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评】海贝耳机真稳了吗?

数码好香我不知 2024-04-15 14:22:35

抱歉以这样的标题作为开场。这篇文章会和传统评测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对于标题而言,大可以起《海贝千元动圈代表作?》这样吹捧的标题,也可以立马变为陈述句改为《海贝耳机稳了》,但终归这样的标题难免落入俗套,一味地吹捧,实则是捧杀。

如果理性地看待这个标题,其实对于HiFi玩家的我而言,可以形容为“五味杂陈”。在之前的台式大系统分享中,大家都知道我自始至终对声音都有一套自己固有认知和理解,且并不会随着深入折腾发烧而有大的改变,自己的这套“听音观”非常稳定。

正是对声音一致性和延续性的追求,让我在挑选HiFi器材时就格外在意。比如分体解码和耳放可以是不同牌子,但在更换解码耳机这样独立器材时,就更倾向于同品牌,如果同品牌新品能保持一致的风格,那么我就不会轻易来更换品牌,比如近期我就将桌上的解码器从全想A800更换为了同品牌旗下更高端的师旷E1000,虽然芯片不一样,但厂商对于声音理解是具有延续一致性的,芯片素质也更高。耳机同样如此,自始至终我都有一副HIFIMAN耳机“随身听”,从早期的HE400i到现在的HE1000 V2,HIFIMAN声音风格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随身端情况稍有不同,除了要考虑声音风格是否符合我的喜好外,是否容易操作,能不能使用流媒体以及续航如何也都是需要考量的,毕竟随身还是要综合些,而且对于经常逛展的我来讲,前端最好还能做到兼容并包,在拿到了海贝R8二代,并长时间使用后,确定了这就是一台完全符合我听音喜好的前端,感兴趣朋友可以查看之前评测《【深度】海贝R8II能“延续”我12件台式器材编织成的听音观吗?》。

纵观海贝播放器,不难发现,虽然早期的R6/R6 Pro在做工和硬件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但在声音方面就没有外观和配置来得“耀眼”,虽然没有大问题,但在我看来是有木桶效应的这里就不展开讲。而从R6二代开始,包括后来的R5二代、R6 Pro三代、R8二代,R系列播放器的声音突然展现出了“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在强调素质和线条这样稍显直白的风格上,多了些醇厚有力的声底,这和后续采用R2R架构拥有极致活跃感的RS系列声音走向完全不一样。至此,R系列逐步走向稳定和RS系列并行发展,一起构成了海贝播放器矩阵“护城河”。

而在上海耳机展上发布的R4,显然已经和“国砖”们不能相提并论,光轻薄度就超过了国砖一个维度,定位要更年轻化。

开窍了?

但对于海贝耳机而言,必须得承认一点,和如火如荼的播放器相比,确实不那样“夺目”。之前我也评测过Crystal 6/6二代这样在颜值做工,声音调教上都做得中正几乎没有短板的塞子,也听过Crystal 4这样入门动铁塞,也评测过像海拉、Lasya这样人声塞,按理说产品不少,产品价格跨越也比较高,比较可惜的是,动静虽大,但在HiFi耳机市场上并没有引起涟漪水花。

图注:你能发现从海拉到YVAIN伊万,是有质的提升

在我看来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高价位塞子过于均衡板正,放在2k价位中很容易随波逐流;入门塞则有些“偏科”,预算不高的消费群体本来就冲着能听稍微全面一些曲目风格的“均衡”耳机来的,如果只适合听人声确实有些“出挑”;而另一方面,声音缺少一定的品牌风格烙印,也致使海贝耳机淹没在了茫茫市场中。

但自从ZETA耳机之后,无论是YVAIN伊万还是我最近一直在使用的Project Ace,海贝耳机似乎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ZETA在器乐和交响氛围上有独特理解;YVAIN伊万这塞子则更“两面”,既能干活做监听,又能通过更换耳塞套来听一部分现场和器乐;而Project Ace这塞子就有意思了,和其他流行塞子风格完全不一样,而且不像其他流行塞听古典就塌,还能兼顾一部分器乐(非编制交响曲目)。

Project Ace和以往大家理解的流行塞子注重极低频深度和强劲的高频延伸不一样。

似乎给烧友留下的印象是,流行塞子必须两头翘才行,无可否认这是一种风格,但当市面上不管高价塞子也好,入门塞子也罢,全都按照这样的风格来调整,势必会造成一定反噬:同质感严重。

所以Project Ace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风格的流行表现方式,不追求极低频动态的大开大合,而是注重低频力道和部分打击后的弥散感,在动态和瞬态这样的素质表现上,前者并没有后者来得猛烈。此外个人感觉在标配耳塞套下,动态表现一般,在换上手里的EarrBOND EBT METAL后,低频动态会有一定提升,另外不管是标配耳塞套还是金属导管耳塞套,整个瞬态都没有削弱,依旧是紧致快速的,比如最近我一直听《The last of the Mohicans》,刚开始会一敲击鼓面的部分,能感觉到打击形体感是有的,但敲击下后的动态表现比较克制,不过还好整体回弹和弥散感表现不错,因此整个低频依旧是扎实、丰满、自然、耐听的。

