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工、入伍,逐梦军营

步兵哥笔记 2024-04-01 04:29:23

我,出生于1964年,老家座落在鲁西北平原马夹河的北岸,村子不大。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童年的记忆除了吃不饱就是穿不暖,寒暑假的时候 ,除了捡拾烧的柴火就是去地里拔猪草,充满了辛酸和痛苦的回忆。

我上学较早,71年年初上的小学,读小学时,记得家里的条件极为贫穷,学杂费都是用鸡蛋在合作社换的钱交的,如鸡蛋不够,父母就央求老师缓交。平时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两个哥哥穿小的,上面布满了补丁。唯一让我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虽然性格有点木讷腼腆,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试时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

那个年代上大学不需要考试,都是推荐,虽说学习好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也吃不上商品粮。小时候我很懒,但我学习成绩好,亲朋好友一夸我,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脸上还是堆满笑容挺幸福的,这是我让父母唯一自豪露脸的地方。

76年小升初考试,当时我是以20多个村庄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联中。上初中时,我们一个班60多个学生,个子矮小的我,却被老师安排在了后几排,上课几乎看不到黑板,慢慢的上课时,我就那么不认真听讲了。上课时光看小说了,看《敌后武工队》时还让我的数学老师给当场逮住没收了。

看小说影响了我的学习,成绩下滑很快,初中一年级上半年期末考试,成绩从入学时的正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一。那时我们国家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还是推荐上大学,学校也不太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天天在地里劳作的父母对我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关心,所以我觉得也就无所谓。

1977年年底,我们国家恢复了高等学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夏天,我初中毕业了。参加了当年的中专招生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落榜了。幸运的是凭着小学打下的基础,语文和政治两科超水平发挥,我被家乡的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了。

在上高中时,由于初中的数理化没有学习好,好多初中的公式定理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不会,导致高中的课程学起来非常吃力。我就边学初中的公式定理,再学习高中的知识,两年的高中学习很快就稀里糊涂的结束了,1980年7月,参加了高考,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那一年我刚刚17虚岁,啥农活也不会干。在家无所事事的浪荡了半年,1981年年底,父亲托人帮忙,上天再次眷顾了我,学校的大门又为我敞开了,我又回到了母校插班复读。

我知道这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复读期间,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深知再考不上就只能回家修理地球了。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几乎做遍了书上的例题习题及北京海淀复习资料的部分练习题,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通过了82年的预选,四个班大约200多名学生,仅有37名学生能参加当年的正式高考,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82年的高考前夕,我受凉感冒了,没有发挥好,影响了考试成绩,我再次名落孙山,没有上岸。面对这样的结局,我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整天在家里无精打采,家人也为我着急,尤其是父母亲,看到我沮丧的样子,更是坐立不安。

大学虽说没有考上,但生活还要继续,我整天耷拉着脑袋去田里干活。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做农民可以说是天下最辛苦的职业,那时我虽然已经18虚岁了,但从小没干过太重的农活,再加上当时自己的身体单薄,因此,好多农活我是干不了。我就让我大哥托人介绍我去公社的砖瓦厂打工,砖瓦厂离我家大概三四公里,由于家中没有自行车,我每天就扛着铁锨步行去厂里上班。

在砖瓦厂打了几个月的工,冬天到了,砖瓦厂就放假了,可我却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放假,意味着我又要回到村里过那种永远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百无聊赖的回到了村里,现实比我想象的还要差。那年冬季,我已年满18周岁,虽然说身体说不上壮实,但也是劳力了,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村里年满18周岁至50周岁的男性劳力,都要轮流出河工去挖河。所以我就被大队安排去到挖河工地义务挖河劳动去了。

寒冷的冬季,面对泥浆似的河道,没有下过大力的我,根本推不了上坡的独轮车,只能用铁锨装车,这还的多谢乡里乡亲的照顾我。第一天我的手就摩擦起了血泡,血泡破了染红了整个铁锨把,一天干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一点精神也没有,晚上连吃饭都不想吃,就想躺下睡觉,挖河的苦,是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无法改变当农民的命运,但是可以选择做一个不种地的农民,唉,那就选择再次外出打工吧。来年春天,我拿着简单的行李,和公社建筑队去德州市里和县城建筑工地搬砖去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繁华的城市并不是遍地都是黄金,虽说我从小就向往城里人的生活,但它却不是很热情地拥抱每一个来寻梦的人。

