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戏商
咸宁商人尤大鼻,贩皮货于天津。与布客董九,是亲戚,交情甚厚。董九有个儿子名叫董韶,十七岁,丰神隽逸,资质慧秀,不像商户人家的儿子,倒像书香门第之后,尤大鼻很喜欢他。
这年正值端午节,尤大鼻带着董韶去河边游玩,因为人群喧嚷,车水马龙,两个人不小心走散了。董韶找不到尤大鼻,独自坐在河边树下暂歇,看见有人肩挑白酒售卖,就招呼过来买酒喝。白酒入喉甘冽,非常解渴,董韶一下子喝了好几碗,顿觉炎热暑气消散。可董韶毕竟年轻,以前没有饮过酒,这白酒虽淡,他也受不住,很快就感觉头晕目眩,醉卧树下,失去知觉。
过了很久,董韶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纱帐中,被子枕头齐全,大吃一惊,欲带要走。忽然看到有人用钥匙开了门,秉烛而入,原来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女郎。
女郎修眉素面,含笑嫣然,将蜡烛放在桌子上,整理了一下衣裙,低下头娇羞地说:“白天从外面回家,见你醉卧茵草中,恐怕你受风寒,所以设榻款待,请你不要见怪。”董韶这才恍然大悟,再三感谢,欲告辞离开。
女郎劝阻道:“时已入夜,这里又离城很远,你去哪里安身?还是宿在这里为便。”董韶说:“你我初次谋面,孤男寡女,怎么好意思住下?”女郎说:“饮啜前定(一啄一饮,皆是前定),就算是邂逅亦非偶然,请你千万别客气。”董韶谢道:“承蒙小姐惠然肯留,万分感谢,只是我学问浅薄,出言市井,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女郎笑着说:“你应该听说过丹漆不文,白璧不雕(红色的漆不需要修饰,白色的的玉不需要雕琢)这句谚语,你本身品质已经完美,何必再受装饰呢?况且你言语谦虚,婉而多风,齿颊芬芳,可以作为榜样了。能与你共度良宵,死也值了。”又问董韶何字,韶说:“童子无字。问名,则是董韶耳。”于是两个人谈天说地,女郎的回答总是见解独特。
董韶被迷得神魂荡漾,如在醉中。看到墙上悬挂着一件乐器,造型古雅,问女郎是什么,女郎说:“这是参差,也叫洞箫。”董韶说:“那么,卿必精通音律。”女郎说:“有孔则吹之,有弦则拨之,顺其自然,自能合调。如果拘泥刻板,不知道变通,虽有元音,从何发泄?这就是知音困难之处。”
董韶又问:“卿能歌乎?”女郎说:“《懊》之曲,《子夜》之声,只是一时流行,过于喧闹,有伤大雅,现已夜深矣,何不共赴巫山云雨?”董韶红着脸答应,于是两个人携手就寝,低帐昵枕,极尽恩爱。
董韶一连留连数日,乐不思蜀,还认识了女郎的四个小姐妹,小兰、小惠,小寿、秋红,个个样貌美丽,各有所长。女郎的名字叫春翠,色艺乃是众女郎中最出色的,小姐妹都听她的。
时值盛夏暑热,四女郎邀请董韶于莲花池共浴。几人正嬉戏打闹,春翠忽然纵目远看,大惊道:“妖道亦太狠毒,竟然找到这里了!”衣服都来不及穿,光身就逃,四女郎也惊慌失措,提上裙子,四下奔逃。
不久,一人飞马至,绣衣青巾,貌极雄伟,问董韶:“那几个女子往哪个方向跑了?”董韶战战兢兢立在水中,口不能言,但以手乱指。那人按照他随手所指的方向,绕着莲花池策马飞驰,什么也没找到,十分焦躁,连连鞭打其马。马昂头嘶鸣,御风腾起,急如飞电,瞬息不知所踪。
董韶翘首向天,瞪着眼睛痴痴呆立,突然听到周围人声喧嚣,好像有人在叫他名字。吃了一惊,定神一看,原来是他的父亲和尤大鼻以及数位朋友,大家将他从水中扶了出来,给他穿上衣服。
过了一晌,董韶神色才稍稍安定,四下环顾,哪有什么园亭和莲池,周围只有几树高槐,几座荒冢,冢前积雨成潦(水坑),杂草丛生。董韶回念诸女,若有所思,不觉潸然泪下。众人用马车将他载回家,这才散去。只剩父亲和尤大鼻在身旁。
