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李伟如,1953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步兵武器及弹药专业,1957年毕业于哈军工第一期,曾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和“军旗前照相”奖励。
右为李伟如所长,中为斯通纳先生,左为陆家鹏教授
他先后在军械研究所、军械部轻武器研究所及兵器工业208所从事科研工作,曾任208所所长、研究员。1991年调任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原兵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因对轻武器科研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退休。退休后仍继续发挥余热,应邀参加咨询,编书与讲课等工作。
曾经担任的学术兼职有:兵器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兵工学报编委会常委、弹道学报编委会委员,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美国战备协会(ADPA)会员等。
2006年8月,本刊记者采访了李伟如。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所长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我国“第一个轻武器发展规划”和“轻武器小口径化”的践行者,曾多次进行部队调查和战场考察,完成了多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其中代号为“0-27”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成为制定我国第一个轻武器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李伟如(以下简称“李”):1958年,时任军委“轻武器专业组”(由军械部、作战部、军训部、海军和空军等部门组成)组长、轻武器定型委员会主任及总军械部科研局局长的儒将李开同志,根据军委的意图,精心地组织了这一规划的制定工作。
根据1956年军委制定的常规武器12年发展规划中关于“总结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及国内使用步兵武器的经验,提出步兵武器改进和发展的建议”课题(代号0-27题)的要求,组建了0-27课题组。这是我大学毕业后承担的第一个科研课题,该课题组由老专家李先荣担任技术指导,课题组组长由我担任。我与课题组成员王秋新等人在1958年7~10月先后到济南、南京、武汉、北京和沈阳等5个军区、6个野战军以及空降兵师(战斗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长山列岛守备师、洛阳步校、总高级步兵学校、南京军事学院等单位,进行了为时4个月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入到参加过各种不同战斗(进攻、防御、山地、平原、江河、海岛)的部队,接触了各种不同层次(上自军、师指挥员,下至连排干部和第一线的战士)和各种不同专业(作战、训练、侦察、通讯、后勤及军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向他们广泛调查,和他们反复研讨,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了该课题的调研报告。该报告经由军械部和军委“轻武器专业组”讨论后,形成了会议纪要,作为制订我军第一个轻武器发展规划的基础。前些年有记者对已离休多年的李开副部长进行专访时,他曾回忆说:这个规划不仅指导了整个1960年代的研制工作,对以后的工作也有深远的影响。
刚从哈军工毕业的李伟如
记:请介绍一下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李:报告的内容比较多,这里我只能概括地介绍一下。报告共分为8个方面。
(1)关于大口径机枪。内容主要是:过去赋予大口径机枪的主要战术任务是对空,但在朝鲜战场上,部队曾用12.7mm大口径机枪对付地面目标,封锁交通要道,压制机枪火力点,射击轻型装甲车辆等。因此建议该枪大幅减重,下放到营,高平两用。
(2)关干轻、重机枪。要发展一种轻重两用机枪,以取代53式轻机枪和53式重机枪。要求有效射程800~1000m,质量15~20kg,能实施超越射击及高低散布射,间隙射击及方向散布射,配高平两用三脚架,必要时能对空射击。
(3)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合二为一。建议发展一种自动步枪,有效射程400m,质量小于56式冲锋枪。能单、连发发射,单发发射时保持半自动步枪的精度,连发发射时具有冲锋枪的火力密度。
(4)关于手枪。根据部队反映的意见,提出应发展两种手枪。一种威力稍大,有效射程100m左右,弹匣容弹量20发,能单发,也能连发,类似过去德国的毛瑟手枪,配发基层指挥员。另一种威力稍小,有效射程50m以内,更加小巧轻便,配发团以上指挥员和机关人员。
(5)研制狙击步枪。根据朝鲜战场的经验,部队认为很需要这种枪,用于准确射击敌阵地内的重要单个有生目标(如指挥员、观察员、通讯员等)和在对峙战斗中开展冷枪战。
(6)发展近战武器。在手榴弹投掷距离和迫击炮最小射程之内,存在一个死角地域,敌人在这一地域利用地形隐蔽后,直射武器就无法给予杀伤。在上甘岭战斗中,敌人往往在这一区域,卧倒再冲锋,部队没有好办法。因此部队提出:发展一种近距离曲射武器。如为40mm火箭筒增配爆破弹(可代替送炸药包)及杀伤弹,杀伤集团目标及破坏敌火力点;研制枪榴弹,要求精度好,能空炸;研制手持火箭增程手榴弹,增大投掷距离;研制大威力手雷,并配多管抛射器,可用较少兵力坚守重要阵地。
(7)发展枪用夜瞄装置。我军擅长夜战,并且夜战在未来战争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希望为步枪配荧光准星、照门,为狙击步枪和重机枪配红外瞄准具。
(8)提高机枪之装弹速度。包括研制快速压弹机、自动供弹装置、可散弹链等。
记:您在1963年7月参加高原武器装备调查组,深入到中印边界西线进行调查,并撰写了《高原的自然特点及其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一文,请您谈谈高原地区对我国武器装备性能方面带来的一些影响。
