,其周环绕着几条重要的城区大道。然而,如此近便,却很少有人上去游玩。与高榜山挂榜阁相比,倍感冷落。可是,就人文历史来说,飞鹅岭的意义远胜于高榜山,为何会出现今天的这种反差呢?皆因时代环境发生了改变。
拿我来说,十余年来,飞鹅岭只上来过三次。第一次是刚来惠州不久,出于好奇上来一看,对它的历史漠不关心,自然不了解。第二次是2021年10月,那时还处在疫情时期,但只从南门上到山顶群雕平台后,就原路下了山,并没有到北面。第三次,是近日应一位网友“老高”的提议,有意为之。他私信说,“你可以写一写飞鹅岭”。其实,我第二次写过,但那时还没有开通公众号,写得也不像个样。这次重写发公众号,势必要实地再逛一逛。冒着小雨,从南门上,北门下,把不大的飞鹅岭大致看了一遍。山上的景点都算熟悉,可以说是重游,一遍下来,仿佛是又看了一次历史会演。
飞鹅岭南门入口
说飞鹅岭,主要有两大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山虽不高,但位置优越。相隔时久再来,但见草木茂盛。有一种长得很高大的树,像是相思树。山上没有桉树,不像螺山(望乡台)上栽了不少桉树。在山顶上,往东可以看到南湖、惠州市一中。往北可以看到西湖陈公堤、更远处的华茂大厦,因而,“览胜亭”应势而生。此亭二层,由双亭组合而成。亭名由广东肇庆人卢有光题写。在南坡山腰上,还有一座“鹅岭亭”。不过,由于树高林密,览胜亭上的视野受到限制。鹅岭亭更看不到什么,可供闲坐避雨,但看样子,鲜有人至。
飞鹅岭的意义,重在于它的人文景观。
其一,它是“东征旧址”,1984年公布为惠州市级文保单位。
东征,说的是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为肃清盘踞东江惠州一带的陈炯民军阀势力,为北伐创造有利的后方,而举行的(第二次)东征。蒋介石、周恩来曾上飞鹅岭指挥战斗。
飞鹅岭上除了东征,还发生过抗日阻击战。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军在大亚湾沿海登陆,进犯惠州,我军民在飞鹅岭奋勇阻击敌人,因寡不敌众,惠州城惨遭沦陷。
1989年9月,在山顶建有一座“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士”群雕,以志纪念,名由聂荣臻题写。
其二,在览胜亭下方,建有“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名由林振雄题写。
林振雄(1888-1964),字毅强,清归善县城(今惠州城区桥东)上塘街人。少时就读观澜小学。1912-1915年到日本振武学校学习,与蒋介石同学。1957年8月参与创办惠州华侨中学,任该校董事长。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塘街现在还有林振雄的故居。
碑座的一面刻有“气壮西湖”四字,由林振雄题。相对的一面刻有“精神不朽”四字,落款蒋中正。
该纪念碑建于1992年,是按拱北桥处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1930年建)的原样稍加放大重建的。看上去一模一样。
上山台阶
其三,是山上的暗堡。暗堡有两大处,共三座。南面这边一处,有二座暗堡,相隔二三十米,之间有壕沟相连。下去看了一下暗堡内部,高1.5米左右,空间狭矮。而螺山上的暗堡空间要高一些。北面有一座,在纪念碑下面一点。
现在来看,人在暗堡里,除非敌人爬上了山,近距离才可以看见并射杀。因树木掩映,根本看不远。但在战争年代,当时的飞鹅岭多半是光秃秃的山包,视野良好,可以很好的发现阻击敌人。
据了解,飞鹅岭上的暗堡是陈济棠主政时期,于1932年修建的,那么,与东征不发生关系。当1938年日军来犯时,应该利用它阻击过日寇。
其四,北面山腰有一架战斗机。该战斗机是东征的遗留。据了解,机型为“米格-15”,是苏联第一代、也是制造数量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已初具现代战斗机雏形。
机头前有两口射击管,目测飞机体长二三十米。机体材料看上去像铝合金,敲击发出闷响,感觉仍很坚硬。
其五,北门入口有一个超大的“鹅”字,上下结构,苍劲有力。这个“鹅”字,来自苏东坡书法作品。是人为地从苏东坡书法作品中选出来,再印刻上去的,并非苏东坡的题刻。
北面还是第一次逛的时候到过,事隔多年,台阶有新修过,其他的地方都还是老样子。但它的周边以及整座城市,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鹅岭亭
暗堡
壕沟
暗堡上的通风孔
“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士”群雕
飞鹅岭东征旧址文保碑
览胜亭
南湖
北面西湖
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拱北桥处的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字弹状栏杆
战斗机
射击口
北门登山楼
“鹅”
北门下路边的饮食店
路中的一棵大树
正在维修的原汽车总站
烂尾若干年的大楼
飞鹅岭下的一座式样特别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