两人问他这几天在哪里吃住,怎么独自在积水坑里洗澡,董韶不能隐瞒,一一吐实,二人不胜骇愕。尤大鼻感叹道:“自你端午节走失,我们到处寻找,令尊因为你寝食难安,日夜伤心。这事都是因为我不谨慎,我一直深感愧疚。也曾想,或许你被狐鬼所惑,更加担忧。好在以前曾听说某庙李道士有奇术,于是去求他,他给了我们一张符,让我们去郊外焚烧,说烧了后,必有狂风,只要跟着风走,必有结果,没想到真能找到你,李道士真是活神仙呀!只可恨此女不知是鬼是狐,如此狡诈,要是再遇到她,必报仇以泄吾恨!”
董九说:“找到人已是万幸,其它的不追究也罢。况且那妖物既能幻化惑人,岂会无自卫之术?若再招惹,恐招来祸事。”董韶也劝他:“何必与异类较短长?”尤大鼻始终不能释怀。
第二天,城门一开,他就提着一根短棍,奔至积水坑前搜索,一无所获,又来至古冢旁,见茂草中有一土穴,大如碗,黝然深不可测。尤大鼻笑着说:“可找到她老巢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想了半天,想出一个办法,捡来很多枯枝朽木,填塞穴口,燃火薰之。
烟熏了一顿饭的功夫,突然一个东西冲出土穴,冲过烟火,急速逃走。尤大鼻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黑狐,只见它迅走如风,根本追不上。尤大鼻刚返回,土穴中又连出四头狐,一白三黑,仓皇四散,一个也追不上。又等了半天,后面再也没有野狐出来,尤大鼻大笑道:“它们就是所谓的美女呀,可惜全跑了,害我白干一场!”于是欣欣然回家,告诉了董九。董大惊道:“你怎么不和我商量一下,就独自去冒险?此物睚眦必报,既然逃走了,必回来报复,兄不可不防。为兄着想,不如暂时回老家,以避其祟。”尤大鼻说:“我正盼望它们来找我,岂能躲避?”董九知道他固执,不听劝,表面上称赞他勇猛,暗中却护卫着他。
一日,尤大鼻要出城收账。董氏父子请求跟他一起去,尤大鼻答应了。刚出关,尤大鼻内急如厕,董氏父子在外等待。不一会儿,就听到尤大鼻在厕中骂人,父子正疑惑时,忽听扑的一声,骂声顿止,他们赶紧进入茅房,见尤大鼻已经头朝下掉入茅坑,两只脚乱蹬,厕中根本没有其他人。父子拼力扶救,幸好尤大鼻小命还在,但由于茅坑到处是粪蛆,董父子身上也未能幸免,于是相约下河洗澡,很久才洗干净。
董九问尤大鼻:“你与谁口角,竟坠入茅坑里?”尤大鼻哭笑不得地说:“不听药石言,便有腌脏气。我刚进茅房,就看到一只黑狐像人一样站立在墙角,对着我切齿怒骂,我刚回骂它几句,它就突然来到我面前,一把将我推倒。枉我平日也算英雄好汉,今日颜面扫地矣。”董氏父子听了,捧腹大笑。
回到店里后,他们开始商量回老家避祸的事。董九担心儿子再招邪,准备一回老家就给他娶媳妇。三人择日收拾行装出发,晚上宿在旅店。半夜时,春翠忽然来了,仍与董韶同寝。尤大鼻听到动静,仔细一听,好像是男女之声,知道又是狐祟,急忙大声恐吓,董韶猛惊,女子已经不见了。尤大鼻又将黑狐大骂一顿。
随后三人重新就寝,不久,尤大鼻忽然不见了。董韶起床,拿着蜡烛寻遍了旅店,最后听到鼾声出自一米瓮中,瓮上盖着一个瓦盆,泥封的十分牢固。急呼店主开封,店主说:“此瓮中腌菜还没有腌好,开它干啥?”董韶说:“有人在里面,怎能不开?”主人又惊又骇,急开之,见尤大鼻蹲踞在瓮中,周匝皆是腌菜,仅露出一个头,还在呼呼大睡,经众人拍打叫喊,才醒来。众人问他怎么进入瓮里的,他茫然无知。众人猜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过了很久,尤大鼻忽然自悟道:“这一定是那妖狐,请我入瓮耳。”店主人听完前因后果,也笑得前仰后合,还说道:“肯定是它无疑了!”
