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雷军在北京车展公开招人,这属于直接上手跟其他车企“抢人”。
根据小米和新势力财报,我们来帮大家算几个数:
1、小米要交付10万辆车,需要新招多少人?
2、小米员工平均薪酬是多少,跟新势力有多大差距?一周前,雷军宣布小米锁单量7.57万辆,年交付目标是10万辆。小米年交付量10万辆,跟新势力比,算什么水平?
直接看图。
2023年,新势力销量最高是理想汽车,37万辆,其次是蔚来16万,再次是小鹏和理想都是14万左右,极氪是11.8万。
也就是说,假如小米下半年产能和交付不拉胯,从销量来看,小米大概率会追上2023年的极氪和小鹏。
再来看看新势力造车的单价。
根据销量和营收换算,理想蔚来的单车平均价格都在30万出头,极氪最高,43.8万。
小鹏是21.8万,零跑汽车略低,11.6万。
按小米su7标准版价格21.59万,单车平均价格比较接近小鹏。
换句话说,小米汽车跟小鹏汽车可比性比较强。
小米卖10万辆车,一年多少营收,什么时候盈利?
先看新势力收入趋势。
2023年,极氪和蔚来500亿左右,零跑是167亿。
如果小米汽车交付量10万+,跟小鹏绿色的收入曲线比较接近,200-300亿之间。
如果小米汽车一年收入200-300亿,意味着,给小米集团补齐”第四大板块“。
2023年,小米集团总收入2710亿,同比下降3%,最大的收入来源手机业务,但是,手机业务也同比下降5.8%。
因此,汽车业务,将是小米集团未来增收的“全村的希望”。
再看新势力的造车成本。
除了理想汽车是盈利的,其他四家目前都是亏损的,理想汽车单车盈利1.9万。
蔚来亏损比较大,单车亏损12万,极氪单车亏损7.2万。
如果小米汽车跟小鹏汽车成本控制差不多,大概每辆车也要亏8万。
从上图可见,新势力的造车成本、研发、销售费用都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说,蔚来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不同,单车销售和研发投入偏高,对现金流要求非常强。
又比如,小鹏和零跑目前造车成本高,单车毛利非常薄,短期盈利难度极高。
总的来讲,小米汽车最近几年,即使增长如同理想和特斯拉,也要过几年后再考虑盈利。
小米汽车,今年大概要新增多少员工?
如果小米直接抄“小鹏作业”,小鹏2022年1.3万人,2023年1.5万人。
考虑小米汽车已经有3400多人,2024年,小米汽车大概要新增10000人。
如果小米抄“理想作业”,按理想汽车2022年1.9万人高配,小米汽车大概要新增1.5万人。
小米集团,现有多少员工?
根据小米最新2023年财报。
2023年,小米全职员工33627人,加上兼职人员1489人,总员工是35116人,比2022年的总员工,减员881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小米新进1.7万人,2022年新进9643人,2023年新进7257人。
新人增速逐年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小米手机收入从2021年开始下滑。
因此,小米汽车交付量如果在预期范围,考虑小米人员流失率12%,以及一部分员工活水。2024年小米汽车新增人员,比较稳妥估计在10000人左右。
小米集团,现有员工的薪酬是什么水平?
先看研发人员。
2023年,小米研发总投入190亿,其中,属于研发人员的薪酬费用是118.46亿,研发人员17800人。
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下面就是逐层拆解的薪酬明细。
以2023年薪酬数据为例,共有四个统计口径。
a.人均薪酬66.55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属于研发单人人工成本,包含所有费用。
b.人均薪酬59.00万,这是扣除股份费用后,里面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其他费用。
c.人均薪酬56.38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里面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
d.人均薪酬48.82万,这是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的。
如果小米跟蔚来比,小米研发薪酬略低一点。
之前有蔚来的人补充,说蔚来有多个海外研发中心,海外研发拉高了整体薪酬成本。
如果小米跟小鹏比,差距不大。
最后看小米的全员薪酬。财报披露到,2023年,小米员工总成本是189.35亿,如果扣除股权费用、社保、公积金等,员工总薪酬大概119.81亿。根据我们统计,最近三年,小米的股份薪酬占员工总薪酬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跟字节跳动和快手等互联网大厂的薪酬新政,似乎是反着来的。此外,小米高管薪酬和高薪人士中的股份薪酬较高,2023年,公司股份薪酬33.78亿,高管和高薪人士股份薪酬7.8亿,占23%。
因此,在计算员工薪酬,要适当扣减这部分。
扣减高管股份薪酬影响后,小米员工薪酬明细如下:以2023年薪酬数据为例,有四个统计口径。
a.人均薪酬53.9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包含所有费用,属于单人人工成本概念。
b.人均薪酬46.5万,扣除股份费用后,里面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费用。
c.人均薪酬43.7万,扣除社保、公积金,里面还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
d.人均薪酬36.4万,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的。
从全员薪酬水平来看,小米抢老车企的人才,难度不高。小米要抢新势力的人才,还得看小米汽车后续的销量和交付量。
注:上面的“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主动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进行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老车企:上汽 一汽 广汽 北汽 东风
新车企:比亚迪 吉利 长城 长安
新势力:理想 蔚来 小鹏 极氪 零跑
光伏:晶科能源 阳光电源
锂电:亿纬锂能 欣旺达 天能 德赛 冠宇
电子代工:立讯精密 比亚迪电子 蓝思科技
工控:汇川技术 中控技术
网安:深信服 360 启明星辰 天融信
安防:海康威视 大华 千方科技
消费电子:萤石网络 安克创新 科大讯飞
化妆品:珀莱雅 上海家化
诊断:迪安 华大基因 新产业 安图生物
互联网:字节跳动 腾讯 百度 快手
娱乐:网易 B站 爱奇艺 喜马拉雅
电商:阿里巴巴 京东 拼多多
软件:用友 金蝶 浪潮 金山
饮料:华润饮料 东鹏特饮 农夫山泉
啤酒:华润 青岛 燕京 重庆 珠江
食品:肯德基 海底捞 蒙牛 伊利
茶饮:奈雪 茶百道 古茗 蜜雪冰城
两轮车:雅迪 爱玛科技
体育:安踏 李宁 特步 361 Keep
通讯:华为 中兴 小米 传音控股
科技:京东方 宁德时代 歌尔声学
半导体: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光学:舜宇光学 欧菲光
家电:美的 海尔 TCL 海信
快递:京东物流 顺丰 极兔 菜鸟
-想深入讨论大厂的薪酬与人效,5月,杭州和北京有一场 线下交流会,欢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