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不能不讲实际一刀切,更不能一阵风

戗詞 2024-02-28 20:32:24

近期,发生的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又开始深刻吸取教训,要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希望不要走“不讲实际一刀切”的老路,更不要重复“一阵风”的治理风格。

什么是不讲实际一刀切?

坚决制止电动自行车进楼确实可以完全杜绝南京住宅的类似火灾,这是事实。但是,电动自行车作为绝大多数人的必备交通工具,充电的需求是巨大的,不允许进楼充电带给所有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不解决充电问题的关键一环时,单方面强制执行必然阻力极大,引发矛盾。

汽车出行的居民也不要摇旗呐喊,好像禁止电动自行车入户不会影响到自己,可是,当本该停在楼内的自行车都被清理到户外,给本就车位紧张的居民区雪上加霜。

在没有解决充电和存放的问题之前,一刀切的制止电动自行车进楼根本就是“昙花一现”,起不到根本作用。

安全管理不能一阵风

治理电动自行车入楼,这绝对不是第一次,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没人能够常态化的坚持管理制度。总是根据形势紧紧松松,完全就是应付差事。假如遇到管理难度就会知难而退,那么这样的治理行动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治理一阵风的根源是什么?难道在家充电的居民不知道危险吗?他们当然知道。知道又能怎么样?难道不骑电车吗?肯定不现实!

假如大家放弃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能够承受的住吗?假如大家都去开汽车,城市的道路能够经得起考验吗?大家都换成自行车,通勤时间又如何保障呢?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单纯的对电动自行车下手,真的合适吗?

我想没人真的是反对电动自行车禁止入楼的政策,只是面对无法接受的现实困难。假如能够解决充电和存放的问题,没有一个人原意将一个危险源放到自己的家中的。

要真正实现电动自行车不入楼的政策,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更需要解决充电和存放的问题。充电是电动车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没有合适的充电设施,用户往往只能选择带着电池上楼充电,显然这并不符合政策初衷。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建设电动车充电桩,覆盖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各类场所,方便用户在停车时进行充电。

另外,电动自行车的存放也是一大问题。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往往没有专门的停放区域,导致电动车乱停乱放,影响了美观和通行秩序。因此,政府需要规划并建设电动车停放点,合理规划停车空间,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电动车有固定的存放位置,避免占用人行道和交通通道。

只有解决了充电和存放问题,才能让电动自行车真正融入城市出行体系,让更多人愿意选择使用电动自行车代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让电动自行车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让城市出行更加便利和环保。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早日破解这些难题,让电动自行车政策不再“草草收场”。

0 阅读:0

戗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