此后,尤大鼻一路上都被狐戏弄,愈出愈奇,直到进入河南界,才获得安宁,后来再也没有发生怪事了。
其实刚开始,狐并无害人之意,只是喜欢董韶而已,尤大鼻执意报复,最后反被屡次戏弄,可笑可叹!(出自《夜谭随录.尤大鼻》)
狐戏道
古时候,一个叫张谨的道士喜欢学符法,虽然学得刻苦却没有成就。一次,他去华阴游历做客,在街上看见一个卖瓜的,就买瓜吃。当时旁边有个老翁,张谨看出他脸有饥色,就把瓜送给他吃,谁知老翁一连吃下一百多个瓜。张谨知道他是个异人,对他愈加恭敬。
老翁离开时对张谨说:“我是土地神,感谢你的善心,想送你一个东西报答你。”接着拿出一本书说:“此乃禁除狐魅之术,你要勤学苦练。”张谨刚接过书,老翁就倏忽不见了。
有一天,他借宿在近县村庄的一家大户人家,听到这家有一女子在啼哭狂叫,样子像疯了一样,于是问主人,主人说:“我有个女儿,近来得了疯病,每天日头西斜,就搽脂抹粉穿着华丽衣装,说是要召唤胡郎来。我不是不给她治病,而是对她的病没有办法啊!”张谨就为他写了一道符,贴在房檐和门上。
这天晚上,房檐上有人一边哭一边骂说:“哪来的臭道士,乱管别人的家事,速速离开!”张谨也对着那人怒骂,过了很久,那人才大声说:“算你厉害,我暂时离开这里!”随后房檐上就静了下来,再无声息。张谨又写了几道符,主人的女儿不久就恢复了正常。主人家赠送给他十匹绢表示感谢。
张谨本是轻身独行,现在是带着重物走,就需要有侍从帮着出力。过了几天,忽然有两个奴仆来见张谨,自称叫德儿和归宝,他们说:“我俩曾经侍奉过崔老爷,崔老爷出去作官后,抛弃了我们,我们无家可归,愿意在你身边侍奉你。”张谨就收纳了他们。
这两个仆人都很谨慎温顺,做事又聪慧伶俐,很快就赢得了张谨的信任。张谨东行时,所有的书囊符法、行李、衣服等都交给归宝背着,快到关口时,归宝忽然对着张谨大骂道:“把我当奴仆使唤,就像使唤你爹一样!”骂完就跑,张谨又惊又怒,急忙去追,可归宝跑得像风一样,很快就无影无踪,没隔多久,德儿也不见了,张谨的东西全被卷走了。
此时秦陇之间正在打仗,关口查得特别严,过路的客人只要没有身份证明,全被杀了。张谨不敢再往东走,只得又回到主人家里。
他把事情缘由告诉了主人,没想到主人根本不信他的话,怒冲冲地说:“天下怎么会有这种奇事?我看你这是不满足,又想回来打扰我,要好处的吧!”随后竟把张谨安排在贫穷的农户家里住,也不供给他吃喝。
农民要求张谨一同下田耕作,自此,张谨白天耕种,夜间才能休息一会儿,又累又苦,简直到了极点。这天,他正在大树下休息,一抬头看见树上有两个孩子,两小儿笑嘻嘻对他说:“吾乃德儿、归宝也,特来问问你,做奴仆苦不苦?”接着又说:“那本符法本是我们的书,之前丢失很久了,现在失而复得很高兴,既然书是从你手中找回来的,我们怎能对你无情呢!”随后将张谨的行李扔还给他,并嘲笑道:“快回家去吧,你家乡的人等着你写符法呢!”说完就大笑着不见了,张谨这才明白自己被两只小狐妖戏弄了。
