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四块地”改革见成效

贵阳网 2024-06-09 12:06:07

打造全省首个市级闲置农房盘活平台村村APP,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新增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推进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四块地”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势头猛、亮点多、动力足的良好态势。

守牢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

“这边种的是折耳根,那边种的是玉米,之后还要套种辣椒、土豆和蔬菜。”近日,在乌当区羊昌镇平坝村,87岁的老党员钟再斌指着他面前的土地说,“这片土地原本撂荒了两三年,现在大家都回来复耕种粮,已经种了50多亩。”

曾经,由于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平坝村部分耕地撂荒。近年来,随着农村“五治”的实施,这里的路修好了、环境改善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唯独撂荒的土地杂草丛生。

去年开始,平坝村落实贵阳关于开展撂荒耕地排查整治的要求,通过党员大会发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钟再斌就是最先动起来的老党员之一,他说:“自己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也要发动子女响应政策,把撂荒耕地复耕起来。”

钟再斌将在外务工的儿子劝回老家,投入撂荒耕地整治,闲置的土地被重新开垦,种上粮食和蔬菜,并以“玉米+”套种、精品蔬菜轮种模式,让8亩土地“活”了起来。通过党员带动和广泛宣传,平坝村目前已整治撂荒耕地190余亩。

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是贵阳用好耕地的重要抓手之一,2023年,全市整治“非粮化”183.75亩、撂荒耕地1.2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今年,还将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2.7万亩,让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撂荒耕地全面恢复种粮,同时大力推广“龙宝种粮”模式等,将耕地亩均收入提高至6000元以上。

拓展林下经济 提升亩均产值

日前,白云区都溪林场的林下赤松茸完成首季采摘,亩产量超过3000斤,第二季预计9月份出菇。“林场种植的菌菇一茬接一茬,2月份出马桑菌,4月出赤松茸,灵芝下半年就可以采摘,5年后还有黑人参产出上市。”白云区自然资源局林业站副站长王清文说。

都溪林场面积3300亩,目前采用“林场管理+企业种植+村民参与”的经营模式,在做好林地管护的基础上,将国有林场出租给专业种植企业,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助力农户增收。2023年,该基地赤松茸种植面积60亩,产量接近10万公斤,带动当地务工村民增收。

“今年,都溪林场又丰富了种植品种,已发展种植赤松茸100亩、黑人参70亩,试种马桑菌10余亩,下半年将扩充黑人参200亩、赤松茸200亩,并带动周边村寨种植食用菌300亩。”王清文介绍,“林场林下种植亩产值接近两万元,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贵阳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盘活林地资源,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3年,全市完成林下种植11.87万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49.97万亩。今年还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打造千亩林药基地2个、千亩林菜基地1个、千亩林油基地2个、200亩以上林下种植示范基地22个,实现林地亩均产值1230元以上。

深化宅基地改革 盘活要素资源

今年4月底,在息烽县小寨坝镇黑神庙居委会中心村街一组,一间面积45平方米的闲置农房在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挂牌出租,仅半个月就达成交易。

近年来,随着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息烽县不断深化“宅改”路径探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投、村级主体、群众主角“四主”原则,在农民、市民、企业、村集体之间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探索以盘活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为主、用活宅基地资格权和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辅的“两主两辅”路径,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将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在线上平台挂牌交易,就是息烽县“宅改”试点经验成果之一。

“线上操作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交易效率。”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高级经济师廖德平介绍,今年以来,该县已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49宗共206.7万元。

今年,贵阳贵安将继续推进宅基地盘活利用,建立健全“村村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将不符合规划的闲置宅基地拆除复垦复绿,释放建设用地指标,降低用地成本。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促进多元发展

3月22日,土地级别为“息烽县集体建设用地三级地”的小寨坝镇高家坝村11-1号地块,在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交易。该地块出让面积2148.36平方米,属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出让年限50年,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万元。

这是今年以来息烽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最大的一宗,也是贵阳在息烽县探索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一次实践。

近年来,息烽县围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目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方向,以夯实农村集体土地权能为基础,以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为关键,制定出台系列相关规定,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循序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实现“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改革目标,让村民共享更多红利。

“今年以来,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交易已达成3宗共202万元。”廖德平介绍,目前,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出让,之后将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模式。

在用好集体建设用地上,贵阳贵安今年将深入推进息烽县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并建立“富矿精开”的土地要素保障机制,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灵活采取出让、出租、入股和联营等方式,打开采矿用地利用路径。同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成立企业。

今年5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贵阳贵安深化农村“四块地”改革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紧盯“清、活、管、用”四个关键,加快摸清“四块地”底数和现状,多举措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严格规范做好土地管理,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亩均收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更好适应贵阳贵安“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

记者 李佳旭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