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伴侣》杂志2023年12月总第535期P46《婚恋诊室》
本期专家:徐文娇,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
蔡先生咨询
我与妻子恋爱1年,结婚已2年。妻子比我小八岁,在我们恋爱期间,她非常依赖我,而我对妻子也是极尽呵护和关心。在他人看来,我们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
但自从结婚后,妻子就变得有些冷漠,不那么在意我的感受。若在家里,妻子还是愿意粘着我。可一旦出了家门,我就很难收到妻子的音讯,每次都是我主动联系她,她从不跟我说去哪里了……
我跟妻子多次沟通过,如果她有什么活动要提前告诉我,不然我会担心的。妻子答应得好好的,可依然我行我素,有时甚至还瞒着我。
图片源自电影《我的最爱》
有一次我出差在外,晚上出来散步,周围的景色很美,我心想若妻子在身边就好了,于是就拔了视频给她。可是,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当时我担心妻子会不会出什么事了。最终接通后,只听到电话那头乱糟糟、闹哄哄的,妻子还很兴奋地大声问我:“有事吗?”原来她跟朋友在酒吧聚会!
我很生气,觉得妻子去酒吧聚会却不提前告诉我。而妻子却很难理解,说爱一个人就要让对方自由自在,她不喜欢总是被管着、控制着。
妻子经常和朋友在外聚会,我知道妻子不会背叛我,只是担心她在外不安全。以前妻子觉得我这样是关心她,因为她的家人彼此之间关系很疏远,可现在她却很生气,觉得我在干涉和控制她。
后来妻子向我道歉,说知道我是为她好。但我感觉我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没有之前那么亲密、心意相通了。难道真的是付出的越多,越不被珍惜吗?
徐文娇老师解答
在蔡先生看来,爱一个人就是责任,全心全意对对方好,彼此融合,你知我心之所想,我知你心之所爱。
蔡先生的妻子,成长于一个关系疏远、不被关注的家庭氛围里,她内心渴望亲密和依恋,而蔡先生恰好是一位喜欢跟伴侣高度粘连在一起的人,在两人亲密关系的前期,双方都是很享受这种融合,也很适应彼此之间“照顾者——被照顾者”的互动模式。
但一个完美的照顾者,是体贴的、是付出的、是操心的,同时也是融合的、是控制的、是操纵的。
当妻子没有主动报备行踪时,在蔡先生生气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脑海里的一条条规则,一条条“应该”,还有很多很多的恐惧和不安。
若妻子没有按照这些规则或“应该”来,他内心的恐惧便被激活,感到失控、感到疏远、感到爱在减少,于是更加想去融合、去体贴。
图片源自电影《情动假日》
被照顾者出于依赖和内疚,不断妥协。但日子一长,被照顾者感到自我受到束缚,在关系中自我空间越来越小,自我越来越被挤压、吞噬,就像被精心圈养的小鸟,只有乖乖待在笼子里,唱着幸福的歌,亲昵着饲养者,才是被期待的样子。
可蔡先生的妻子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蔡先生给予的照顾,一开始让她享受其中,愿意放弃部分自我融合到蔡先生的自我里。但日子久了,蔡先生的妻子在这段关系里不断失去自我,甚至感觉快要被吞噬,便把一部分自我从对丈夫的依赖和需要中抽离出来,转向外界,去跟朋友聚会,不报备,先斩后奏,明知丈夫会生气也要创造一些私人空间。
而她小小的“叛逆”,往往被视为自私自利、任性、不在乎对方感受。一时的内疚,会让她道歉,会让她想悔过。可她又真正做错了什么呢?内疚的同时,她也会感觉到说不出来的“不对劲儿”,会困惑“明明我没有错,可为什么亲密关系里错的总是我"。
图片源自电影《情动假日》
因此,无论是在伴侣关系还是在亲子关系中,若一个人对应的是“完美的照顾者”(完美妈妈),另一个人最终对应的是“任性自私的孩子”,一个渴望高度融合,一个依赖又渴望适度分离,那么就会形成彼此不满、你追我逃的局面。
徐文娇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心理学学会会员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妇联“维权服务站”心理顾问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