张谨得到行李后,又去见那家主人,主人这才相信,觉得事情奇异,又赠给他几匹绢绸,送他离开。从那以后,张谨再也不写符作法了。(出《稽神录》)
蕨蛇
古时候,太尉郗鉴镇守丹阳时,有一天出去打猎,当时正值二月中旬,蕨菜刚长出来。一名甲士随手折下一茎蕨菜吃,吃完就觉得恶心腹痛想吐,于是回家休息。
到家后仍然心腹疼痛,药石无效,半年后,有一天忽然大吐一场,吐出一条一尺多长的赤蛇,蛇还会动。他把蛇挂到房檐下晒,蛇渐渐变得焦干。过了一晚,第二天再去看,原来乃是一棵蕨菜,还是他之前吃的时候的样子,从此甲士的病就全好了。(出自《广记》)
参翁
天宝年间,有一个姓赵的读书人,他的先人凭学问文章显贵一时,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以进士或明经资格进入仕途。只有这位赵生天生愚钝,虽然读多年书,但只要句子分开,他就不能理解含义,因此已到壮年,还得不到郡守的推荐。
有一次,他与兄弟们的朋友一起吃饭,满座红衣绿袍相连(都是官服),只有他赵生是白衣(没有官职的白衣书生),他心里非常不痛快。喝至酒酣,有人嘲笑他,他更加惭愧愤怒。一天后,他撇弃家园,隐遁而去,隐居晋阳山中,盖了一所茅草屋居住。
赵生有一百多本书,全用书箱运进山中,白天苦读,晚上休息,虽然寒热交相侵袭,吃的是难以入口的粗粮,穿的是粗布麻衣,但他一点也不怕苦。然而由于他生性愚鲁,就算再勤奋,也没有功效。他更加愤怒,但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意志。
又过了半个多月,有一个穿褐衣的白须老翁来拜访他。老翁说:“你隐居深山之中,读古人之书,难道有志于高官厚禄吗?可你苦学了这么久,也不能分句晓义,还不放弃,是多么不明智不灵活呀!”赵生表示了感谢,说道:“在下不聪敏,自知老了将无用,所以来到深山,读书自悦。尽管不能通晓它的精深微妙之处,但是我一定要死在我想干的事业上,不给先人带去耻辱。又怎能说到官和禄上去呢?”老翁深受感动,感叹说:“你的意志特别坚定。老夫我虽然没有什么仙术异能帮助郎君,但希望你到我那去一趟。”赵生问老翁居住何地?老翁说:“我是段氏之子,家在山西边大树底下。”说完就倏忽不见了。
赵生觉得奇怪,以为老翁是妖精,就径直到山西边去寻找他的踪迹。发现那里有棵繁茂的椴树。赵生想:“难道是这里?”于是拿来铁锹挖树下泥土,挖到一棵一尺多长的人参,人参的外形特别像他见过的那个老翁。赵生想:“我听说能幻化成人作怪的人参,功效很大。”于是就把人参煮着吃了。此后,他头脑清明,聪明颖悟,凡是看过的书,都能通晓其中奥妙。一年之后,考中“明经”科,后来连做了好几任官。小故事也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宣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