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唯一的顶流,来了

新世相 2024-07-16 14:00:26

今天想聊点燃的。

因为就在最近,我刷到新闻里在说: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

真快啊,又是一个有奥运看的夏天。

想起 08 年,我还小。奥运第一天上午比赛,小区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家家开着电视,空调外机嗡嗡响,兴奋感热过空气。

04 年我更小。但我不会忘记有个黄皮肤的大哥哥一跃而起,跳上领奖台。

这似乎是奥运独有的一种热血——

看运动员撞线,看比分定格,听欢呼声从直播现场到邻里上下连成一片。

是共振,是生理反应一样的沸腾。

所以今天,我想用一个特别的方式来勾起你的回忆,去感受这份热血:

数字。

因为数字代表了成绩,名次,结果。

但它们不止于此。我们为之沸腾的,从来都不止是结果。

那一年,许海峰 27 岁,正式训练射击刚满两年。

他从小就爱玩玩具枪,更是出了名的“弹弓大王”,高中毕业后,他甚至斥 40 元巨资买了一支汽枪,对射击倾注了十足十的热情。

而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在那之前,中国代表队在奥运会上还没有收获过金牌,每个人都在期待着一个理应到来的“奇迹”出现。

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许海峰赢了。

566 环,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0”的突破。

很多年后,许海峰依然记得那一刻的感受,“是人生中最难忘、最美妙的时刻”。

也许从那一刻起,时间的齿轮就开始加速,再没有停下。

当一个人的热爱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被实现,它点燃的就不仅仅是一块奖牌或一个榜单了。

2004年,一个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 21 岁的年轻人,重新定义了“亚洲速度”。

他叫刘翔,获得了110米栏的奥运冠军,打破了奥运纪录,也打破了“田径不属于亚洲人”的魔咒。

但这不是刘翔的极限。

新的记录还在诞生。2006 年,刘翔给出了 110 米栏新的标准:

12 秒 88。

这次终于不用加上“奥运”的前缀了,这次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说,他是这个项目里,世界上最快的人。

我曾经看过一个帖子,描述第一次看刘翔比赛的感觉。

那种狂妄,那份气场,

直接把我内心深处最小的火苗给点燃了。

原来,人还可以活得那么自由自在。

可以那么骄傲地把自己的梦想把握在手里。

谁说热爱一定要是默默耕耘,偷偷努力的。

热爱同样可以大声宣扬,告诉全世界。

而实现他的人,就是首个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

但你知道,为了走到这个数字,苏炳添花了多少时间吗?

我想请你看一组数据:

2009 年,苏炳添 20岁,最好记录是 10 秒 33;

2011 年,苏炳添 22 岁,最好记录是 10 秒 16;

2013 年,苏炳添 24 岁,最好记录是 10 秒 06;

2015 年,苏炳添 26 岁,最好记录是 9 秒 99;

2018 年,苏炳添 29 岁,最好记录是 9秒 91。

人们常说,体育竞技是需要天赋和努力双重加持的游戏,苏炳添拥有了前者,却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了后者。这是仿佛逆生长一般的成绩背后,最根本的原因。

2021 年 8 月,苏炳添 31 岁,是赛场上年纪最大的选手。

半决赛中,他创造了历史,刷新了新的亚洲纪录:

9 秒 83。

真的,时间永远会在和热爱的对抗中败下阵来。

前不久,他确认无法参加巴黎奥运会,短短的声明里除了祝愿,还有坚持的宣言。

“没到最后一刻,我不想放弃跑道。”

创造它的人,是同样没被年龄困住的网球运动员李娜。

在北京奥运会获得网球女单第四名时,李娜 26 岁。

成为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时,李娜 29 岁。

她是个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目标的人。她曾经说:

你的目标还在那,你的计划还在那,

这些不会因为李娜哭了,计划就要改变,

这是不可能的。

不仅是胜负的目标,更是人生的目标。

冠军不会是最后的目标。

我的最终目标是,你要活得比昨天精彩。

命运的奖赏终于降临,在 2014 年。

32 岁的李娜问鼎澳网,收获个人第2座大满贯单打奖杯。同时她的世界排名升至第2位,刷新了亚洲纪录。

7 个月后,她发了一封长长的退役信,写到:

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故事,

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女孩,

让她们相信自己,

为自己设立目标并永不言败。

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数字属于后来在网坛同样创造历史的郑钦文,在她的身上,你能隐约感受到李娜退役信里说的那些话,好像都成真了。

我想先给你看一张流传很广的照片:

照片的左侧,是屏幕上正笑着接过冠军奖杯的李娜,

照片的右侧,是很多孩子笑着庆祝这个历史性时刻。

其中,就有郑钦文。

 

后来有记者问郑钦文,“李娜在这个球场上夺冠时你才 11 岁。你还记得那天的事吗?”

她答得毫不犹豫:

那场决赛我看了不下 10 遍,

她(李娜)令人难以置信,

她是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亚洲女性。

我怎么会不记得呢?

