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应天河景观带
应天河是继北宋江阴军知军崔立历史性的开凿了江阴东西走向的东横河以后,又一条东西走向的人工运河,如果说东横河贯通的是江阴东北沿江一带的乡镇,那么应天河则是贯通了江阴东南最肥沃的乡村的一条运河。
我小时候因祸得福,因为父亲被打倒去了东乡文林改造,倒是让我从江阴、从华士、从周庄,在应天河上多次坐船,算是真正领略过江阴重要河流的最长的河了。
明朝嘉靖年间的应天河
应天河最早叫长河,宋时,江阴东南乡还没有一条贯通东西的大河,所以,那时去苏州,去常熟非常的不方便,大都要绕道而行。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高邮张士诚的农民军在江阴石牌的朱定指引下,一路从江阴打下了苏州,并占领了江阴的东南乡,而朱元璋的农民军则占领了江阴以西的一片地方。此时元朝已经穷途末路,根本顾不上江南了,于是群雄纷争,苏州的张士诚自然想通过江阴往西,继续扩大领地,开始准备攻打江阴的战争,为了方便军事运输,张士诚从常熟向顾山方向往西,开挖了一条河流。
张士诚开凿东长河
这条河流流经顾山、长泾、华士,周庄、长寿、云亭、南闸,与当时的由里泾连通。可惜,张士诚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战争,就被朱元璋摧枯拉朽般地打败了。军事上的作用没有起到,到方便了注重农业的朱元璋,这条为了区别当时的南长河而起名的东长河或东河,就这样,成了朱皇帝的运粮河,因为当时的明朝首都在应天,就是今天的南京,所以,人们习惯把这条运送田粮赋税的运粮河称为了应天河。
明朝应天河上的运粮船
皇帝们想的是打仗,想的是运粮,老百姓想的是出脚方便,张士诚无意间开通的东长河,一下子拉近了常熟、苏州的距离,让江阴东乡受益匪浅,可以说一直到解放以后,江阴东乡的地方都接近苏州和常熟,像东乡的华士一下子因为沟通了应天河,成为了江阴东乡重要的集镇,苏州常熟的生意成为镇上主要的来源,而这里的棉花土布也远销苏杭,江阴由此拉开了与苏州常熟的联系,继而后来进一步拉近了与异军突起的上海的联系,江阴东南乡之所以在江阴富庶一方,应天河功不可没。
明朝繁忙的应天河
还有一点是当初张士诚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他挖通了一条连通常熟、苏州的河流,一下子把江阴城与东南乡的富庶地方连起来,还连到了更远的苏州常熟。那个年代,江阴沿江的棉花和土布是最最畅销的东西,这一下不仅华士带起来了,连江阴城也带起来了,江阴黄田港刚被朱元璋封禁出海的政策给逼得无路可走,这一下柳暗花明,南门运粮河与应天河接轨,南门城外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成为了江南重要的贸易场所,就连黄田港也成了江阴南门的附属,于是江阴南门一下子取代了唐宋时期繁荣的黄田港,成为江阴最繁盛的地方,带动了江阴城里东南一带的异军突起。
明朝繁荣的南门市场
自从应天河成为江阴重要的运河干线,这里的疏浚就没有停止过,由于长江通过几个港口进入这条河流,导致泥沙沉积,河道淤塞,但因为这条河流实在的重要,所以明清乃至民国政府,从来没有忽视过这条河流的疏通。解放以后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1958年秋,江阴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江阴城东沿江和东南乡的水利疏浚。
清朝道光年间的应天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天河被一分为二,从锡澄运河起到周庄华士的张家港河口止,这一段继续保留了应天河的名称,而继续南去陆桥、华士、长泾、北漍、顾山的一段应天河,则更名为区域意义更加重要的张家港河,想来大概是应天河原属于江阴河道,由于张家港河在疏浚以后的两年后,变成了沙洲县的地盘,张家港河一下子成了区域河道的缘故吧。
一分为二的应天河与张家港河
随着公路交通的四通八达和便利,应天河也好,张家港河也好,逐渐地退出了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其水利建设的灌溉和行洪防旱涝功能外,就张家港河道因为通江达海,还在继续发挥着运输的功能,而应天河段则逐渐变成了景观河道了。这几年,江阴政府建设绿色家园,在仅有的十七公里河段,规划了漂亮的景观带,与美丽农村相得益彰,成为江阴又一道靓丽的水上风景线。
如今的应天河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