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难兴(十一)万贵妃没有谋害朱祐樘,一切都是朱见深暗中安排

惊心鸟 2024-04-05 13:00:03

明宪宗朱见深时代的很多宫廷故事都传到了民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话题中关注度最高的,便是万贵妃暗中谋害明孝宗朱祐樘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很多后世的文人以笔记形式收录,甚至被清朝写入了《明史》的章节之中。可是仔细查阅《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后可以发现,这两本官方史料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却是矛盾重重,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本章节笔者便对比两本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进行分析,看看万贵妃谋害朱祐樘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万贵妃谋害朱祐樘的故事被民间广泛的接受,民间舆论也将万贵妃打入奸妃的行列,其根源在于《明史》中对她的相关记载。故事中说明宪宗朱见深沉迷万贵妃,使得万贵妃独霸后宫,不让别的嫔妃接近朱见深。但凡有别的嫔妃给朱见深生孩子的,母子俩都要被秘密处死。纪淑妃被朱见深临幸后怀孕,太监张敏偷偷瞒过万贵妃,让纪淑妃将儿子生了下来,这便是后来明孝宗朱祐樘。万贵妃知道此事后大怒,让太监张敏将朱祐樘秘密处死,张敏却瞒天过海将朱祐樘藏起来偷偷养大。朱祐樘六岁的时候,朱见深因无子而忧虑,张敏才说出实情。

张敏带朱见深见了秘密收养的朱祐樘,朱见深大喜,然后立朱祐樘为皇太子。万贵妃知道此事后大怒,秘密处死了朱祐樘的母亲纪淑妃和张敏。后来万贵妃又多次想要毒害朱祐樘,朱见深只得将朱祐樘交给母亲周太后收养。朱祐樘在周太后养育下顺利长大,后来继承了朱见深的皇位,是为明孝宗。这段故事在明清时期流传很广,并且在评书、戏剧等各种艺术载体上传播。《包公案》故事中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桥段,便是以这个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的。因为这个故事被《明史》收录,所以很多学者和百姓信都认为是真实历史事件。

可是在查阅明朝官方的《明实录》时,却没有发现对这件事的记载。《明史》中有万贵妃迫害纪淑妃和张敏的描述,但是在《明实录》中纪淑妃并非是被迫害后自缢身死,而是长期得病迁延多日不愈而亡。张敏的死亡日期也出现矛盾,《明史》中张敏死于朱祐樘被立为皇太子的当年,但张敏老家的县志记载他死于十年之后。最为矛盾的是,《明史》在后妃部分中记载了张敏被万贵妃秘密处死,但在关于清官杨继宗的史料中,却有张敏因私怨诋毁杨继宗的案子。这件案子发生的时间在朱祐樘当太子一年后,按后妃列传的说法,张敏此时已经死了。

除了关于纪淑妃和张敏的部分存在各种疑点,关于朱祐樘的部分也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朱祐樘出生时还有个哥哥叫做朱祐极,是朱见深的柏贤妃所生,比朱祐樘大一岁半。如果万贵妃因为嫉妒而派张敏秘密处死襁褓中的朱祐樘,为什么会对已经一岁半的朱祐极不闻不问呢?按理说朱祐极对万贵妃威胁才是最大的,她优先处死的该是朱祐极才对。实际上朱祐极在朱祐樘出生的第二年被封为太子,第三年才因病夭折。如果万贵妃真的如《明史》中记载的那么阴险毒辣,她不应该让朱祐极活到三岁才对。

实际上从《明实录》看,在周太后收养朱祐樘之前,万贵妃是有很多机会暗杀朱祐樘的。朱祐樘出生后和母亲纪淑妃一起被秘密安置在安乐堂,纪淑妃是在这里生产的,朱祐樘也是在这里生长到了六岁。由于安乐堂靠近冷宫,所以朱祐樘幼年时受到冷宫太监和宫女们的照顾,已经被废除的吴皇后也曾养育过朱祐樘。朱祐樘搬出安乐堂后,起初是被万贵妃收养,纪淑妃仍然在安乐堂居住。如果万贵妃要谋害朱祐樘,这段收养期是最好的机会。实际上万贵妃并没有任何行动,等到纪淑妃去世,朱祐樘被周太后收养,她就不可能有机会了。

