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的改革,一度解决军粮问题,为何却加速南宋灭亡?

纵横五千年 2024-08-31 17:04:03

南宋的经济虽然十分繁荣,但朝廷的财政状况却很吃紧,特别是宋蒙战争爆发后,为维持庞大的军队,对军粮的需求很大。南宋的军粮供应主要是靠和籴,可是随着和籴的数量越来越多,困难也就越来越大。为此,贾似道执政期间,推行了一项重要的改革。虽然一度解决军粮问题,但却加速南宋灭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和籴困难

按理说,南宋朝廷征收的两税是可以保证军粮供应,可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税籍管理混乱以及战乱等因素,两税获取的粮食有限,已经无法保证军粮了。于是,南宋通过和籴的方式,来获取军粮。所谓“和籴”指的是官方通过低价、强制购买民间的粮食。最初的时候,和籴还能维持,可是后来数量越来越大,就出现新的问题了。

原来,官方给出的价格太低,而且通过是用楮币、度牒来支付的。楮币就是人们常说的“会子”,即南宋的纸币。由于没有什么成本,南宋朝廷大肆发行楮币,导致其严重贬值。有些官员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名为和籴,“与白著(取)一同”。另外,和籴的弊端不少,不仅一般的自耕农破产,就连一些大户也苦不堪言。

二、推行公田

景定三年(1262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先后向右丞相贾似道献策,建议实行“公田法”。第二年,在贾似道的指示下,其党羽向朝廷上书,提出推行“公田法”的举措。宋理宗虽然有些犹豫,但在贾似道的争取下,还是同意实行“公田法”。所谓“公田法”,就是朝廷“收购”多余的田地作为公田,然后租给农民耕种,由朝廷收取田租。

为了顺利推行“公田法”,贾似道还以身作则,主动献出自己在浙西的一万亩土地。之后,南宋朝廷在平江、江阴、安吉、嘉兴、常州、镇江等六郡,合计收购各种土地三百五十余万亩。按照贾似道等人的估计,“每岁可收六七百万石之米”。公田法推行了十二年,南宋朝廷虽然减少了和籴的数量,但军粮却并未缺乏,可见公田法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三、官民不满

公田法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南宋的军粮问题,但却搞得官民皆怨,却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公田法的本意是通过强制购买土地,来抑制兼并的,其收购的目标主要是品官之家超过“限田”以外之土地,也就是那些大官僚、大地主。公田法的推行,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自然遭到了这些人的反对。

最初的时候,朝廷规定二百亩土地以下的人是免于征购的。可是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公田法的征购目标对准了中小官员、地主,甚至包括一些自耕农。公田法的推行,“不惟鬻田者被其害,佃田者被其扰”,“民怨至此而极”。后来,元军南下,江南的官员、地主们纷纷投降,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资料:1.《宋史》;2.《南宋政治史》

1 阅读:394

纵横五千年

简介:品读千年历史,感悟人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