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刚下晚自习,儿子给我打电话,只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妈,我的手机还能开机吗?你再给我买个新的吧。
第二句:我报名了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学校选拔通过了。
当时,我听到孩子说这些,迅速在脑子里提取两个关键词:买手机和参加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转而疑惑这两者似乎也没有必然关联。
说起手机也巧了,我刚跟一个同学妈妈在闲聊,还跟她说我希望孩子这个暑假不要再买新手机,肯定是管不住自己,会刷手机时间特别多。
现在听到孩子这样说,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拿化学竞赛这个与手机风马牛不相及的玩意,其实是他自己想要玩游戏和刷视频。
虽然这样想过,但我很快回归正念,尝试用“多巴胺”思维看见孩子,那就是先共情,后鼓励,让孩子尝到一些甜头,再顺便激发他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干劲。
想到这里,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平静地对孩子说:哇,你好棒呀。化学都没见你费过太多功夫,就能代表学校去参加竞赛,真不错。另外,你想要手机也不一定非今天下单,你想要时妈妈买,第二天就能到。
听到我这么说,孩子很兴奋跟我提起学校好多人去一起参加考试,考试题除了没学过的他都会,化学老师夸他答得还挺好的,还问他要了手机号和微信号,说要后边有事微信和电话联系,还叮嘱他暑假好好预习和复习化学。
隔着网络我都能感觉到孩子此时的兴奋和热情,他还跟我说如果化学竞赛先参加省级的,要是能拿奖就很好了,还能加分,要是能拿国家级的竞赛,可以参加强基计划,直接保送清北。
又跟我说:妈,我其实可紧张,化学也没学啥,只是课上听听。感觉参加这个比赛,我的压力也很大,我暑假起码要把高二和高三的化学都要提前学完。
我对孩子又疏导着:放松一下,参加竞赛是好事,但也没必要将自己搞得太紧绷。原本这个事就是能做到是锦上添花,做不到就当是预习和增加一次经历。
我又跟孩子提到他小学四年级时参加的诗词大会,即便在郑州赛区决赛环节被淘汰,没能去北京参加晋级赛,但这个经历让他收获和成长了很多。
我之所以这样跟孩子引导,是因为我知道孩子其实没有什么竞赛的经验,也没有什么功底,更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作为业余选手跟一大批专业选手PK,大概率是会做分母的。
但是,我并不想给孩子泼冷水,也不想消灭他此时对学习的热情,对化学竞赛的向往。
在我看来,只要孩子敢想,敢拼,敢做,这件事不管有没有结果,我都觉得他应该被我看见,每一个小小的梦想都值得致敬。
有结果是一回事,被认可和肯定,以及看见是另外一回事。
我爱的是孩子本身,包括他身上的优点、缺点、狂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正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梦想,才让孩子有了欲望和动机。
不管这些目标是电光火石的瞬间碰撞,还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我都愿意用爱去浇灌与呵护孩子那一次又一次燃起的希望。
虽然,我可以预见结果,知道有些事情光凭梦想,光凭热情是做不到的,但那又怎样。孩子愿意去追梦,愿意去拼一拼,愿意去试一试,就够了。
当他愿意飞时,相信他有志者事竟成,即便不成,也收获了孩子某个阶段,某个时刻的自驱力和自信心。
当自信和自驱积少成多,孩子的内心是丰盈的、热烈的、积极的和充满着生机勃勃的。
这才是青春应该有的神采飞扬,他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他可以不是别人家的小孩,可以经常给我画大饼,但我相信终有一天能亲眼见证大饼的落地。
孩子对竞赛的热情与想要好好学习的决心,也打动了我,尽管我知道他可能做不到,但真的没关系,我还是对他说:妈妈相信你,做你想做的事,拼一拼才不后悔。
我还问了他一句手机随时可以买,但他会不会管不住自己玩游戏,可不可以把游戏账号下放给他弟,让弟弟全权代理。
孩子说了一句:我暑假已经规划好了,没有玩游戏这个计划。我要手机不是为了玩。
复盘一下我跟孩子的沟通过程,我一直在理解和共情孩子,看见了孩子的需求和动机,也聊出了他内心的想法,还聊了我对他手机的担忧,他也给我吃了个“定心丸”,皆大欢喜。
当然,我也知道孩子只是自驱力爆发了,但行动能落地多少,还未知。
但真的没有关系,我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我也会蓄积能量,陪着孩子继续往前走,一直积极向上,翻山越岭,一起陪他做他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家长的耐心堪比黄金,家长的共情与倾听,看见孩子的感受,看到孩子的努力与决心,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