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取下,不要损坏菌棒上面的菌丝……”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鑫隆新村单家寺西街试种的金耳菌菇喜获丰收,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强不停地叮嘱着。
“真没想到我们首次试种就成功了,这一茬的长势和品质都很好。”看着金灿灿的“黄金花”,王国强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走进菌菇智能种植大棚,空气中弥漫着乳白色的水蒸气,一排排架子上整齐地码放着白色的菌包,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紧紧附着在上面,犹如花菜,晶莹剔透,煞是喜人。凑近一闻,淡淡的菌香扑面而来。
金耳,被称为“菌中黄金”,又名“金黄银耳”“黄耳”,原产于西藏、云南一带高海拔山区,种植周期短,产量高,胶质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市场前景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
王国强算了一笔账,这次试种的大棚有6000个菌包,预计可以采摘4000余斤,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鲜菇每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2万元,与普通食用菌相比,效益相当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棚使用中央物联控制系统,通过数据交互,智能感知环境、气象数据,能自动调节生长所需的光照、水肥、二氧化碳及温湿度等多种信息技术,摆脱过去传统露天的季节性种植,为金耳生长提供优良稳定的环境。
“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管理,只要设定好适宜菌菇生长的参数,根据外界的条件,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保证了菌菇的生长环境。”王国强说。
金耳菌试种既是秦皇台乡大力发展的产业、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该乡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全力实施光养结合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的一个“缩影”。
据秦皇台乡党委书记张硕介绍,该项目主要得益于上级扶持资金支持,于2023年7月建设完成,采用“上光下养”立体模式,实现了“一次输血”向“长效造血”的转变。预计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带动全乡9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增收5万元左右。
近年来,秦皇台乡始终坚持以产业促发展的思路,结合资源和产业优势,将特色食用菌种植作为全乡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进行培育,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当地实际,逐步增加食用菌种植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探索稳固长效的发展新路子,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张硕表示。
如今,小小的菌菇,已成为秦皇台乡一张响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