从朱祐樘的态度看,万贵妃似乎也没有做过暗害他们母子的事情。朱祐樘即位后,有太监和大臣就提出建议,让朱祐樘彻查当年纪淑妃死亡一案。朱祐樘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此案早有定论,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彻查。朱祐樘在纪淑妃身边长到六岁,对母亲的情况非常清楚。如果纪淑妃的死亡别有内情,他不可能就此放过。而且纪淑妃居住的安乐堂靠近冷宫,是明朝宫中条件最差的地方之一。她长期在此生活,还需要养育年幼的儿子,身体差一点是正常的。按照《明实录》的记载她病重后朱见深还派了太医治疗,迁延了半年才病重不治。

《明史》的后妃传部分关于朱见深与朱祐樘相见的描述也是存在漏洞的,完全就是戏说的那种情况。按照《明史》记载,张敏在给朱见深梳头时发现了白发,朱见深感到很苦恼,说自己头发都白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这才大胆的说出了偷偷抚养朱祐樘的实情,朱见深听后大惊,立刻要面见朱祐樘。朱见深见了朱祐樘后很高兴,说“我子也,类我”,然后当场认下,第二天便封了皇太子。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记录简直荒唐可笑。太子被明朝人称之为国本,岂能如此草率决定了。更何况这是被偷偷养育了六年的,谁知道是真是假?

明朝册封皇太子的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其身份鉴定极为严格。从皇子出生开始,皇族就会有相关履历和记录,没有记录的私生子不可能成为皇太子的人选。甄选皇太子不但要经过皇族和宫内的一系列流程,而且需要通过内阁和朝廷百官的检验,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按照《明史》中记录朱祐樘当皇太子的过程,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这种方式放在皇宫里是非常荒唐的。尤其是在成化初年,文官集团势力正是上升期,他们会让皇帝立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做皇太子么?从这个角度看,《明史》的记载就是胡说八道,完全不具有参考的意义。

这段史料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比如朱见深见到白头发忧虑没有儿子,才让张敏引出了秘密养育朱祐樘的实情。实际上朱见深册封朱祐樘的时候才二十九岁,远不到忧虑无后的程度。他虽然之前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但年龄正当壮年,以后生儿子的机会多得是。明宣宗朱瞻基生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比朱见深当时还大一岁,所以朱见深根本没必要忧虑这个。从各种史料上看,朱见深的子女数在明朝皇帝中仅次于朱元璋,可以说他的生育能力非常强大。这样的一位皇帝,怎么会提出担忧无后的情况呢?

从各方面的补充史料来证明,可以知道朱见深对于朱祐樘的存在是非常了解的,从朱祐樘出生开始就被安排下了一切。朱佑樘和母亲纪淑妃搬到安乐堂居住,也是朱见深让人安排的结果。历任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的内阁大学士的尹直,在他着的史籍《謇斋琐缀录》便记载了其中的过程。其中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初,皇妣纪氏得幸有娠,万贵妃既觉,恚而苦楚之。上令托病出之安乐堂,以痞报,而属门官照管。既诞皇子,密令内侍近臣谨护视之。及悼恭薨后,内庭渐传西宫有一皇子。”

从这段史料来看,朱见深对朱祐樘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并没有脱离明朝皇室对皇子的管理流程,所以朱祐樘被立为皇太子是符合流程的。朱祐樘不但不是传说中的秘密养育,而是按照朱见深的安排搬到安乐堂居住的。尹直认为朱见深如此安排是照顾无法生育的万贵妃的情绪,所以才让纪淑妃和朱祐樘远离宫廷的核心区域。这个说法虽然值得商榷,但事实上也说明了纪淑妃在安乐堂生产,并不是张敏瞒着纪淑妃保护的结果。作为内阁大臣的尹直知道这事,内阁首辅商辂也是知道的。否则在朱祐极夭折后,商辂不会上书提名朱祐樘为皇太子。

