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绣幡开遥见英雄俺!聊聊第三回中艳压群芳的王熙凤

经纬讲小说 2024-04-19 23:09:51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这一期我们聊聊第三回里的王熙凤。这是凤姐在本书中首次出场,一亮相就可谓气场惊人,艳冠群芳,作者恨不能用工笔画般的技法,去描述她身上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本来祖孙见面,主角应该是贾母和黛玉。但凤姐一出来,好像舞台的聚光灯立刻就打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周边的其他人忽然就变成了陪衬,都静静地看着她表演。所以说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那不重要,关键还是得看谁有戏。

我们从头开始看。这贾母见了黛玉之后,先是搂着哭了一通,然后给她介绍几个长辈和姊妹。这些人和黛玉也就是互相问个好,没什么别的话。当然出于礼节呢,她们此时也不太适合和黛玉东拉西扯的。接着贾母又问黛玉她娘如何得病,如何发丧,紧接着又看出黛玉也是个病秧子,又问她吃什么药等等。总之,说的都是些比较伤感、比较压抑的事,感觉这时候房间里的气氛是比较阴暗比较低沉的,再说上几分钟,可能就要变成尬聊了。

就在此时,凤姐来了。她的出场方式就和别人不一样,人未到,声先闻,还没进屋就开始吆喝。黛玉就很奇怪,其实也是在替咱们读者感到奇怪,寻思这里的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喘,居然还有人敢扯着嗓子叫唤呢?你看,这王熙凤还没登场呢,她性格中比较外放比较放肆的一面,就已经在读者心中扎下根了。

那凤姐喊了一句什么呢?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按理说你迟到了,应该道歉啊,还有脸笑呢?尤其是屋里这么多长辈,你哪好意思来的最晚啊?但你觉得,此刻凤姐可有一丝一毫的惭愧歉疚吗?不但没有,甚至好像还有点洋洋得意的感觉,对不对?那么她为什么来迟了呢?后面会提到,我们一会儿再说。

在王熙凤出场这里,甲戌本有一段批语,说“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绣幡开”这一句是出自西厢记,不过西厢记原文说的是“绣旗下遥见英雄俺。”

那么西厢记里这句词儿是个什么背景呢?是说这张生在普救寺遇见了崔莺莺,一见钟情,正寻思着怎么勾搭姑娘呢,恰好此时来了个意外之喜,有个土匪头子叫孙飞虎,带了半万人马,也就是五千人了,把寺庙给团团围住,要把莺莺抓回去当押寨夫人。长老好说歹说,求了个三天的宽限期。三天后如再不交出莺莺,就要烧寺抢人。

张生一看,这不表现机会就来了么,就开始摇人,和长老说我有个哥们叫杜确,人称白马将军,手握十万大兵,我给他写封信,他准来相救。但他驻守在蒲关,离这儿有四五十里,得找个人冲出包围圈给他报信。

长老说正好,老衲有个徒弟叫惠明,是个不守戒律的酒肉和尚,不爱念经就爱打架,低配鲁智深了属于是,就让他去。

于是张生写了封书信交给惠明,惠明也表了好长一通决心,最后说了这么几句:“您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叫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看这几句词,确实有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开夜宴,贾母让葵官唱一出《惠明下书》,就是这个故事。由此可见啊,这曹雪芹和脂砚斋是多么喜欢西厢记,正文里要提,批语里也要提。故事中让宝黛爱情升温的重要圣物,也正是西厢记。

凤姐出场这里,脂砚斋引用了西厢记这句话,只是把“绣旗下”改成了“绣幡开”,有点仪仗队一字排开的那个感觉,不仅是夸赞凤姐出场气势不凡,而且还隐隐暗指凤姐自带一股英雄气。这不仅是指她外表上英姿飒爽,实际上凤姐也是荣国府里的顶梁柱,至少在内政事务上,他肯定是宁荣二府中最能干的人。而且她的存在,对那些妖邪宵小之辈也有一个震慑作用。那些鬼鬼祟祟的、好吃懒做的、偷鸡摸狗的婆子下人,一见了凤姐,估计也是像那“半万贼兵吓破胆”。然而更具有深刻意义的是,王熙凤虽然是贾府的顶梁柱,但她自己却又是这座大厦上的蛀虫。当然这属于后话了,暂且不提。

我们再看原文,说“只见一群媳妇丫头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你看阿凤这众星捧月的派头,是不是就像“绣幡开”?那她为什么从后门进来呢?上上期我们画荣府路线图时提过这个事,凤姐家就住在荣国府大正房的后院,距离贾母很近,随叫随到。

接下来就描写到王熙凤的衣着打扮。在此之前,黛玉、贾母、邢王二位夫人以及三春,都没有详细写她们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显然是作者的有意设计,就是为了突出凤姐的光彩照人。她穿的衣服、戴的首饰,红的、绿的、金的、五彩的、翡翠的,真是五彩缤纷,夺人眼目。她一进屋,好像整个屋子都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至于她穿的戴的这些,什么金丝八宝攒珠髻,什么翡翠撒花洋绉裙,这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个说起来实在太繁琐了,也不知道大家感不感兴趣,所以今天老零就先不讲了。将来找个机会,咱们再单独聊聊红楼梦里的衣饰。

写完衣服,再写外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掉梢眉。这个眉眼在面相学上是有说道的,比如丹凤眼是什么性格,三角眼又是什么性格。不过咱们今天不提倡以貌取人啦,不能说你长了什么样的眼睛鼻子,就一定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就不展开讲面相学上的说道了,容易得罪人。简单概括一下,作者这样写她的眉眼,就是想说从面相上来看,凤姐是一个既聪明能干,又心狠手辣;既娇俏妩媚,又英气勃勃的人。要不怎么能叫正邪两赋呢?

