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认知里“蜀”地一直就是四川,然而先秦以前却并非如此!

小飞鱼儿写文 2024-10-27 10:08:32

♥影视剧中蜀山的前世今生

♡远古时期:

在远古时代,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精、气、神化成伏羲、神农和女娲三神,五灵凝聚形成五灵珠,并被神农放入五灵山中。

后来蚩尤打开异世界的通道,残部逐渐修炼成魔,形成了魔界。

而神树之实落入人间后,被姜国民女“离”吞下,生下了龙阳和龙葵兄妹。

♡春秋末期:

此时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蜀山结庐修炼。

一人持飞蓬遗落之佩剑开辟蜀山,并以270昼夜炼九转金丹,成为仙剑派立派之祖。

♡东汉初年:

蜀山仙人空前繁荣,世间开始认识到妖的存在。

一部分修士下山捕妖,民间始有“蜀山剑侠除妖”的流言传出。

♡东汉末年:

蜀山已有数百小门派,争端不断。

最后在仙剑派的倡导下组成蜀山盟,三皇殿于此时被建。

飞蓬佩剑也被更名镇妖剑。

♡东晋时期:

蜀山门派归至十数,最大的仙剑派有上百人。

梁武帝奉佛教,招高僧法师上蜀山建佛塔,但蜀山盟排斥佛教,将佛塔改建。

梁武帝大怒,斥蜀山为邪魔外道,率兵攻打蜀山,但惨败退兵。

此役后,蜀山元气大伤,残存势力在立下大功的仙剑派统和下成立蜀山仙剑派,通称蜀山派。

♡隋朝初年:

天鬼皇被抓入锁妖塔,书中仙死后附灵于书简之中,沉思鬼陷入踏左右脚的问题。

♡唐朝时期:

天妖皇率妖界众妖进犯人间,其实力过于强大,蜀山派数千弟子无法降服。

掌门集结所有蜀山弟子“唤神”古法迷惑群妖,引之入锁妖塔。

最终,天妖皇被斩杀,镇压于塔底血池之中。

♡北宋时期:

紫萱与一人类相遇并相爱,但因已婚配而郁郁而终,其女儿青儿出生后被封印。

♡进入现代:

在现代,蜀山仍然是武侠小说和游戏中的重要场景,如《蜀山新剑侠》《蜀山:新蜀山剑侠》以及《仙剑奇侠传》等作品中都有蜀山的身影。

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将蜀山描绘成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综上所述,蜀山的前世今生是一个跨越了多个时代、融合了神话、传说和历史的故事。

♥蜀山起源于何处

从远古时期的神仙传说到现代的武侠小说和游戏,蜀山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在先秦时期,“蜀”最初是指中原地区的一个部族或地名。

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和族群迁徙,逐渐演变为指代今天的四川地区。

在先秦时代,"蜀"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其初文的字形像有大眼睛的蛾蝶类幼虫,本义指蛾蝶类的幼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蜀"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在古文献中,如《尚书·牧誓》和《世本》等记载中,"蜀"被描述为参与武王伐纣的一个部族或方国。

这表明在先秦时期,"蜀"是一个与中原地区紧密相关的部族或地名。

随着历史的演进,特别是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蜀志》中,首次详细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这些传说表明,蜀部落源自人皇及黄帝,与中原华夏部落同源异流。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蜀山氏是颛顼帝的后代分支,这表明蜀族在远古时期就与中原地区有着深厚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蜀"在先秦时期主要指代中原地区的一个部族或地名。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族群的迁徙,特别是西迁的蜀人带着同黄帝、颛顼有关的历史记忆,迁徙至今天四川省境内后,"蜀"逐渐成为四川地区的代称。

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历史上族群迁徙和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蜀"在先秦时期最初是指中原地区的一个部族或地名,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族群的迁徙,逐渐演变为指代今天的四川地区。

这一过程体现了古代中国历史上族群迁徙和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全国各地的“蜀”地

甲骨文中的“蜀”,犹如一条有大眼睛、蠕动如蚕的肉虫子,因而很多学者认为本义指蛾蝶类幼虫。

进而,“蜀”被普遍认为是“蚕”(甲骨文中“蚕”与“蜀”字形差别较大)。

也就是说,擅长养蚕制作丝绸的部落或地区,或都会被称为“蜀”。

另外,由于“独”的繁体字为“獨”,而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尔雅》『蜀者,獨也。』四望无山,挺立波心,因名”。

或许,类似地形的地方,往往就被冠以“蜀”。

以此来看,全国还有很多“独地”,比如河南南阳的独山,其实也可以被视为“蜀地”。

“古蜀族”的迁徙,可能导致多处“蜀”地的产生。

迁徙之后仍以家乡“蜀”命名新地,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极为普遍。

与之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周朝鲁国之鲁,原封于河南鲁山县。

后来鲁国被二次加封到了曲阜地区,鲁国迁都到曲阜后,将“鲁”带到了山东。

但问题是,古蜀族的源头何在?

史记记载: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两人生下儿子颛顼,而颛顼是大禹祖父。

因此,夏族与“蜀山氏”是亲戚关系。而河南濮阳高城遗址,与史书记载较为吻合,疑似颛顼之都。

学者沈长云等考证认为,大禹与夏朝前期应在古河济地区,后来逐步西迁到洛阳二里头遗址。

该地区常发洪水,上古城池或早已被泥沙掩盖,不易寻找。

《逸周书·世俘》中提到的“新荒命伐蜀”,这里的“蜀”指的是商、周时的邑,位于今河南禹州市东北。

这是河南省内一个明确带有“蜀”字的历史地名。

河南禹州、新郑、长葛一带的蜀国,可能是因为夏朝迁徙而来。

相传,商汤灭夏之后,夏桀逃到南巢。而在合肥肥西发现“三官庙遗址”,里面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遗存。

且部分青铜器规格极高,现场又像遭遇一场兵灾,因此疑似商人在此追杀了夏桀。

巧合的是,合肥出现了不少以“蜀”命名的地方,扬州、宜兴等地也出现了“蜀地”。

除了南逃,还有部分北逃或西逃,那么陕西或山西历史上的蜀国,也可能是夏人溃逃或夏朝分封而来。

中科院杜金鹏指出三星堆“最初系从中原二里头文化中传来,是大体可信的”。

有网友认为应反过来,即三星堆向二里头传播,但目前没有这样证据。

因此,夏人逃到四川,同时将颛顼、大禹传说带到四川。

就像秦人将东夷少昊带到西部成为西方白帝一样,所以出现“禹生石纽”等的说法。

综上所述,全国多地的“蜀”地,极有可能与夏人迁徙有关,尤其迁徙四川而带去颛顼大禹的传说。

因此,蜀的源头极有可能不在四川,成都出产“蜀之源”白酒,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危机,但如此做法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了。

但目前尚无法确定的是,“蜀族”究竟是夏族本身,还是夏族中的一个分支,或下面的一个势力。

0 阅读:0

小飞鱼儿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