如果低频属于“慢热”风格化,那么中高频就是另一番风格了,说实话听下来我对中高频的喜欢程度要超过低频,也是这款产品最“撩”我的地方。

Project Ace实际上是海贝联合FAudio共同开发的产品,中高频和ZETA以及YVAIN伊万是有一脉相承的风格,厚润流畅,而低频和ZETA以及YVAIN伊万完全不同,更为干净自然,而且整体听感上也要更注重音乐乐感,而非历历在目的精准的器乐位置。但不管海贝和FAudio是如何分工的,龙哥和FAudio主理人Ken Lee还是调出来了一副中高频风格化明显有个性的塞子。

中频人声声像距离处理得恰到好处,不少流行塞子非常片面地理解为,流行=人声,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在我看来并不是把人声做得贴脸甚至口水都快喷脸上的距离就是“流行”,而是需要低频和高频以及整个空间配合来突出人声形体感,而这也是Project Ace处理得非常好的一个频段,以往我听恩雅的《Echoes In Rain》时候,多数所谓的“人声塞”人声虽然非常近,但仍然会和背景伴奏“混为一谈”,Project ACE通过厚润细腻且具有一定线条感的人声,和背景各种混音伴音有了非常明显的分离,这时候恩雅的人声其实是有经过混音器后期加工,口型并不算突出,而是整体往横向阔,所以这时包围感非常强;在听Trilogy《The weeknd》时,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Trilogy口型清晰、结像扎实且具有穿透力的嗓音,对于这样纯人声,不刻意表现线条感的同时有不错的密度,此外相对克制的韵味感,就是“流行塞”不滥俗的表现。

器乐表现上,对于那些明察秋毫喜欢听弦乐弓弦摩擦后的亮度来讲的朋友这次或许就要“失望”了,在听《西部世界》版《Wicked Games》时,提琴密度厚而不涩,注重线条感同时并有非常自然的泛音,但延伸依旧是比较收敛的,所以我在文章开头讲Project Ace适合听一些器乐为主的曲目而非交响编制,因为器乐一多,就会感觉有些散。但就整体而言,横向声场虽然有限,起码规整,另外纵向层次感尤其出色,纵横交错并不慌乱,因此特别适合来听一些三重奏四重奏。

其实Project Ace在空间感上和YVAIN伊万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通过接近球形空间来让器乐得以“舒展开”,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带来不错的包围感,听流行人声时感受明显,不过在演绎有较强动态的古典交响曲目时,个人感觉除了横向并不算宽裕外,因整个混响和残响依旧是这款耳机较为明显的特点,会过于局促,从而缺少古典交响的下盘稳重感,能听但不建议。

有必要单独聊下技术

Project Ace相比海贝之前的一些耳塞,最大变化在于,是对硬件的“物尽其用”。比如单元采用了镀铍材质,大家都知道金属振膜特点是刚性强,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有高瞬态表现,不过缺点其实也非常明显,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分割振动,想要避免这种现象,保障振膜振动一致性是关键,可以通过减小振膜面积来解决,但是对于耳机来讲,像之前流行的微动圈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低频量感不足瞬态起不来等问题,因此对于入耳耳机而言,只能通过减轻质量从而提升振动一致性解决,海贝做法是利用铍质量轻的特点来制作振膜,之后在球顶部分分别结合镁的硬度和抗震能力以及锂高驱动效率,来提升整个振膜声音表现。

另外还有一个结构也很特殊,堪称Project Ace的“杀手锏”,来自FAudio的T.B.A.C三重声学腔体专利技术。从结构来看,和双腔体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是通过不同腔室和泄压孔之间的配合,制住高频和低频,保证曲线的规整和声音的均衡性。此外Project Ace并没有使用更容易的树脂材质,而是经过重新开模,依托天上繁星闪耀的五角光芒为灵感,进行全新设计的五边形金属外观,的确下了血本,当然金属材质优势在于,可大幅降低动圈单元的谐振和失真,在这样千元售价下,还能有这样一体化处理的铝合金腔体材,实属过于卷了。

至于LITZ结构同轴屏蔽式编绞铜银混编平衡线、海贝全新设计的4PIN-LOCK可换插头、多套贴心的耳塞套以及单独磁吸收纳盒等细节,就无需过多赘述,依旧走少而精够用即可。

回到开头标题,海贝耳机真稳了吗?

玩过FAudio耳机的朋友都知道,他们家耳机有口皆碑,而和口碑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价格,没个大几千真拿不下来,那究竟为什么海贝与FAudio首款联名产品价格仅千元?

我记得在海贝全场景发布会上,龙哥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干脆直接:

“我们就想通过这次联名,让更多人接触到好产品,而不用花费太多钱”。

关于海贝耳机真稳了吗这个问题,已经给出最好回答了吧。

0 阅读:0

数码好香我不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