接下来又说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个风骚不能简单理解为轻佻放荡的意思,只能说是有成熟女人的韵味吧。毕竟是人妻嘛,行为举止肯定和黄花大闺女不一样。

然后说她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所谓“威不露”,那就说明她是有威的,只是现在没露出来而已。丹唇未启笑先闻,还没开口说话就先笑了。不知道朋友们见没见过这样的人啊?老零以前就见过,不管什么事她都是先笑,但情境不同,她笑的含义也不一样,有时是开心的笑,赞赏的笑;有时是冷笑,讥笑,跟骂人差不多的那种笑。有时她的笑让你感觉春暖花开,有时又让你感觉不寒而栗。老零读到这几句话时,常常就能想起她来。哎呀和这个人得有十年没见了,也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估计应该能混得不错,这姑娘一看就是当领导的材料。

言归正传,凤姐进屋后,黛玉就赶紧站起来迎接她,但不知她是谁。贾母就介绍了,说这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你就叫她凤辣子就行了。贾母之前介绍其他人时都是很正经很严肃的,而到王熙凤这里就开起了玩笑。这可能就有三层含义,一是贾母特别宠凤姐,而且也不避讳,当着所有的人面,她也不掩饰她对凤姐的宠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二是王熙凤不是那种脸皮薄的人,她是很开朗大方的,能开得起玩笑。当然贾母地位高高在上啊,她拿谁开玩笑谁也不敢说啥。但从后文中我们能看出来,王熙凤和姊妹们处得都还不错,她经常打趣别人,别人也打趣她。虽然她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但只要你不触动她的核心利益,她是能和你和睦相处的,甚至还能相处得相当愉快。

第三点呢,老零猜测,贾母对着黛玉调侃凤姐,可能也有替两人拉近关系的意思。一个是最宠爱的孙媳妇,一个是最宠爱的外孙女,贾母是希望两个人能感情融洽、甚至成为好闺蜜的。

不过这时贾母让黛玉叫凤姐“凤辣子”,这就让黛玉为难了,她肯定不能真的这么叫啊,那也太不礼貌了。其他姊妹就赶紧告诉她,说这是琏二嫂子。黛玉以前听母亲说过,大舅舅贾赦的儿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的内侄女,她就明白这是谁了。这里还特地提到一句,说王熙凤小时候是被当做男孩养的,凤姐身上这股男儿气,与自幼的教育环境也不无关系。哈哈,所以说“绣幡开遥见英雄俺”嘛,批语批得还真是挺到位。

接下来,王熙凤就开始展现她的高情商和语言天赋了。她接下来说的这些话啊,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她先说,天下真有这般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一句是说黛玉长得漂亮。长相当然得夸一夸了,但这只是第一层而已。关键是下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

首先啊,这句话不仅是夸林黛玉,也是在夸赞贾母。就好像咱们夸一个孩子说,哎呀,这孩子长得和她妈一样好看,肯定是夸两个人嘛,而且可能主要是夸妈妈。其次,这句话赞的是林黛玉的气质,气质比相貌可重要多了。你像什么多姑娘,什么鲍二家的,她长得再漂亮,也不可能有贵族大小姐的派头,对吧?

第三,在古人的观念里,外孙女比亲孙女在血缘上还是要隔一层的。而王熙凤这句话一下就把黛玉的血缘关系给拉平了。贾母以后就可以说,我为什么特别疼这个外孙女呀?因为她看着就和我的亲孙女儿是一样的呀!

最后,她还不忘垫一句,说“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就是说你没来的时候,老祖宗就已经天天念着你了。这句话不仅让刚没了娘的黛玉心里暖洋洋的,也让贾母极为受用,等于替贾母把话说出来了。大家说凤姐这段话说得漂不漂亮呀?句句说到贾母心坎上去了。

紧接着,凤姐又上演了传统手艺——变脸,先是哭,说妹妹怎么这么命苦,怎么姑姑偏就去世了。而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凤姐心里立马明白了,哦,这是老祖宗已经哭够了,不需要她再来演苦情戏了。立马把脸一抹,转悲为喜,赶紧打圆场,说我一见了妹妹,心思就全放在她身上,结果把老祖宗给忘了,该打该打。虽然说是该打,但老祖宗此时肯定是“龙颜大悦”。就像宫里那些太监宫女,他们讨好皇帝不明着说,而是讨好皇帝的爱妃,然后说哎哟,奴才刚才只顾着一心伺候娘娘,没看见万岁爷进来,该打该打。这道理不是一样的嘛。