没有人可以忽视这种「看见」的力量。

今年 1 月,21岁的郑钦文打进澳网决赛,成为了晋级大满贯决赛最年轻的中国选手。

今年,也是李娜澳网夺冠十周年。

热爱是凭空出现的吗?好像不是,它可以被看见,可以被寄托,也可以被传递。

我们抵达各自的山巅,却都凭借着同一种信念。

截至目前,羽毛球队在最高赛事里已为中国夺得 20枚金牌。可靠,是羽毛球队的代名词,也是号称“雅思组合”的混双选手郑思维和黄雅琼的代名词。

他们在队伍中可靠。

2017 年末刚配对,短短一年就在世锦赛夺冠,目前依然高居榜首。东京奥运会,他们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从第一场小组赛到半决赛,全部零封取胜。

他们对彼此可靠。

他们同一时间接触到奥运,看了同一场比赛——08 年林丹和李宗伟的决赛。配对之前,郑思维和黄雅琼都在苏迪曼杯失利,他们出现在彼此最低谷、最受挫的时刻。

在这样特定的时间里,热爱是会自然发酵的。

我们常常以为这是一种天然的情绪,但其实许多人却是在最低谷时才看清自己所热爱之事。因为跌倒过,所以想在特定的地方爬起来。

对于郑思维和黄雅琼而言,那个地方就是奥运会。

“我们俩就想着把这一届(巴黎奥运会)当成最后一届,全力以赴。”

前看的人是樊振东,他希望能赢下巴黎奥运会的每一个11分。

而回看的人也是他,因为11年前,他第一次登上世界大赛的舞台。那一年,也是在巴黎。

机会当然来之不易,他在队内选拔赛上击败了一众老将,才拿到巴黎世乒赛的一个单打名额。

同年他还拿到了全运会的亚军,教练刘国梁说,樊振东是那一届全运会最大的亮点。

那一年,樊振东只有 16 岁。

今年,27 岁的樊振东即将第三次站上奥运赛场。

11 年过去,天赋之外,樊振东长出新的羽翼。

比如,对赢的渴望,对赛场的把控,和对热爱的愈发笃定。

还有他的那句,“我要向前跑,不会回头。”

创造它的人叫张雨霏,就是现在人们常常提起的东京奥运会的“蝶后”。

——女子 200 米蝶泳金牌,2:03:86,更是新的奥运会纪录。

但“蝶后”不是一天练成的。

2016 年的里约,18 岁的张雨霏突然紧张到大脑空白,决赛发挥失常,与奖牌失之交臂。很长一段时间里,张雨霏不敢再看决赛视频。

但她一直记得教练说她能拿奥运冠军,她想:

“万一有一天这个梦想真的能实现呢?

我也想看看那会是什么样子。”

去年大运会上,她报了整整 9 个项目。

不为别的,就为了在心态和能力上尽快对标巴黎奥运会。

原因很简单,她想看看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我们反复在提起的热爱,有时的出发点可能很简单,因为想看看自己能到多高,想看看自己梦想成真的样子,所以倾注了一切去尝试。

这很厉害,不是吗?

“我想做世界的蝶后。”

而这一次的故事,属于孙颖莎,这个女子乒乓球届的第一个 00 后世界第1。

上一届奥运会混双意外失利,刘国梁形容,“这是历史以来最困难,最艰难的时刻,我需要英雄站出来”。

21 岁的孙颖莎站了出来。

她有着不符合年纪的老成,对上主场作战、士气正盛的伊藤美诚,面无表情地打了 4 : 0。

人们在她身上看到“大魔王”张怡宁的影子,兴奋地喊她“小魔王”。

一年后,她成功登顶,成了世界乒坛首位 00 后第1。

如今面对巴黎,她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字,冲。

就冲嘛,我十八十九这个年龄不就是冲嘛!

一定要保持这几年的冲劲儿。

我一定要保持年轻时代的锋芒!

比年轻的锋芒更令人振奋的,是年纪轻轻就找到了自己所热爱之事,并能够一路追逐。

 

因为和孙颖莎一样,这个数字的所代表的也是一个年轻的小将:全红婵。

东京奥运会上,14 岁的全红婵做到了一鸣惊人。

五个动作,三跳满分,水花小到几乎令人产生错觉。

466.2 分,全红婵在十米跳台上,给出了新的世界纪录。

赛后采访时,她说,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

前不久#全红婵的巴黎奥运心愿#上了热搜:

我希望我们去参加比赛的所有人,

都能站上最高领奖台,

永远都向前走,

朝着冠军越来越近。

这个心愿属于所有人。

祝它成真。

梳理这一串冒着热气的数字时,我心里一阵感怀。

因为我真真切切地见证过它们。我们每个人,都跟随着直播的镜头,跟随着口耳相传的比赛结果见证过它们。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到消息,看到这一届的出征队伍集结后,如此兴奋:

因为他们准备好了,因为我们又可以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代表胜利的数字了。

不,我要纠正一下,我所期待的,不只是代表胜利的数字。

跳水名将施廷懋说过一句话:

“让人变得强大的并不是金牌,而是通往金牌的道路。”

让我们为之热血的也不止是金牌。而是通往奋战的路上,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发自本心的热爱。

这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这才是这个夏天,欢呼声最响亮的所在。

撰稿:突突

实习:欣雨

责编:许无

部分素材来源:

@ 新华社 @ 央视新闻 @ 凤凰新闻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奥林匹克运动会 @ CGTN @ ITTF @ 凤凰网体育 @ 南方人物周刊 @ ELLEMEN睿士 @ 澎湃运动家 @ 看理想 @ 南国今报 @ 体育产业生态圈 @ 极目新闻 @ 现代快报 @ 掌上兰州 等。

头图截自电影《超越》。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创造纪录后,

刘翔说,

“决赛,请大家把好运借他一点!”

今天,也让我们借一点好运给运动员们。

祝福他们。

0 阅读:5

新世相

简介: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