李:1963年7月,我奉命参加高原武器装备情况调查。调查组兵分两路,分赴东线(西藏)和西线(新疆)进行调查。我参加西线小组的工作。
从乌鲁木齐出发,日行千里,不见人烟。我们绕着塔里木盆地,乘汽车走了5天,经焉耆、轮台、库车、阿克苏、莎车、喀什,到达叶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外景地)。在叶城稍事休整后,又向边界进发。出叶城不远就进入卡拉昆仑山区,海拔节节升高。行进在盘山公路上,虽然正当盛夏,向上看却是皑皑白雪,向下看是峡谷万丈,甚为惊险。可谓是:莽莽昆仑,巍巍昆仑,身披冰雪,腰缠白云;朝辞昆仑,暮宿昆仑,三朝三暮,未出昆仑。车行三日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海拔5300m的边防哨所。这里终年冰雪,严寒缺氧,氧气含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这时,山下正是炎夏酷暑,我们在山上却全副冬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走访了各部队,展开武器装备的使用调查。
我国高原地区气压低,严重缺氧;年平均气温低,常年积雪;气候干燥,风速较大,温度变化也大。这些气象特点使部队体力消耗较大,加之携带的防寒用品和干粮较多,因此,单兵负荷很重,如何减轻武器质量就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高原地区环境对自动武器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高原地区风沙大,天气极其寒冷,武器内部易侵入冰晶砂粒,严重影响机构动作可靠性。因此,从武器设计上,防尘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低温时,各种自动武器的压弹均感困难,戴手套操作不便,不戴手套手指会冻伤。因此,自动武器应配压弹机,武器的供弹机构应考虑到装弹方便性。
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弹头的飞行阻力减小,存速能力提高,加之,高海拔地区重力加速度减小,因而在射角一定时,弹着点会偏高。根据部队试验数据,在海拔4000m以上,对300m以外目标射击时,瞄准点必须修正,否则将影响对头像靶和胸环靶目标的命中。
山地测距困难,特别是当测量对象以大山为背景时,常常引起很大的测距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射击效果,而且距离愈远,这种误差愈大。因此,除了部队平时加强测距训练外,还应考虑为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配备测距器材。
轮式枪架不适应山区。轮式枪架比三脚架重,不便携带,且架轮不易固定。因此,高原部队的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的枪架结构应以三脚架为主。
由于导火索燃烧速度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时其传火速度减慢。中印边界反击作战中,常发生手榴弹迟炸被敌人扔回来的情况。
枪管冷却速度可能减慢。根据我下山后参加兰州高原装备会议期间,在科学院兰州物理所所做的低压散热模拟实验,在环境温度相同时,低压时热管冷却速度变慢。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空气分子数目减少使对流传热减少的缘故。
高原上紫外线照射强烈,对聚合物稳定性影响大。因此在高原地区,对于武器装备中的玻璃钢和塑料制品应设法进行防护,防止过早老化。
1965年11月,李伟如所长(后排右一)参加越北防空武器使用情况调查时,于友谊关前与调查组的战友们合影留念
记:您参加了越南北方防空部队作战情况的调查,并撰写了“关于越南北方对高射机枪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请谈谈该报告的有关内容?
李:1965年11月,我奉命参加越北防空武器使用情况调查,历时3个半月,足迹遍及越北谅山、安沛、锦普、鸿基、北部湾吉婆岛等地,调查了4个支队、15个高机分队,官兵100多人。经常冒着飞机投弹和扫射的危险,亲临阵地体验,得到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对改进当时的武器和研制新型武器都有很大启发。
报告的内容比较多,近两万字,这里我大致谈一下。
部队反映14.5mm四联高射机枪受地形限制较大,特别是在上山或过沙滩时,运动不便,往往需要一个连拉一挺枪。为了改善其机动性,部队建议:适当减轻机枪质量;每连配一台带绞盘的牵引车;在枪架运动体上增加手刹装置,防止上、下山时发生事故。
高炮部队感到该枪的射程和弹头威力不足,曳光弹的光程太短(为1500m),希望将曳光弹的光程增加到与机枪发射穿甲燃烧弹时的有效射程一致,即2000m,并要求配备一部分穿甲爆破弹,应能钻入飞机机身爆炸。
鉴于敌机载油量多(F-105、F-4C飞机一般都载油5000kg,油箱面积几乎占机身投影面积的50%),油路、管道和电线多,只要引燃,即可破坏。因此,部队希望提高穿甲燃烧弹的燃烧作用。
要求提高单枪发射速度或多管联装。由于机枪的瞄具比较简单,并且误差较大,射击时只能概略瞄准,因此,要想从提高单发枪弹的命中概率来解决命中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集中火力射击的火力密度毁伤敌机。重机枪打飞机的许多战例证明:重机枪在无高射瞄具、无法准确瞄准,并且枪架射击不稳定、弹头威力小的情况下,只要采取上山头打伏击的战术,并且多挺枪集中火力射击一架敌机,就可以多发命中,击落敌机。可见,火力密度是增大高射机枪威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齐打齐停,要求加装点射控制装置,并能调整点射长;设置电击发机构,保证各枪同时发射;要求装定手和瞄准手能够准确协同,不捕捉错目标,为此,部队搞出了联动指示器。
为了贯彻打近不打远的集火原则,要求设计简易的测速装置,能指示航路捷径。方向机最好有高速和低速两种速度,以便更快速地调转火力,及时跟踪目标。
要求武器能连续作战,更换弹箱、枪管及常易损坏的零件(如平衡簧、拉火绳)时速度要快,动作要简单。要求有可调整的射角限制器,避免误伤友邻。
武器应涂伪装色,设伪装环、伪装孔,以便于插树枝、布设伪装网,快速伪装。(待续)
2023年合订本已上架,扫码进入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