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珍视的童年,松弛感教育,法国的孩子原来是这样长大的!

华真聊影剧综 2024-08-26 14:26:45

回到童年,

遇见他乡的另一个你。

——《他乡的童年2》

文丨旧故麻袋

从小学哲学会是怎样的体验?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第三集,周轶君将观众的视野带到了法国。

巴黎奥运会刚结束不久,这届奥运会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松弛感”,或许你再也看不到一个国家能在国际赛事上出现那么多低级错误,国旗挂反、名字出错、放错国歌、国家报错……但凡这些乌龙发生在其他国家,都会被当作大大的扣分项,但在法国,大家的包容度很自觉地提升了几个维度,甚至觉得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就是法国人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法国会如此不严谨?或者换个问法,为什么法国会如此松弛?

看完法式教育,你或许能从其中得到答案。

关于“哲学”

在法国,小学便开始教哲学,算不上系统化学习,老师会带领孩子们接触哲学,将小朋友们领入哲学的世界,无需课堂,大家围坐一圈,老师和一个叫做“苏格拉底”的玩偶开问,一场哲学探讨课自然而然拉开了序幕。

在哲学课上,老师通常保持中立立场,帮助和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这些孩子接触“哲学”的全面性,也是我闻所未闻的,大到“什么是爱”、“什么是恶”、“什么是幸福”,小到“情绪辩思”、“待人处事”。

我算了算,自己似乎是在高中才开始接触哲学的,而且也并非是为了人生探讨,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中国,学龄阶段的孩子对“哲学”几乎是陌生的,即便有接触也是粗浅的了解,远没有到坐下来深入探讨的阶段。

想到这里还挺崩溃的,因为我的哲学入门还没一个五岁孩子来得彻底。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法国能诞生如此多哲学家的原因吧。

本以为法国孩子接触“哲学”的契机就是从小学开始的,最后发现格局小了,人家是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了,法国还有专门的哲学绘本、哲学读物、哲学童书。

反观我平时给儿子买的绘本,目的性极强,都是“工具书”,不是学认字的,就是学数学的,不是学习惯的,就是学情商的,所以无论中国式家长到我们这一代有多开放、开明,还是会落入“学习误区”,以为只要读书就得学点什么,事实上,无需去寻找任何意义。

生活处处是哲学,法国作家贝尔专门给孩子写哲学书,她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利弊得失,所以看待问题会关闭很多可能性,可孩子不会,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他们会有很多奇思妙想。

在法国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忌讳和孩子们谈论死亡,因为这是生命的发展过程,老师认为“了解死亡”对孩子们很重要,无需觉得这件事是好是坏,只要孩子们对“死亡”有概念,那便让孩子对生命多了一份理解和敬畏。

在国内,“死亡”是全方位被禁止的敏感话题,别说讨论,即便是被提起,也会及时被扼杀在话题开端,所以我们小时候了解“死亡”,是从一场又一场的葬礼上学到的,“死亡”是令人悲伤的;长大后又从影视剧里看到“死亡”,原来“死亡”还是恐怖的、惊悚的;直到面对过一些极端事件,才会真正对“死亡”有真切的感悟,才会对生命产生敬畏感。

反观法国,除了谈论“死亡”话题,在幼儿园,老师还会告诉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不会刻意美化或回避,细致到一个小婴儿玩偶,也尽可能呈现真实的一面,不去美化,因为这就是生活。

关于“绿房子”

法国大部分的社区里都有一个叫“绿房子”的地方,经常有大人和孩子去那里玩,但那里不是托儿所,也不是早教班,所以这里必须要孩子和家长一起来,而不是父母放下孩子就能自己玩手机的地方。

“绿房子”由法国精神分析师多尔多创立于1979年,是她首先将精神分析拓展到了儿童。多尔多认为,成年时期的心理病症可以追溯到0~3岁,因此需要格外关注婴幼儿的成长。

