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苏东坡吵醒的那一晚,张怀民在想什么?

新世相 2024-06-15 15:51:32

Sayings:

最近,我被一张图深深震撼。

——苏东坡的社会关系图。

图源@月小水长

真的,有生之年,没想到能被一张图吵到我的眼睛。

我仔细看了看,除了零星的政敌和同事,图里一大半的人,都是苏东坡的朋友。

作为北宋著名 e 人,苏东坡人缘真不是一般的好。

朋友们超爱他,清一色的夸夸团,夸他有才,还夸他帅。

黄庭坚夸他眉眼生得好,“眉目云开月静”;

孔武仲夸他个长得高,“颀然八尺”,换算一下,就是 1 米 84 ;

夸得苏东坡自己都骄傲了:

“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出自《蝶恋花·送潘大临》)

不光嘴上夸,对他还特别好。

被贬到黄州,好多朋友冒着丢财、丢官甚至丢命的风险来看望他。

离开黄州的那一天,整整有 19 个人来送他。

神奇的是,即便是近千年后的今天,所有人提到苏东坡的口吻也很一致:

老朋友。

央视专门拍了一组视频,就叫《我的朋友苏东坡》;

余光中也说,如果要去旅行,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也不要跟杜甫一起,他太苦哈哈了。只有苏东坡,才是旅伴的不二人选。

“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为什么人人都想和苏东坡做朋友?

我考古了整整一个月,梳理出了#苏东坡作为朋友的九大美德#,看完你就会理解什么叫:

交友当如苏东坡。

才子常有,大师常有,而好朋友不常有。

每个人都该拥有一个像苏东坡这样的朋友。

作为一个大馋丫头,我交朋友的第一准则就是:

吃。

能吃到一起,才能玩到一起。

苏东坡,一个标准的大馋小伙,完美符合一个优秀饭搭子的模版。

首先,他口味杂,不挑食,什么都爱吃。

爱吃螃蟹,还得配上点酒,吃得高兴还要加餐;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爱吃荔枝,放话自己一天能吃三百颗,天天搁那问:“荔枝熟了没?真的不能吃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再比如河豚,小时候读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以为苏东坡在感叹美景。

长大了才知道,他眼里全是吃的。

别人在家里做了河豚招待他,看他沉默嚼了半天,还以为他不爱吃,又失望又伤心。

结果苏东坡忽然放下筷子,来了一句:

真是好吃得让人想死!

“东坡忽投箸大声叹曰:“也值得一死!”于是合舍大悦。”

苏东坡厨艺还特别好。

他会做鱼:

“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会做猪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还会做羊脊骨。

烤完觉得有螃蟹的鲜味,沾沾自喜,专门写信给弟弟炫耀。

有苏东坡这样的朋友在,你根本不用怕挨饿。

饿了,随时去他家蹭饭就是了。

朋友的另一项重任,就是带你发现生活的快乐。

在这一项上,苏东坡绝对能拿满分。

他自己很容易快乐——

爱给一切东西起名,东坡肉、东坡羹、东坡汤、东坡笠、西子湖......凡是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被发配到海南,前脚还想着这回真完了,

后脚吃了一口生蚝,好了。

甚至专门写信交代儿子,别泄漏这个秘密。

为啥呢?怕别人也故意犯错,争着发配来海南,瓜分他的生蚝。

“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他还特别擅长“制造快乐”——

他亲手做墨,

烧松脂制黑烟灰,半夜差点把房子烧了;

他亲手酿酒,

蜂蜜、桂花、生姜、肉桂......好材料加一堆,乍听起来相当不错。

但注意,亲儿子预警,容易腹泻。

闲着没事,苏东坡还爱练瑜伽,喜欢月下漫步。

林语堂形容他是“火命”,主打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

要是有朋友圈,感觉他每天都能刷屏。

人嘛,难免偶尔嫌弃生活死气沉沉,

但拥有一个苏东坡,总是要好过一点的。

越是关系亲近的朋友,越是免不了互损。

苏东坡更是“损友中的损友”。

你肯定猜不到,苏东坡的口头禅之一是,

呵呵。

光是给朋友们写信,就用了四十多个“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呵呵。”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损起来更是敌友不分,我简单列举一下受害者:

