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薛家(二五)许敬宗并非奸臣,他是唐高宗时功绩第一的文臣

惊心鸟 2024-08-17 02:06:50

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唐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得到巨大发展,领土面积也达到巅峰。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名臣将相,他们为唐朝的兴盛做出了很大的功绩。然而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却高低不一,甚至存在很大的争议。宰相许敬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是李世民和李治都看重的大臣,却在唐书中被列入了奸臣的行列,上千年来都在被历史批判的角度。可是我们看许敬宗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远远算不上奸臣,甚至比很多所谓的忠臣都要出色。本章节我们就来谈谈,为何为唐高宗李治立下大功的许敬宗,会在历史书上被写成奸臣。

从个人能力的角度上看,许敬宗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留给儿子最大的财富之一。许敬宗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候就很有才名,隋朝时候就已经在科举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的官职。他父亲是隋朝的礼部侍郎,整个家族自东晋起便非常显赫,本来应该有个很好的前途。

可他父亲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家族败落,他也被迫投入瓦岗军李密麾下栖身。李密兵败后,许敬宗随同投奔唐朝,李世民因他才名卓著,将他纳入秦王府,是大名鼎鼎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而李世民对许敬宗也非常看重,在贞观时让他修国史,检校太子右庶子、礼部尚书、中书侍郎等重要官职。

可以说李世民是对许敬宗非常信任的,将其排在仅次于宰相的第二序列,随时作为备用宰相使用。特别是在废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后,李世民将许敬宗任命为新太子李治的右庶子,可以说这种信任已经与别的开国元勋无异。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期间,许敬宗同高士廉辅佐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中书令岑文本去世后还检校了中书侍郎,可见他当时与宰相之位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因此在唐太宗去世后,许敬宗成为唐高宗李治的心腹大臣,也是李治与长孙无忌争夺朝政大权的重要帮手之一。

李治刚即位时,朝政被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门阀世家集团把持,朝中大权旁落。当时为了避免卷入政治斗争,被唐太宗李世民寄予厚望的英国公李勣称病在家,不理朝政,朝廷中的事务完全由长孙无忌集团的人说了算。长孙无忌不仅有着庞大的党羽集团,而他的地位也非常高。他是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哥哥,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与李治是舅甥关系。因此朝中大臣要么都倒向长孙无忌集团,要么就远避他乡。几乎没有官员敢于正面与长孙无忌抗衡,李治这个皇帝当得非常苦逼。

不仅如此,李治后宫身边的全是长孙无忌集团的党羽,让他时刻活在威胁当中。李治的皇后王氏是太原王氏的女儿,也是长孙无忌的盟友。他的妃子萧淑妃是兰陵萧氏的女儿,也与长孙无忌在一根利益链上。可以说面对长孙无忌势力的压迫,李治几乎连自己的私人空间都没有,连生存都受到威胁。古代典籍上形容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常用“孩视“这个词,意思是视同孩儿,其实都是春秋笔法的掩护。实际上长孙无忌权倾朝野之时,李治就是个傀儡皇帝,就连王皇后过继李忠为嫡长子,立李忠为太子这种事情,李治都不敢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李治自然不能甘心当傀儡,于是暗中谋划削弱长孙无忌的权势。当时李治最信任的便是他在当太子时候的属官,而这些属官中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首。这两人成为李治扳倒长孙无忌集团的心腹大臣,后来都做了宰相,历史上都被写进了奸臣的行列。可许敬宗与李义府不同,他切切实实没有什么奸臣的行为,只是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而已。历史资料中提供了很多证据来证明许敬宗是奸臣,却没有一样是站得住脚的。甚至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奸臣证据,反而是他作为唐高宗时功绩第一的实证。

比如历史上说许敬宗在修国史时胡乱篡改国史,是为了拉拢权贵得到贿赂,也为了拍李世民和李治的马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对国史的修改都是李世民父子授意的。当时修国史的并非只有许敬宗一人,就连房玄龄这样的宰相都要承担一部分修国史的任务。整个国史编纂方面是规模很大的,能被挑中修国史的都是李世民父子看重的名臣。而这些国史修好后都要经过朝廷会议,最终才能颁布发表。这不是许敬宗一个人说了算的,就算是房玄龄说了也不算。如果没有李世民父子的首肯,这篡改国史得杀头的,许敬宗还能活到八十岁?