“绿房子”里有很多志愿者都有心理分析师背景,在这里,不管多小的婴儿,他们的语言都被听见,肢体语言也被看见。

绿房子有两个区域,一个供小宝宝们玩,另一个供年龄稍大些的孩子骑车。两个区域交界处有一道醒目的红线,目的是将他们隔开。小车不允许进入小宝宝们玩的地方,避免伤到小宝宝。

周轶君不解:那为什么不直接做门槛呢?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么小的孩子是没办法控制他呆在一个地方的,结果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么设计,是为了回应孩子。

有些孩子可能想逾越这个规则,并看看会发生什么。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大人就会给出反应。当他心中有情绪,而没有词汇表达的时候,就会试图破坏规则来引起注意,意思是“我们谈一谈”吧。

红线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提醒车,而是让孩子知道社会是有规矩的,有些界限是不能过的。

绿房子不仅是孩子的庇护所,还能给年轻的父母心理支撑,有些父母对孩子的一些习惯表示很担心,工作人员就会耐心的和父母解释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并安抚父母不必为此担心。

你能感受到:在法国孩子是被珍视着长大的。而人是语言生命,语言能连接所有人,即便孩子小,不会说话,但他们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在“绿房子”里,孩子们的任何举动都会被看在眼里,会被倾听,被看见,并获得反馈。

关于“教育”

在法国,打工人是不可能打工的,不是在罢工就是在罢工的路上,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休假,一周工作不超过35小时。

所以孩子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学习是不可能学习的,拥有很多假期,除了双休日外,周三学校也放假。学业是不繁重的,自由度是管够的,主打一个“松弛教育”。

大概欧洲教育都是一个尿性,比如上一期的德国,也是在应试教育上松松垮垮,强调的反而是素质教育。

法国也一样,法国人从不拿孩子当孩子,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一出生就是个体,一个即将融入社会的个体,所以需要提前让他们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让他们学会独立。

婴儿和父母一起睡?不存在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在自己的房间自己睡觉;孩子做不了主?不存在的,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做各种决定,孩子都能自己做主; 孩子要做规矩?不存在的,在幼儿园孩子们想吃啥就吃啥,吃不完不会挨批评,也不会被指责“浪费粮食”,老师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少吃几口,吃不完可以,但要尝尝味儿。而且幼儿园不存在儿童餐具,统一都是成人款式,对孩子从不区别对待。

切苹果,用真刀具,老师只示范一次,然后小朋友用刀具将苹果切成块,没有标准。或许你会担心孩子切到手,但反而是这样的教育,孩子们更会自己小心。

喜欢的事,可以参与;不喜欢,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刻意去让孩子服从安排、服从集体,对自己负责即可。

法国那些看似“没用”的教育,除了哲学,还有味觉教育,你可能会纳闷,味觉有啥好教育的,但在法国,这些都是课题。

味觉教育的课堂上,老师会在桌子上摆上不同的香料、水果,让孩子们品尝,并聊一聊自己的感受和喜好,大一点的孩子还有五感训练。

品尝食物时,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接受从没尝试过的味道,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表面看只是单纯的味觉开发,事实上,背后是一个自我寻找和察觉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在法国,5岁的孩子就能有这样的理性,这些孩子,长大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打开生活的更多可能。

中国的教育是告诉孩子们有标准答案,要有集体意识否则就是不合群,告诉你要听话、服从;法国的教育恰恰相反,他们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害怕犯错。

法国的教育,是用孩子童年时光,帮助孩子和真实世界构建起一张有生命张力的网,引导他们从小学会情绪表达,从小去尝试新鲜事物,接触艺术和哲学,看问题要懂得思辨,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有时候想想,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期,是被学业的繁重、父母的期待推着走的,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没有父母的首肯无法接触新鲜事物,除了学业,还是学业,哲学、艺术这些无用之物,早早就被抛之在教育之外……这些当然是国情决定的,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决定的。

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这一代父母能够带着孩子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将他们视为完整的个体看待,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

0 阅读:0

华真聊影剧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