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这部影片“唤醒”了暑期档?

犀牛娱乐官方 2024-07-18 22:11:09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经过漫长预热,暑期档终于来到了50亿关口。而在这场持续多日的翻身仗里,为档期打响第一枪的悬疑片《默杀》,是今年暑期档上半场(6月1日-7月15日)当之无愧的“MVP”。

这部即将突破10亿票房大关的影片,为何能够在一片沉寂市场中脱颖而出?又是什么造就了《默杀》的成功?无疑值得我们认真复盘。

商业悬疑片的再解构

如果说好内容是一部影片能够出圈的根本,那么创作者便是缔造好内容的灵魂人物。

在《默杀》这部影片中,导演柯汶利将自身的商业敏感度展现无遗。

第一是强话题。

聚焦社会议题,就把社会议题做到极致。

最近两年的商业片中,我们愈发频繁地提到“极致”创作。《默杀》深谙其道。

《默杀》通过“沉默也是罪恶”这个主题,将校园霸凌、家暴、虐待儿童、性侵、跟踪偷拍、PTSD等等不同维度的社会议题串联起来,实现对“沉默罪恶”的有效聚焦,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这部作品的话题属性。

而话题性选题也是这部影片吸引观众、赋予观众离场感的头号内容抓手。

第二是强类型。

我们第一次认识柯汶利导演还是在《误杀》,尽管这位青年导演的作品还不多,但在我们看来,他可能算得上当下电影行业中为数不多深度理解商业悬疑类型片的创作者了。

他很擅长通过视听语言和剧作将悬疑题材解构为高度类型化的作品。

在这一次的《默杀》中,他一方面设置了多层剧情反转,通过不同视角的讲述拼凑出完整故事,强化影片的悬疑色彩;另一方面则利用校园霸凌、杀人、抛尸、暴力、血腥以及jump scare等传统惊悚片手法带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奇观。

除视觉冲击与层层反转外,我们还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大量的伏笔和隐喻。

如被观众讨论最多的“我先生种的金桔”,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在揭开故事真相后让人细思恐极。还有像是影片前期小彤随手画的画、前期意外死去的鸽子、在片中多次出现的宗教元素隐喻等细节内容,也在映后引来观众自发解读讨论。

一般悬疑片的最大卖点即剧情反转,但《默杀》在此之外还有更多元的观感。在创作者老练的视听语言与紧凑叙事下,悬疑题材被解构为高度类型化的模样。如此大剂量的“爽感”持续输出,很难被观众拒绝。

第三是强人物。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默杀》的绝大部分篇幅都在推进剧情剥开谜底,能够留给人物塑造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创作者很精准地提炼出了角色特点,利用有限的笔墨写活了群像人物。

主角自不例外,而超出我们预期的是很多戏份不多的配角也被塑造得很丰满,同样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引来观众反复回味。

譬如由蔡明饰演的徐妈妈便惊艳了不少观众。既没想到这位资深喜剧演员能够出演这样一部电影,更没想到喜剧表演对冲悬疑题材能够迸发出有趣的黑色喜剧气质。出场的短短几幕,尽显表演功底。

另外霸凌四人组也意外吸睛。在导演极致的剧作之下,这四个强功能性角色极致而典型,成了全片最名副其实的“恶人担当”。在短视频平台评论区,有不少网友都在四人物料下回忆起自己学生生涯见证或遭遇过的霸凌。

理由很简单,角色立住了,观众自然而然便会共情。

短周期撬动大热度

对于电影市场而言,在大盘低迷之时往往“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在我们看来,这一次《默杀》的出圈,也少不了宣发的得力辅助。

首先是策略精准,在映前宣发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化繁为简。

这部影片在6月21日官宣了定档7月4日的消息,映前宣发周期仅有半个月。众所周知,如今观众决策严重滞后,越来越多人都倾向于观察映后口碑再决定是否入场。同时今年上半年大盘冰冷,暑期档前期始终不见高热项目。因此对于当时勇闯7月的《默杀》来说,即便坐拥宽松档期,前景仍不明朗。

但这部影片反套路地选择了少而精的宣发路线,预告、海报、以社会议题为核心的短视频物料,直入主题,猛击卖点。

从结果来看,这套“怎么简单怎么来”的方案反倒提高了传播效率。

如最早发布的一则定档预告中,从小彤在校园中遭遇胶水封嘴过渡到片中角色“胶带”封嘴,全员沉默巧妙隔空点题片名《默杀》。而后片方发布的几组海报、剧照均采用了“胶带”封嘴设计,另一张海报则呈现出了凶器铁锤以及染血千纸鹤两个片中关键元素,以利用最精简、精准的手段集中放大卖点。

其次是节奏把握得当。

经过极速预热后,《默杀》大胆地跳过了更常用的点映策略转而选择直接提档到7月3日上映。

尽管某种程度上说,提档操作让为数不多的映前宣发时间变得更加宝贵,但对于一部映前热度发酵周期并不充足的项目,没有什么比直接交给观众评价更高效了。

因此可以看到,在大盘宽松之际,此举让《默杀》在周三、周四两个工作日提前发酵口碑,为后续口碑出圈与周末的票房彻底爆发预留出了充分的时间,亦奠定下了基础。

(上映次日便出现首次逆跌)

最后还有映后宣传跟进用户讨论热点迅速。

近两年电影宣发普遍后置,因此更考验宣发团队敏锐度、执行力,《默杀》显然也属于正面案例。

映后阶段,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宣发团队跟进热点调整宣发内容的过程。

以抖音平台为例,在《默杀》上映后,片中的大量细节、隐喻支撑起了观众的自发讨论,尤其是于小彤这个角色成为了网友们的议论中心。而宣发团队也根据热点,在映后次周集中投放小彤战歌、最佳MVP结算画面等单人物料,联合平台发起的模仿小彤最后一笑“默杀MVP名场面挑战”目前累计观看人数已经超过2200w。

甚至是这类电影最“招人恨”的反面角色霸凌四人组,也独辟蹊径找到了出圈点。在片中霸凌场面激起广大网友愤怒之际,宣发团队巧妙化用热度推进线下路演。戏内霸凌、戏外路演集体道歉的操作前所未闻,出戏后强烈的反差感反而让观众感受到了演员的魅力。

话题热度,这不就不请自来了吗。

结语:

总的来看,《默杀》一方面遇到了很懂商业电影的创作者,以社会议题为引线,通过剧作、视听语言等电影技法丰富观众观感,调动观众情绪,奠定了影片出圈的内容基础;另一方面,宣发团队也在极短宣发周期内精准洞察观众,围绕影片卖点、紧跟话题走向,准确地将每一阶段的热点转化成了影片热度。

步步精准推进,正是这二者的紧密协同促成了今年暑期档的首部、也是今年自春节档以来的首个10亿+项目。

众人皆知情绪电影好卖座,但如今市场上悬疑商业片一大把,懂得把握观众情绪的创作者与能够为项目锦上添花的宣发团队却可遇难求。

0 阅读:19

犀牛娱乐官方

简介:资深财经记者行业人士共同创建,聚焦娱乐产业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