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茂篆书:书自撰《宜兴紫砂壶赋》及释文

荆楚骚人文化 2024-06-07 08:12:53

这是我讴歌宜兴紫砂艺术巨作:《宜兴紫砂壶赋》,今天用篆书再次书写了一遍。

按:《宜兴紫砂壶赋》是作者在研究顾景舟祝福紫砂壶近十年的过程中,对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历史及人文的认知。可以说该《宜兴紫砂壶赋》是继明末清初大文学家吴梅鼎先生《阳羡磁壶赋》后又一讴歌宜兴紫砂艺术的巨作。多家报刊杂志登载,该赋于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后,被标识为精品文粹!紫砂之家专业平台予以刊发。

篆书释文:

《宜兴紫砂壶赋 》

作者/朱昌茂

史前人类,天地穹苍;

新石器时代,列祖始初创。

火烤黏土,固烧成器,

用之盛水而不透,

大凡耐火可煮食;

因黏土取于高坡,

故古人称之为陶。

其形无矩规,质类瓦缶;

园扁异,不拘一格。

更有马家窑陶,

承继仰韶文化;

色彩绚丽且典雅,

风格超越庙底沟。

历经半山、马厂发展,

陶艺推向历史高峰;

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迎来中华文明曙光。

历史车轮飞转,

正德嘉靖年间;

南山童子供春,

见人以泥为缶,

便澄泥以为壶;

"栗色暗暗,

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如此赞誉,可见一斑。

因紫砂制壶首创,

故取名曰供春壶。

弟子时大彬,承继供衣钵;

匠心独运,自如发挥;

壶体风格,高雅脱俗;

造型流畅, 古拙庄重;

质朴浑厚, 妙不可

思。

时传徐友泉、李仲芳,

徐精细有加,精工細作;

但仍感叹:“吾之精,

终不及时(大彬)之粗也"。

三人壶作,无论精粗,

自成一体,各俱其妙;

世人齐称,"三大妙手”。

制壶上乘泥土,

首推宜兴紫砂;

相传异僧,绕白砀、

青龙、黄龙诸山,

示人卖富贵土,

且随叫卖声小而隐形;

世人信凿诸山,

兴喜得五色土;

因以为壶,

极易成型,适于创造;

且沏茶留香,不易腐馊;

用之逾久,可以敌玉;

于是乎,

达官贵族,

文人雅士,深深酷爱;

江南宜兴,

制壶高手,英雄辈出。

初有巨匠陈(鸣远)杨(彭年)

陈(鸿寿),

书画入壶两相融;

茗观赏皆不误,

皇家钦点入深宫。

鸣远制壶,孤高气傲;

技艺精湛全面,

勇于开拓创新。

仿爵、觚、鼎,工艺精湛,

品位高尚,古趣盎然。

所制茗壶多样,

尤其工于自然;

瓜形、莲子、 蚕桑,

松段、 竹节、 梅干;

极具自然生趣,无不精妙,

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果蔬肌理清淅,

给人鲜灵感受,

令人拍案叫绝。

鸣远茶具雅玩,

无不精美绝伦,出神入化;

署款刻铭印章并用 ,

开创壶体镌刻诗铭 ;

款式健雅达巅峰,

名孚中外享盛誉;

“海外竞求鸣远碟”,

宜兴土贵青黄龙。

有陈(鸿寿)杨(彭年)合作,

堪称绝唱典范。

陈书画、篆刻工秀,

艺术主张创新;

倡导诗文书画见“天趣”,

引领紫砂陶艺现生机。

竹刀代笔,诗文书画,

飞禽走兽, 皆可入壶;

随心所欲,大胆创新,

款式新奇,栩栩如生。

独创曼生壶,

且以名壶、名士、

铭款而闻名。

建国初期,紫砂七老:

顾景舟、任淦庭、吴云根、

朱可心、裴石民、

王寅春、蒋蓉,

承上启下 ,发扬光大 。

当代紫砂名人:徐秀棠、

徐汉棠、汪寅仙、

周桂珍、顾绍培,

正如雨后春笋;

制作设计,敢为人先;

身怀绝技,各有

专长;

紫砂业界,尽显俊才。

更有紫砂大师、壶艺泰斗,

一代宗师顾景舟,

潜心紫砂陶艺研究,

著书立说全面推广;

《紫砂陶史概论》、

《宜兴紫砂珍赏》,

写下紫砂陶史光辉一页。

穷毕生精力于紫砂陶艺,

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以博大胸怀,精湛技艺,

名垂紫砂陶史 ,

留下辉煌篇章;

壶中可见哲学精神、

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制壶技艺,炉火纯青,

登峰造极,

名传遐迩,声振海內外。

嗟乎!

宜兴紫砂壶兮,

人类历史写照,

中华文明象征;

聚制作工艺之精,

集诗书画印之粹;

宋词大家闺秀之委婉清丽,

元曲小家碧玉之兰心蕙质;

是文房雅供之重器,

陶冶性情之首选.;

走进文人书斋,

济身古玩之列;

它粗犷中透着古朴,

筒朴中蕴涵灵巧;

它之新奇万变,

无不风姿绰约;

它之细、润、柔、雅,

醉倒多少英雄豪杰;

它之内秀柔美,

让多少文人墨客如痴如醉;

其铜质之色,玉石之光,

铿锵之声,十足韵味。

它之园浑脂润,

更是让千古过客沉醉流连!

甲辰龙年春月书于襄阳

0 阅读:1

荆楚骚人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