1 号受害者,马梦得。

苏东坡总结他俩没钱的原因:星座。

“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意思就是,我们同年同月生,我查过了,这个时间生的人都穷。至于咱俩呢,你比我还穷。

对了,苏东坡是摩羯座。

2 号受害者,陈季常。

陈季常是出了名的“惧内”,苏东坡去小陈家里做客,听到他挨骂,不仅没安慰,专门写了首诗嘲笑他: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没错,“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来的。

3 号受害者,黄庭坚。

俩人互相点评书法,黄庭坚说苏东坡的字胖乎乎,圆扁扁,像“石压蛤蟆”。

这苏东坡能忍吗?当即怼回去,说他的字像树“梢挂蛇”,还是死蛇。

怪不得黄庭坚说他什么都好,就是爱骂人;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当然了,苏东坡对自己的嘴一清二楚。

他给好友写信,说自己都是“口业”,太爱说话,太爱放炮。

但苏东坡,虚心承认,坚决不改,不吐不快。

有话直说,才是东坡。

苏东坡还是个特别能看见朋友长处的人。

“损”多半是开玩笑,但夸奖,他一定是认真的。

他夸好友张中,年少有为;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他夸好友董传,才华横溢;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夸好友陈襄,工作做得好,治理杭州有方;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他夸好友米芾,字写得好,夸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低位,甘做陪衬。

俩人一起出门游览,有人请苏东坡题词,他却说:

“有元章(米芾)在。”

“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还有我们的“受害者”黄庭坚。

俩人还不认识的时候,苏东坡就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夸他是“精金美玉”。

“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做苏东坡的朋友,挨夸的幸福只是最表面的。

苏东坡夸人,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看见”。

他会看见你的才华,你的遭遇,你的成就,和你的不甘心。

然后,一遍遍讲给所有人听。

跟苏东坡做朋友,完全不必有心理负担。

苏东坡是个毫无“分别心”的人。

别人交朋友,追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而苏东坡交朋友,追求平等,他不会嫌弃任何人。

“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

苏东坡聊天有三大特点:

和谁都能聊。

随便列一下名单就懂了。

潘酒监、春梦婆、郭药师、庞大夫、道士、僧人、农夫、学者、邻居翟秀才、林太太......

这些都是被贬到各个地方后,苏东坡交到的好友。

在哪都能聊。

和农民在田间聊,和渔夫在水畔聊,和樵夫在山野聊,和商贩在集市聊。

也欢迎朋友们上门,儿子形容,有一天家里没有客人来,他好像就浑身不舒服。

什么话题都能聊。

纪录片《苏东坡传》里讲他和农民的对话,基本都是这样的:

苏东坡:大家都讲讲故事吧。

农民:......没有。

苏东坡:胡编乱造一个也可以。

农民:也没有。

苏东坡:那讲一个鬼故事总可以吧。

农民:也没有。

苏东坡:行啊,那我给你讲一个吧。

明人董斯张曾戏言:“大苏死去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

我想这未必是假话。

在苏东坡这里,三教九流一视同仁,皇帝乞丐并无差别。

“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说起来,苏东坡其实过得挺坎坷的。

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30 次被委任,17 次失宠,不是入狱就是被贬,换别人肯定天天在你耳边抱怨。

但苏东坡不会,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很爱笑,有人统计过,在苏东坡写过的 3000 余首诗词中,带“笑”字的有 344 首,占了 11 %。

而其他坎坷代表,比如杜甫,只有 3.9 %。

苏东坡心特别大。

刚被很多御史检举,第一反应是,

“行了,这回不愁我的诗皇帝看不着了。”