初到城里,我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城市的街道和人群,那种激动羡慕的心情无以言表。衣着整洁身穿笔挺的工装制服上下班的人们行走在马路上,留着披肩发穿着时尚服装的大姑娘小媳妇无忧无虑的漫步在公园里,我真是羡慕极了,心里想,我啥时也能过上像人家这样幸福的生活啊!回到寒冷的工棚,躺在冰凉梆硬的铺板上,望着外面的万家灯火,哎,城里人的生活,终究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82年8月至83年9月这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说我尝尽了人情冷暖,历经了生活的艰辛,那多少有点夸张。但先后上河工挖河清淤,到砖瓦厂打工,去建筑工地学瓦工,却让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村里的个别人闲话也来了,你看谁谁上了十几年学,还不是受大累,啃坷垃块,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无可奈何。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于我一个既贫穷又没有背景农家子弟的来说,想走出偏僻贫穷的乡村,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不多。生活在麻木和煎熬中徐徐前行,我在当了一年半农民之后,忽然上天又给了我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1983年10月,机会来了,我历经各种波折,拿到了向往已久的入伍通知书,穿上了崭新的军服,终于圆了自己的从军梦。

儿行千里父担忧,就要离开我那生活了十八九年的农家小院了。父亲一再叮嘱我说:“孩子,别惦记着家里,在部队一定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争取在部队里混出点名堂来。”看着疲惫沧桑的父亲,我的心一阵酸涩,我知道他为我操碎了心,我用衣袖替父亲擦去了眼角的泪水,自己不争气的眼泪也悄然滴落下来。

83年10月30日,我和我们县一百多个同乡战友,带着家乡和亲人们的期盼,登上了离开家乡的绿皮火车,离开了鲁西北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奔向了绿色的军营。

83年10月入伍后在新兵连留影

当兵入伍第一站,京郊某部“老虎团”,这个部队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团队。我被分在了步兵二营四连,是个红军连队。新兵连的生活有点紧张,但我不怕。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没有老一辈先烈们吃得苦多,但我也在工地干过建筑,挖过河,进过砖瓦厂打过工,我能受得了部队的各种苦和累。下到老兵连队后,我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刻苦训练,团结战友,积极工作,苦活累活抢着干。连队的领导也非常照顾我,于1985年三四月份,推荐我参加了团里的学员苗子集训队,于1985年8月我幸运地考上了石家庄陆军学院。

85年8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留影

军校的生活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成长了,成熟了,收获了,在这里我每天都进行着量变,每天都在向着军官的行列靠近。军校的历练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成长,让我从稚嫩走向成熟,让我完成了蜕变,让我收获了技能,体能和指挥才能,让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让我开始从稚嫩变得沉稳,变得有担当,变得有血有肉,变得更加坚强自信。

军校毕业后,我终于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蹬上了从小就羡慕的牛皮鞋。端上了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真正实现了啃坷咯块农村娃子到军官的转变。

87年6月底,军校毕业后,我没有分回入学前的老部队,而是分到了相比较条件稍差的另一个部队。在这个部队我工作了11年。先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98年这个工作了11的部队撤编,我交流到其它部队任团副参谋长,2000年9月,我脱下军装转业到了地方工作。

99年在某团任副参谋长时留影

回顾在部队的工作的十七八年,既有考上军校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孤寂时的苦闷和遭受挫折失意时的痛苦,但更多的还是收获。收获的不仅有个人的成长进步,还有浓浓的战友情和各级领导的关爱,是部队把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逐步锻造成了一名性格刚毅,正直坚强的合格军人,培养成为了一名少校军官,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部队对我恩同再造,恩重如山。我感恩部队这所大学校,是部队这所大学校,给了我出路,给了我学识,是部队这座大熔炉,给了我历炼,给了我信心。在这里,我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从农民到士兵、从战士到干部的转变。如果没有部队的培养和教育,我至今还不知在何处奔波。

读书、打工、参军入伍上军校,一路走来,我从农村孩子、部队基层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正营职部队干部。我要衷心感谢对我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培育之恩的部队首长、帮助之恩的战友们以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谢谢您们!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没有哪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生活也没有容易二字,只有自己学会坚强和坚持,熬过去你就胜利了,熬不过去,你就被淘汰了!我庆幸我的青春没有虚度,一日戎装在身 ,终生军人情怀。生活虽然磨平了我的棱角,却磨不掉我对军营的热爱,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再当一次兵!

0 阅读:0

步兵哥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