接下来,凤姐就开始行使管家的职责了,问了几句黛玉的个人情况,上没上过学,吃什么药,又嘱咐她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接下来又吩咐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黛玉带来的下人去歇歇。按理说应该先安排林妹妹的住处啊?但凤姐没问,也没安排,因为她很清楚,这个事肯定得听贾母的。她要是擅自安排了,反而不好。

接下来重点来了。王夫人问她,“月钱放完了不曾?”甲戌本这里有条批语,“不见后文,不见此笔之妙。”的确如此。在本回里,这句话似乎就只是家常的一句问话,甚至可有可无。直到看过后文我们才知道,原来凤姐在月钱上大作手脚,偷偷拿出去放贷。这里是为后文埋下了一个伏笔。

至于王夫人为什么忽然提到月钱这件事,可能性也有很多。比如既然林妹妹来了,那月钱也应该有她一份,王夫人提这事是想在贾母面前表示对黛玉的关心,她也想在老祖宗面前表现表现嘛。还有人认为王夫人是想借此机会展示权威,你别看凤丫头蹦跶得欢,但我才是大领导,她得向我汇报工作。这当然也有可能。再比如王夫人是想在贾母面前表现出,我虽然放权给凤丫头了,但我不是当撒手掌柜,啥也不管了,有事我还是要过问的,不是光吃饭不干活。

你看,这就是红楼梦的有趣之处,同样一段情节,读者所处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悟就不同。咱们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有时上司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你和你的同事们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吧?

而凤姐接下来的应答也很耐人寻味。她就回答了一句说月钱放完了,然后立即就把这个话题岔开了,说到给王夫人找缎子上的事去了。仅看这一回,可能还觉不出有什么异样。但如果结合后文,我们就不禁怀疑,凤姐干吗着急忙慌岔开话题呢?她是不是心虚呢?此时月钱应该是真的放了,毕竟这屋里的人都是领月钱的,她没必要撒这个谎。那她是不是怕王夫人再追问一些其他的事呢?比如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问的那些,是不是按时发放,谁谁少了一吊钱等等。如果当着贾母和这么多人问出类似的问题来,凤姐不好交代,所以才赶紧岔开话题。

当然这只是咱们的猜测啊,凤姐是不是有这个想法,或者她此时是不是已经开始放高利贷了,咱们并不知道。反正不管凤姐对月钱这事心不心虚,但她说到刚才去给王夫人找缎子去了,而且找了半日还没找到,那可是底气十足。因为这就解释了她为什么迟到。我是因为干活勤谨仔细,所以来迟了,这你们总不能怪我吧?王夫人说,找不到缎子无所谓,但应该顺手拿出些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凤姐回答说,这我早就想到了,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就送来。

这里有条批语说:“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其实我倒觉得以凤姐之聪明,提前给黛玉预备了也并非不可能。而且她还特地提到说要给王夫人先过目,这也是给足了领导面子。所以王夫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点头不语。接下来黛玉要去拜见两个舅舅,凤姐的戏份暂时告一段落。

好,综合第三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伶牙俐齿、八面玲珑,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长辈的王熙凤。但她又不是只会溜须拍马,只会耍嘴皮子。通过对她外貌与气质的描写,我们也能隐隐感觉到,这绝对是个狠人儿。坐到凤姐这个位置,能干与会来事儿,缺一不可。她治家的才干,在这一回里已小有体现。当然,她究竟有多能干多优秀,以及她阴狠毒辣的那一面,这要到后文才能彻底展现。

最后再做一个小小的延伸吧。本回中我们看到凤姐不住讨好黛玉,此刻这当然是做给贾母看的。但之后她们相处的日子长了,我们就能感觉出来,后来王熙凤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黛玉。可以说,在贾府这么多姊妹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黛玉。当然她也喜欢探春啊,但她对探春更多是欣赏和尊重,甚至还有点惧怕,而她对黛玉的感情更有点像闺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凤姐和宝钗是姑表姐妹,是能搭上点血缘关系的,她与宝钗的亲戚关系要比黛玉近得多。但王熙凤明显与宝钗比较疏远,而与黛玉更亲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当然可以总结出很多,但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她们都是想要活出真自我的正邪两赋之人。虽然她们正的不是同一个正地方,邪的也不是同一个邪,但她们都是有真性情的人。相比起什么事都藏着掖着,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王熙凤显然更喜欢爱哭爱笑,爱耍小性,什么事都挂在脸上的林妹妹。

凤姐喜欢宝玉,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她对宝玉也是真心的喜欢和爱护,不仅是为了讨好老祖宗。所以对于宝黛之恋,她自然是非常支持,明里暗里撮合守护。虽然由于她的身份地位,由于她的权欲与贪欲,她永远不可能和宝黛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但我猜想,每当她看到宝黛相依的身影时,她心底一定会泛起一丝温柔,那是贾府的黑云漩涡中最明媚的一道光亮,那是她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向往。

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我们今后还会无数次地讲到凤姐,今天就不再多说了。下一期老零打算聊聊宝黛初次相遇的情景。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