被贬到黄州,和朋友玩得开心,直接不想重回京师了。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被贬到海南,庆幸自己不会丧生在京师医生手里。

“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知道朋友曹九章也被贬了,心中肯定郁闷,他甚至用自己的困境宽慰他。

“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这种乐观和豁达,非常有感染力。

很经典的一则故事是,同行游玩的朋友突然感伤,感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恨不能长久地占有清风明月,

苏东坡却说,与其忧虑过去和未来,不如活在当下。

去感受江上清风,去欣赏山间明月,去享受每时每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总可以在他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宽慰。

有苏东坡在,日子好像都明亮一点。

苏东坡还特别容易“一时兴起”。

想一出是一出,生活永远充满意外。

当时官府明文规定,严禁半夜十二点之后进城。

结果他和朋友喝到三更半夜,城门都关了,你猜他怎么回来的呢?

翻墙。

最经典的,当属张怀民。

刚准备入睡的苏东坡,一抬头看见月亮,兴奋了,立刻就想出门去欣赏。

没人一起怎么办?找张怀民啊。

“亦未寝”的怀民睁眼那一刻,看苏东坡的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张怀民:《记承天寺梦游》

但你想,如果没有苏轼这样的朋友,没有这种一时兴起,这么好的月色,岂不是就要错过了?

最近我在网上还看到了另一种动人的猜测:

那一年,苏东坡已经被贬许久,张怀民却是刚被贬谪到此地。

或许那个晚上真正睡不着的人,不是苏东坡,而是张怀民。

苦闷烦忧,什么都不必说,

看看月色,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东坡从来不把朋友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

他始终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

徐大受不顾他被贬也要交往,他感激;

“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

米芾带着宝砚专程去看他,他感激;

“此意之厚,如何可忘。”

陈季常不富裕也要援助他,他感激;

“至身割瘦胫以啖我,可谓至矣!”

要是因为自己连累了朋友,他会特别愧疚。

好友王巩受他牵连,在乌台诗案中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他自责,写了很多书信。

“此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但苏东坡也有不想记得的,比如仇怨。

早年的政敌王安石,老了再见面,俩人依旧能谈笑风生。

还有政敌章惇。

常理来说,苏东坡要恨他简直太正当了。早年二人虽然算朋友,但晚年苏东坡的流放,几乎全和他有关。

但听到仇人被贬的那一刻,苏东坡既没有仰天大笑,也没有拍手称快,只有震惊。

“闻之惊叹弥日。”

他甚至第一反应是宽慰对方的母亲。

“海康地虽远,无甚瘴。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

对方的儿子担心苏东坡打击报复,专门写了一封长信求情。

苏东坡回信说,这么多年,两人的交情从来没有变过。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苏东坡写过很多送别诗。

送别亲人,送别爱人,最多的,是送别友人。

对当时的苏东坡来说,很多告别,往往意味着永别。

他不忍分离,送一个人总是要送好多次。

《和陶与晋安别 送昌化军使张中》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 再送张中》

《和陶答庞参军 三送张中》

他恋恋不舍,朋友走远了,自己还会在亭子伫立,长久目送。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他为了缓和离别的感伤,会故作轻松地开玩笑。

“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苏东坡的一生总是在告别。

早年间,是他一次又一次为朋友饯行送别。

到后来,是朋友一次又一次地送别苏东坡。

或许不止苏东坡,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

很多人,很多事,来来去去,想在糟糕的生活里留住什么,往往力不从心。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像苏东坡一样,珍惜每一次相见,珍重每一次告别,

然后,期盼下一次相见。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撰稿:王雪琴

实习:洋洋

部分素材来源:书《苏东坡传》,纪录片《苏东坡》,@澎湃新闻,@南方周末,@光明数字报 等。

法国的《世界报》曾举办过一个评选,选1001-2000 年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 12 位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苏东坡这种,会生活,爱人类的,才是法国人心中的英雄。”

0 阅读:7

新世相

简介: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