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壁古堡北门六庙

英杰聊旅游 2024-07-18 10:36:51

张壁古堡据说有21座古庙,集中在啊南北两门处,北门一带有六座庙,大槐树旁边是兴隆寺的门,好像原来这寺都已经没有了。

但从这进去就可以上到北门上面,北门城墙上坐北朝南一溜庙。

最西边是三大士殿,正面与兴隆寺成一纵轴。殿座北向南,阔三楹,进深三间,歇山顶,灰瓦脊兽,无斗拱,四檩三椽袱,三门道,隔扇门。 殿内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像。

三大士殿创建年代不详,其木结构有元代遗风。檐柱上的木雕。

殿东边挨着是真武殿,建在北门洞上,前面正对着红顺街,后背对二郎庙戏台。殿前两级台阶,嘻狮抱鼓作为护栏。 大殿为清嘉庆十三(1808)年重修。灰瓦、琉璃脊兽,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三门道,无斗拱,四檩三椽袱, 悬山顶,隔扇门。额枋、雀替、墙替耍头、帽翅。

柱础为阳刻鼓形,可见桃、榴、佛手、柿子图案。山墙上盘头、墀头为麒麟送吉祥图,檐下有牡丹、梅、菊、莲等砖雕。

门口对面两个亭子很精美,那是钟鼓楼。

殿内正台上塑主像真武,左右塑龟蛇将。两侧塑道教水火十大元帅。殿内木雕作品柁峰、叉手、挂柱、云环花绕,额枋下题有捐资人姓名。

空王行祠亦叫空王殿,歇山顶,面开三间,进深两间,三门道格扇门, 无斗拱,四檩三椽袱。脊饰是三彩琉璃,五脊六兽以及脊中央的狮瓶楼阁、脊两端的鸱尾。为2016年的六批国保。

空王行祠创建年代不详,殿前廊内有明万历三十三年和四十一年的两通蓝色琉璃碑,这种琉璃碑还真是国内仅有。分别为《重修二郎庙空王殿痘母宫碑记》、《空王古佛碑》,那这空王殿起码是明万历以前的了。

殿内塑一佛两菩萨两弟子像。主像空王佛金妆金身,背光高约3米,椭圆形,主题图案为龙凤呈祥,四周环以法轮、彝、罐、仙人以及青狮、白象、朝天喊、佛家八珍八宝等。相当精美,看来这殿应该是古堡里规格最高的。

空王佛是介休当地信仰,高僧慧超在绵山涅槃之后,便被称为“汉地成佛第一人”,佛号空王佛,俗名田志超,民间称其为田善友,俗家陕西凤翔府人,后寄居于太原府榆次源涡村,后于绵山坐化成真。绵山一带皆信仰这尊空王佛。 古代晋中一带遇干旱,老百姓都要去绵山求雨。途经张壁村,空王殿也经常会吸引求雨者。 相传三月十七日为空王佛的诞生日,这一天信仰空王佛的人们,都要到空王殿聚会。一些上了年岁、上绵山有困难的人,尤其注重到张壁祭拜空王佛。又因三月二十是子孙圣母的生日,两大祭拜日时间隔很短,所以一并祭祀。

前边的东边城墙上是吕祖阁,创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年《重修吕祖阁碑记》记载:“吕祖阁焉,自道光十一年始龛仙像於斯,然规模狭隘,拟不堪妥.....遂于咸丰11年共出缘簿三本,曾不数载而所捐之项俱归。祠内是窑洞,窑内原有供台、桌及三尊牌位(吕祖、华佗、药师佛),后被毁。

现在看见的1994年重塑的像,满洞壁画很有意思。 吕祖阁曾是村里人抽签问药的地方,据说很灵。

从墙上下来,后面是二郎庙,独自一个院子,占地约2700平米。现庙门是在旧址上复建的。 院子里北面是五孔砖窑(其中三孔为无梁窑),面阔三楹,进深两间,歇山顶,四三椽袱,灰瓦脊兽,匾文为“二郎神君”。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风貌。

院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琉璃制品,蓝色的大琉璃缸,琉璃狮子,戏台下是一溜是脊兽。 南面是戏台,面阔三间,硬山顶,灰瓦脊兽,台口离地2.7米。现存为清乾隆十年修葺的。

二郎殿是在清康熙年间从旧址搬迁到此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堡墙高度,阻止堡内风水的外泄。 下面一层可能是 “痘疹圣母宫”。旁边有台阶上到二层的二郎庙大殿,后墙基建在古堡墙上,二郎殿内墙上满绘“二十四孝”屏风图。二郎神像原为双眼,右手握三尖两刃器,脚侧塑“啸天”。

殿里的塑像很不错,两边的梅山七兄弟栩栩如生。

这棂窗好漂亮,看来是老的。

站在堡墙的平台上可以看见远山风光。

张壁古堡的正门是北堡门,规模好大,应该有相当的防御功能。里外两道门,内门上书“青蔼”匾额。

门整体为丁字结构,后有瓮城,外门向东开启。外门面向堡外一侧的门额题“德星聚”三字。瓮城以内为隆新门,进隆新门后出现丁字结构,向南穿过“青蔼霭”匾额的拱形门直达龙脊街,向北原可穿过“过道门”到达二郎庙,后过道门被堵塞,门洞里遂变成曲尺形。

外门里侧的门匾书“熙春”二字。外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康熙年建筑。

这就出北门了,往前是张壁社区想新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