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秋山风月清——咏音乐古诗词赏析(三)

川雪诗逸人生 2024-09-12 09:58:39

吹笛秋山风月清

——咏音乐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笛子是我国古代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笛声悠扬,诗意绵长。在古代的乐器中,与诗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笛子,诗人也很爱写笛,自古至今产生了众多写笛名篇。

初唐诗人刘孝孙的《咏笛》,生动描述了笛声的美妙变化,及自己闻笛后的感受: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首联“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写在清凉秋日的一个夜晚,诗人不经意间听到了远处飘来的笛声,这笛声多次转换曲调,随风四处飘扬。

“秋夜”两个字点明了笛声响起的时间,“凉”字则是笛声鸣响的环境特点。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中,笛声听来格外动情。“韵九成”三字表明笛声曲调的变化繁复。

那笛声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颔联两句对此作了具体说明:“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曲调高时,听起来让人有“慷慨”之感,忽然间“曲变”了,听起来又让人体会到苍凉“凄清”的意境。

诗的后两联抒发诗人闻笛后的感受。

颈联“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听了这样的笛声,那远行在外的游子,心中涌起的是满满的离愁别绪;听了这样的笛声,身边的邻居也想起了过去的那份情感。诗人并没有直接述说自己的感觉,而是借助“征客”和“邻人”的感受,间接抒发了自己的“别绪”与“旧情”。

同样的,在尾联“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两句中,前句诗人化用了“曲有误,周郎(指周瑜)顾”的典故,后句则暗用伯牙鼓琴而子期赞之以高山流水的故事,也以间接委婉的方式,抒发了自己赞美知音、渴求知音的感受。

无论是慷慨的笛声还是凄清的笛声,都一样的让人动情。这样的笛声是美妙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籁之音。

这美妙的天籁之音,飘荡于苍茫的天地,发自于多情诗人的诗篇,在遥远古老的大唐时代,它抚慰了征客的离愁别绪,熨平了游子的思乡之心。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在笛声中贮满思乡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再看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仲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雪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有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二句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二句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盛唐大诗人杜甫的《吹笛》,写的也是闻笛声而起乡思: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一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

首联扣题起兴,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有着广泛的表情达意的动能,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月明风清的秋夜,本是适于亲人故友欢会的良辰美景,而今夜,这凄恻哀伤、声声彻耳的“断肠声”,却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

“谁家”两字,以问语写听者“我”的感受,情味悠远。“巧作”一词,是言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似乎把“我”的满怀乡愁,都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这一设问陡起波澜,借他人之笛音写自己之乡思,极具共鸣感。

颔联紧承首句之“风”“月”二字写,虚实相生。一写声象,“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这是写实;一写景象,“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洒开去,这是虚写。

“律吕”又作“律吕”,我国古代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此处代指柔婉、和谐的笛音。“几处明”三字下得奇巧。月照关山,自有明暗、浓淡之别;而以“几处”问之,实则是人心的悲喜甘苦之反映。

颈联由“关山”二字再次生发联想。上句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的场景;下句是写诗人听了这笛曲之后,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揣测,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

结句“何得愁中曲尽生”,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本诗多用问句,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0 阅读:0

川雪诗逸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