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解《论语》心得之|开篇一句,孔夫子写的很玄幻

婵道评文化 2024-03-21 03:16:18
引言:

本篇仅为记录个人学习缠师解《论语》的心得。有些东西只看不写,会忘记得很快,看了,能写出自己的心得,才可以说懂得了一些。

内容过于晦涩,不喜请划走,引用部分是缠师原文,有缘者一起走一段,即为欣喜。本文会很长,作为整个《论语》的开篇,需要讲明白很多,才能真正理解儒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总体结构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既然这本书这么牛,那这句话作为整个《论语》的开篇,劈头盖脑的三个“不亦”,仿佛毫无道理,又毫无来由,凭什么成为古今华夏第一书的开头?

缠师云:这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就知道“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

主语:谁学?君子学。君子怎么定义?立志成为“君”的人。再进一步,何为君?君,即为圣人。至此,整个论语的主语就基本上定调子了。学论语也不是谁都能学的,必须是“君子”而不是鸭子或者其他子,必须有要成为儒圣的担当,儒家是积极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会慢慢写到儒家的目标。谁学《论语》?立志成为“圣人”的人学,简称为“君子”。

学什么,怎么学?这又是一个问题。在下段慢慢解释。

整部《论语》,整个儒家学说,就是讲述如何从“君子”“学而”成“君”、也就成“圣人”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有所谓“学”的问题。“君子学”不是学当“君子”,而是只有“君子”才能“学”,只有“君子”在这成为“君”的道上不断“学”,才有“君子学而”成“君”的可能。

《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为“圣人”的问题。

三个“不亦”是理解本句的结构性词语。“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圣人讲天、地、人三个结构,这也是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再结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开篇第一句就有了方向。

二、分散拆解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君子学圣人之道。

如何学?这里缠师给了一个解释,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不闻无以学,不见无以学,听都没听过,见也没见过,怎么学?因此先要闻见。

圣人之道不是死板的,时代不同,应对不同,所谓的时移世易,因此学了要在现实中校对,我理解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

学:就是闻、见、对照、实践总结,才是完整的学。一个学字,就打破了白话文的束缚。白话文是西式思维的白开水性质的,方便理解,远不如文言文深刻。补充一句:作为一个中国人,连祖宗留下的文言文都看不懂,如何能说自己了解中国文化?

缠师对如何理解文言文的建议:对文言文的把握,例如,对《论语》的解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垃圾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般,白话文是一种死的文字。而文言文不同,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得其神,而其神不在字符中,是文章的整体,如同中医,离开了整体的字符是没意义的。庖丁解牛,神遇而牛解,文言文的阅读也一样,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

时:天时。下面一段是缠师的解释,我想了半天不知如何解释,自己意会吧。

“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依其时者,小人也;与其时者,君子也;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可笑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玩意,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

习:孔夫子写玄幻的证明来了,也是开始震惊我的地方。

“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玩意,典型的白话文鸭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

孔夫子告诉你: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可以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这感觉,是不是就是告诉你,入我门来,学得绝世武功,上天入地,任君遨游!

“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

“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

说,同悦,高兴。

第一句可以小结为“修身”,同时在天、地、人三结构中对应着与天时的关系。

对君子而言: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通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

朋:“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自:依旧、依然也。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

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包括时间和空间。

方:通旁,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

“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荡荡,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

“乐”者,非le,是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

这句话,孔夫子又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场景:假设你是一个学成“圣人之道”的君,你会看到很多跟你一样的、有共同志向的君、圣人,他们如人中之凤,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不断的从遥远的地方、久远的空间,乘着天地正气,带着圣人之道,由远及近,浩浩荡荡,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种盛世之象,天下岂不是箫韶九成,处处乐乎?

这句话也对应着齐家治国,对应着三结构中的“地”。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

知,通智,智慧。

“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

愠,发yun音,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去声(第四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上声(第一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

“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

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孔夫子的平天下,愿望很大。在前面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上,要把整个“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为“人不愠”的世界。

三、归纳总结

开篇三句话,不仅仅对应着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写明了它基本的思维结构“天、地、人”。

我最喜欢的几个词句,也是孔夫子玄幻开车的词句。

时习:与天其时、时天其时,大日东升,乘天地之气而游六合,描绘了君子“学”的诱人前景。

朋自远方来:各种志同道合的、如人中龙凤的大神,乘着天地正气,带着圣人之道,不断的从遥远的地方、久远的时空,浩浩荡荡而来,跟你一起播洒圣人之道,方行天下。如同观世音菩萨洒下圣水,普渡世人。

乐乎,圣人之道从天而降,各地升起各种祥瑞,九韶之乐响起,万物都在欢呼。

最终,将“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了“人不愠”的世界,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的世界,多么美好,跟共产主义最终的世界是不是一样的?

我感觉将来的世界,满足了这几个条件:科技足够发达、物质极度丰富、人类足够智慧,也就人人都是君子了。

0 阅读:0

婵道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