事情分析到这里就只剩下一个疑点了,为什么朱见深会安排纪淑妃在偏僻的安乐堂生产,还让朱祐樘在这里成长到六岁呢?虽然内阁大臣尹直在自己的著作中认为朱见深是为了照顾万贵妃的情绪,但照顾她也不必让纪淑妃搬到安乐堂啊。安乐堂条件很差,靠近冷宫区域,偏僻而且生活不便,这无疑给纪淑妃和朱祐樘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从史书上看,朱祐樘幼年是非常艰苦的,靠着冷宫宫女太监和吴废后的帮忙才过得好一些。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是一个正常出生的皇子该有的,况且朱祐樘在朱祐极夭折后是事实上的庶长子。

明朝北京的皇宫很大,比现在的故宫还要大一些。如此大的区域内找个回避万贵妃,让纪淑妃生产和养育儿子的地方并不难。朱见深的这个安排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使得很多人将罪过怪在万贵妃的身上。实际上万贵妃对朱见深的安排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意见,甚至她才是被瞒着的女人。

综合各方面的史料分析,朱见深如此隐藏纪淑妃和朱祐樘,并不是简单的为了照顾万贵妃的情绪,而是因为纪淑妃的身份比较特殊。纪淑妃不是正常进宫的宫女或者嫔妃,而是作为战争的俘虏被献给朱见深的。纪淑妃并不是汉人,而是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原名“李唐妹”。

因为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的内斗,使得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国力日渐衰弱,这就给了明朝各地少数民族发动叛乱的机会。朱见深即位后,各地少数民族叛乱频发,他不得不派出军队平息叛乱。纪淑妃的父亲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土官,叛乱中被平叛的明军杀死,纪淑妃也就成了俘虏,被献给朱见深。纪淑妃进宫后一开始是宫中的内藏女史,后来被朱见深临幸成为嫔妃。如果是一般的嫔妃,朱见深安排到没问题,但纪淑妃却是少数民族的女儿,这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如果她生了儿子,这个儿子算不算皇室正统的人员?

以前分析明成祖朱棣身世的文章中讲过,朱棣的身世存在很大争议,他的母亲很可能不是马皇后,而是高丽或蒙古进献给朱元璋的嫔妃。因为皇室血脉的问题,朱棣不得不托庇于马皇后膝下,对外也称马皇后的亲生儿子。因为这样的出生,使得朱棣血脉并不是单纯的汉人,所以在继承权问题上出现争议。很多学者认为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不立朱棣为太子,就是顾及到血统方面的问题。以这个案例为前例,朱祐樘也不是单纯的汉族血统,自然存在继承权的争议。而且当时明朝和少数民族在打仗,立个少数民族血统的太子,的确不太妥当。

朱见深刻意的隐藏纪淑妃和朱祐樘母子,很可能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有这么个与外族通婚生下的儿子。至少在当时与外族战争激烈的时候,承认朱祐樘的存在,对朱见深在政治上是不太有利的。因为有了朱祐极当皇太子,朱祐樘的身份就没有必要急于曝光,所以隐藏起来也是较好的选择。在朱祐极夭折后,皇太子之位悬空,此时国本问题就成了关注的焦点。商辂上书将朱祐樘的存在戳破后,朱见深就无法再刻意隐藏了,所以朱祐樘就进入了正常的立太子的流程。因为这个方案是内阁首辅提出,文官集团支持,所以朱祐樘很快被册封为太子。

综上所述,纪淑妃被安置到安乐堂秘密生产和养育朱祐樘,并非因为受到了万贵妃的迫害,而是朱见深刻意安排隐藏的结果。《明史》中关于万贵妃迫害朱祐樘母子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完全是虚构的谎言,在《明实录》上并无对应的史料。这段漏洞百出的记载,完全抹黑了万贵妃在成化年间的政治地位,对她的身后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的万贵妃并非如《明史》虚构的那样,她对于朝廷政治也没有深度参与和干涉的记载。这段史料的出现,本质上是清朝文人抹黑明朝皇家,以达到在本朝皇帝和贵族面前邀功的目的。

0 阅读:31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