要说篡改国史,第一个罪人就是房玄龄。为了帮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上打掩护,房玄龄比许敬宗过分多了。许敬宗只是对唐高祖、太宗和高宗前期的部分获罪的大臣进行了符合皇帝意愿的贬低而已,如封德彝、长孙无忌等人。而对于同时其的英雄人物略显过分的夸大,如苏定方、钱九珑、庞孝泰等将领。

而这都是符合皇帝意愿的,许敬宗只是照章办事。虽然有很多春秋笔法的事情,但没有伪造事实。如果这算奸臣,那唐朝初年的忠臣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李世民砸了墓碑的郑国公魏征。实际上许敬宗在修国史时做的那些只能算春秋笔法的曲笔回护,是史家在皇帝意志面前自保的常规操作,说不上是篡改。

许敬宗的第二个罪名是攀附武则天,帮助武则天夺权和残害大臣。实际上这就是颠倒黑白,许敬宗在朝中崛起的时候是唐太宗晚期,那个时候武则天还只是个才人,到底是谁攀附谁啊?武则天的崛起其实是靠着许敬宗和李义府的支持,是他们两个建议李治采取废王立武的策略,打击门阀贵族在后宫的势力,所以根本不存在许敬宗攀附武则天的事情。李治打出武则天这张牌,本身就是许敬宗和李义府策划的。他们的整体策略是以皇后的名义团结寒门官员和小地主家族官僚,以此来与长孙无忌集团的门阀贵族官员对抗。

武则天是李治推出来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牌,目的除了废后和掌控后宫,还有便是顺理成章的废掉太子李忠。这些策略都是许敬宗出的主意,而整个过程中也是他出力最大。他曾经主动找长孙无忌,劝其不要给李治作对,希望他退一步。许敬宗还在朝中大肆宣扬,声称天子立后与朝中无关,不得妄议。而这个理由又是他与英国公李勣商量出来的,把废立皇后的大权归于李治身上。可以说在立武则天为后上许敬宗是第一大功臣,因为他的操作才让李治摆脱了后宫的限制,吹响了反攻长孙无忌集团的战争号角。

除了在后宫牌上帮了李治大忙,在朝中与长孙无忌斗的时候许敬宗也是居功至尾。长孙无忌垄断朝政,朝中官员大多来自长孙无忌集团,皇权旁落。如果没有许敬宗团结寒门官员,联合李勣等开国功臣的支持,李治根本不可能是长孙无忌的对手。武则天虽然强势,但当时也只能先稳定后宫,避免后院着火,朝堂之中争权她还帮不上忙。李治由于是皇帝身份,又是长孙无忌的外甥,很多事情上又不便于出面。而这些困难都是许敬宗一个个的解决,最终把长孙无忌送上流放之路,帮助李治重新夺回了朝廷大权。

上述两项大罪,实际上是许敬宗的大功。没有这些大功,李治不可能收拾长孙无忌,唐朝也会步隋朝后尘,二世而亡。长孙无忌要真当了皇帝,那就不可能还政于李唐皇族。他可不是武则天,他不为李唐皇族负责,而是为长孙家族和关陇贵族集团在朝中代言的。

至于其它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罪名,要么是抹黑,要么是断章取义。这些其实都是为奸臣之说做辅证的。然而这些也都站不住脚,目的只是将许敬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还是许敬宗是武则天崛起的引导人,武则天当皇帝在士大夫阶层看来是大错,所以许敬宗自然被其牵连。

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牵连获罪甚至被污名化的做法是相当没道理的。首先,许敬宗扶持武则天是为了帮李治控制后宫,让其摆脱生命威胁。他不可能未卜先知的就知道武则天要当皇帝,然后改政变治斗争策略。所谓袁天罡那种神棍的说法完全瞎掰,毫无历史根据。其次,武则天当皇帝时许敬宗已经去世多年,两者并没有从属关系,又怎么会有罪名?第三,许敬宗作为官宦世家出身的官员,站在皇帝和寒门官员阵营,自然受到门阀世家的反对,视之为叛徒。然而站在全体唐朝人的角度,门阀世家却是国祸大害。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0 阅读:4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