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死后群臣扶棺下葬,至今还有人祭奠

有半雪 2023-06-02 18:40:58

太监是古代畸形制度的产物,随之流传下来的名声大多不好,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他们整天就是篡权夺位,迫害百姓的败类。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人,有些人掌握职权后,并没有忙着享受生活或者报复社会,而是和普通的人一样,努力向上,保持良好的品德。

我们所熟知的魏忠贤是大奸大恶的代表,郑和却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代功臣。不过今天要说的是明朝的陈矩,以太监之身,得到百官认可,青史留名,现在还被人纪念。

一、贫苦少年入宫

明朝朱元璋的一项制度,改变了太监群体的生活,那就是允许他们读书识字。实际上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给皇权提供服务,因为丞相制度的取缔,政务不可能全部由皇帝来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人代劳。

制度的发布往往会影响着底层人民的生活,贫苦家庭养不起孩子的时候,就会考虑让孩子入宫做太监,最起码多了一条活路,而且说不定还有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的可能。

虽然陈矩生活在农家,但他从小就表现出聪慧机智的头脑,这让前来选人的大宦官很是满意,决定好好培养这个苗子,将他分到了司礼监。

陈矩运气也算是比较好,碰上了一个正直、心怀天下的师父高忠,他不仅教导陈矩读书,而且言传身教,让陈矩明白,自己将来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二、果断解决悬案

随着陈矩的长大,他开始帮助师父处理越来越多的事务,即便是职位久久不得晋升,他也不慌不忙,除了处理朝政,平时只喜好读书学习,抓紧时间上进。

后来果然顺利接了师父的班,成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并且兼管东厂事务。

万历年间有一桩悬案,又名妖书案。说的是当时的国本之争,明神宗想要将自己宠爱的郑贵妃儿子立为太子,但是文武百官更支持长子。

郑贵妃为了增强声势,竟然在书中将自己置于与皇后平齐的地位,这引起当时读书人的不满。有天文武百官上朝前发现,自家门口放着一篇《忧危竑议》的帖子,里面暗含郑贵妃与前朝勾结之事,引起明神宗震怒。

陈矩为首的东厂被要求彻查此案,但是朝中大臣为了争权夺利,纷纷陷害对手,甚至送重礼给陈矩,这都被他一一拒绝。最后虽然还是以冤枉嫌疑人的方式结案,但这是陈矩能够做到的,将影响降到最小的方式。

三、死后青史留名

陈矩的所作所为不仅在大臣中有口皆碑,而且很多百姓还将其成为“佛”。

有些太监外出办事的时候,经常为祸当地,趁机收敛钱财,但是陈矩从未做过此事,相反他是非常低调的。有次办完差事,刚好离家较近,他便偷偷回去看望家人,当地官府和百姓都不知道这回事。

陈矩平时也不贪图享乐,爱好就是琴棋书画,即使后来位高权重也是手不释卷。

在陈矩出殡当天,文武大臣和百姓们纷纷自发前去相送,后人知道其事迹之后,也常常前去拜祭。

1 阅读:120

有半雪

简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