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玉溪过“村节”丨“玉溪村节”中的非遗——蒙面情歌

玉溪文旅 2024-02-03 23:37:46

蒙面情歌会起源于元江傣族自称为傣喇(水傣)的支系,流传于红河、元江两县傣族傣喇的36个村寨,是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对唱的一种情歌。据说,元江傣族唱蒙面情歌的历史至少上千年。

元江县者嘎村是蒙面情歌的发源地,也是名副其实的蒙面情歌之都。村寨里上到年近70的老人,下到20来岁的姑娘、小伙都能来上一两句蒙面情歌。情歌曲调以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形式展开,男女一问一答,表情答意。不管是独唱、合唱或是对唱,歌者都用精美的帕锦蒙着脸,“有情便蒙面,蒙面就有歌”,故而得名。

关于蒙面情歌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以前者嘎的傣族群众并不太擅长唱歌,村里有一个年轻的小伙经常到邻近的汉族村寨去听歌、学唱,回到村子后集合了三四个小伙一起把学会的曲子改编成了傣语歌曲,常常到自家屋顶上去唱,因歌曲音调婉转动听、歌声撩人,吸引了村里很多男女老少来听他唱歌。但是因为几个小伙长得英俊帅气,很多人常常过多关注他们外表而忽略了歌曲。于是,他们就想到唱歌时拿一块手绢把脸遮住,这样大家就能专心听歌了。

在几个年轻人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唱歌,男女老少都有。闲暇的日子里,青年男女们精心打扮后成群结伴到村里的僻静处或风景优美的地方唱。后来,这样的唱歌方式渐渐成了村中年轻男女互表心意的最佳方式。因为年纪小、情窦初开,姑娘们唱歌的时候总是害羞地低着头,不敢抬头面对自己的意中人,所以她们便借鉴了那几个年轻小伙的方法,唱情歌时用一块手绢遮住脸部,因此就有了“蒙面情歌”的叫法,遮脸的手绢也被称为“羞巾”。

2013年,者嘎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蒙面情歌申报成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和五月初五,元江傣族村寨的姑娘们用一块精美的傣锦方巾遮住姣美的脸庞。婉转悠扬的情歌自傣锦下的绣口吐出,浪漫缠绵的爱意盈满了整个寨子,也盈满了傣家儿郎的心房。

如今,傣族蒙面情歌不仅仅是傣族青年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还承载着元江傣族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成为展示和传承傣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旅头条通讯员 张昕萍 整理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热情元江

责编 李娇蓉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

0 阅读:2

玉溪文旅

简介:发布玉溪市文化和旅游相关资讯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