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遐叔最后一声大嫂,是和春条谨守叔嫂之礼,还是同结百年之好

清竹客亦浩 2024-08-13 18:38:33

《忤作之死》最后,卢凌风找到了独狐羊留给春条的银锭还有一封放妻书,春条拜婆婆曹慧为师,忤作之家后继有人,但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独狐遐叔受梦境启发,从独孤羊送给他的春条小像的匣子里找到了独孤信多面印,特地登门送还春条,春条不受,秉承丈夫意愿让他代为保管,留传后世。

独孤遐叔恭恭敬敬,弯腰施礼叫了声“多谢大嫂”,许多人说既称“大嫂”,叔嫂辈分已定,日后定是要谨尊叔嫂之礼,但是果真如此吗?

接下来的镜头是,春条听他喊大嫂,只是笑吟吟的应道:“独孤羊昨夜托梦给我,一定要请县令来家中尝一尝我做的馎饦”

镜头一转,独孤遐叔在吃春条做的馎饦,春条一边用汤匙喂他,一边含情脉脉地望着他,镜头定格全剧结束。

这样的的情景曾经出现在独孤遐叔的梦境中,如今梦境和现实完美融合,亦真亦幻,今夕何夕。

独孤遐叔尊称春条“大嫂”,但春条的言行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她的态度,最后的镜头表明了独孤避叔和春条两情相悦,再续前缘。

有人可能会说,独孤遐叔和义兄的娘子春红结为百年好合,岂不是对独孤羊的不敬?而事实是恰恰相反,这正是独孤羊的遗愿。

独孤遐叔不以忤作卑微,以县令之遵和独孤羊拜为同姓兄弟,让独孤羊大为感动,按照春条的模样做个了轻红的小像相赠,匣中又暗藏了传家之宝独孤信多面印。

这是把春条和传世之宝一起托付给了他所信赖的义弟了,只是不好明说,又邀请县令明早到家中品尝春条做的馎饦,一力撮合他俩的意思。

独孤羊留下的放妻书中有言:

“今放春条,欢喜各生,伏愿娘子,觅得良家,对镜展眉,育女生儿”,这觅得良家,除了同姓义弟独孤遐叔还能有谁?

独孤羊认为自己地位卑位性格孤僻,难令娘子开颜,而义弟独孤遐叔少年英俊,前途无量,对酷似轻红的春条爱慕不已,和春条又年貌相当,是春条再嫁的最好人选。

独孤羊深恐自己死后,春条守节不嫁,孤苦无依,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才在“放妻书”中敦敦叮嘱让她一定要寻找人生的幸福。

把自己念念难忘的娘子托咐给信赖有加的义弟,这样才能“六亲皆欢,独孤无憾”。

独孤羊走向了毁灭,而他希望春条获得新生,这是一位身份卑微的忤作的高光时刻!比那些临死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男不知要高强上多少倍!

独孤羊心思缜密,爱妻之深则为之计长远,通过送小像,请吃饭,放妻书三个步骤,一步步表明了自己希望娘子和义弟结为百年之好的美好愿望。

独孤遐叔对义兄的意思了然于心,只是不知春条的打算,不敢唐突,这一声“大嫂”是尊称,也是试探。

春条对这位新来的县令,由一开始误为人妻的愕然,到渐渐的理解,到最终的喜爱。

独孤遐叔梦游到春条房间她也没有惊慌失措,婆婆曹慧也没有声张,一起帮儿媳想办法,春条不声不响地把他背回了县衙,这婆媳两人只要一声张,新任县令定会名声扫地,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县令全力侦察仵作之死一案,而春条婆媳也在一力护县令周全,爱情的种子在两个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缘分就是这样妙不可言。

面对独孤遐叔的一声“大嫂”,春条并没有回应,只说独孤羊托梦给她邀请县令到家吃馎饦,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试想春条和独孤遐叔结为百年之好,共同奉养婆婆曹慧,共同为县衙作事,共同珍藏独孤信多面印传之后世,该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情啊!此情此景,独孤羊也当含笑九泉吧!

作为《唐朝诡事录西行》封神之作的忤作之死,高光时刻在于最后的放妻书和春条拜师,春条拜婆婆为师成为大唐新一代女忤作的同时,并没有因夫君之死关闭心门让生活成为一潭死水,而是重新迎来了属于她的幸福生活,爱情事业双丰收,皆大欢喜,岂不妙哉?!

正如独孤信多面印,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大唐底层女性流光溢彩的人生,同时也折射出创作者对历经波折的女性的人文关怀。

女性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可以不受束缚的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千年前的唐期如此,更遑论日新月异现代社会,我想,这才是该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0 阅读:0

清竹客亦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