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萧峰英雄一世,金庸却让他绝了后,你看他年少时错杀了何人

耳东品文史 2024-03-01 00:04:41

金庸老先生早已不在,他的故事却依旧让人津津乐道,有人说那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到底有什么魅力?在笔者看来,或许是因为他的故事中留下了太多让人意难平的事,比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之死无疑就是其中最令人心痛的桥段之一。

其实顺着剧情读下来,《天龙八部》完全可以在大团圆的氛围中结束,可为何金庸唯独让萧峰自行了断,却让段誉和虚竹得了美好的人生?同为主角,为何得到的待遇却不一样?

萧峰甚至都没能像杨康那样留下一个遗腹子,他就这么绝了后,一代大侠凭什么落得如此境地?

一、《天龙八部》的主题

不同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些通俗易懂的书名,《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的书名给人一种十分玄乎的感觉,所以它是何意?

(萧峰、阿朱剧照)

其实金庸在新修版原著开篇的“释名”中就已经给出了解释:“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无常,终生除非修成‘阿罗汉’,否则心中都有‘贪、嗔、痴’三毒,难免无常之苦。本书所叙的人物都是常人(喜、怒、哀、乐、爱、恶、悲、愁等感情不异常人),书中所述史事大致正确,人物有真有假,故事则为虚构,人物的感情力求真实……‘天龙八部’本来就是神话性的,佛陀说法也多半以神话性的人物作譬喻,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含义。”

说得直白一些金庸想写的就是一个“众生皆苦”的故事,此作中登场的角色往往都难免因为自己的“贪、嗔、痴”之念而落得不太理想的结局,当然,也不一定人人都会悲剧收场,但他们的命运多半都会符合“求不得”的主题。

所以从这里来看,慕容反无法复兴大燕,段延庆当不成大理皇帝,丁春秋得不到师父的神功,游坦之也没法为父亲报仇,但作为主角,总该是例外吧?

似乎金庸也没打算放过他们三人。

二、不同命运的主角

萧峰、虚竹、段誉这三位主角的命运也是符合“求不得”的主题的。

段誉深爱王语嫣,他将那女子视为“神仙姐姐”,并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可哪怕后来那女子在看透了慕容复的为人后转投了他的怀抱,在新修版末尾,仍是回到了慕容复身边,宁愿陪伴那疯子,也没嫁给段誉。

而虚竹的求不得则没那么让人纠结,至少俗世之人未必能感同身受,虚竹最大的愿望其实并不是娶梦姑,而是当和尚。

(虚竹、梦姑剧照)

原著最后一回中,哪怕他已经娶了梦姑,也依旧想重回佛门,只是自己已破了太多的戒律,没有脸面重归佛门,于是他对段誉说过这么一句:“色无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虽伤心,倒也没想不开。我心里虽不开心,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

但无论如何,段誉和虚竹好歹还是娶了娇妻,虚竹是当上了灵鹫宫主,后来与他为伴的或许还不仅仅只是梦姑而已,还有灵鹫宫的一众宫女。

至于段誉后来的人生就更明确了,书中只道是:“段誉为君,清静无为,境内太平。后来他禀告伯父本尘大师,将自己身世秘密对华赫艮、巴天石等亲信说了,立木婉清为贵妃、钟灵为贤妃、晓蕾为淑妃。”

(段誉、钟灵剧照)

没得到王语嫣,却有钟灵、木婉清、晓蕾(新修版中提到的梦姑的婢女)三位女子相伴,后来的“南帝”一灯大师正是他的孙子,可以说段誉确实是人生赢家了。

如此一来,同样身为主角的萧峰就变得无比尴尬了,为何两位义弟都得了圆满的人生,他却绝了后?

一位英雄人物不该落得如此境地才是。

三、萧峰的罪过

其实多数人只看到了萧峰的伟大,却忘了他曾犯下的过错。

萧峰是个怎样的人?

英雄?高手?这些固然都是他身上的标签,但他身上还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心狠手辣”。

是的,他是个天生的战斗机器,这一点可以从他在聚贤庄一战看出来,当时他面对中原群雄的围攻,如同被狼群围困的羔羊,可他却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奋起反抗。

书中只道:“乔峰杀人之后,更加出手如狂,单刀飞舞,右手忽拳忽掌,左手钢刀横砍直劈,威势直不可当,但见白墙上点点滴滴的溅满了鲜血,大厅中倒下了不少尸骸,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膛破肢断。这时他已顾不得对丐帮旧人留情,更无余暇分辨对手面目,红了眼睛,逢人便杀。奚长老竟也死于他的刀下。”

(乔三槐夫妇剧照)

杀红眼的萧峰是连昔日的朋友也会痛下杀手的,同样的情况,试问张无忌和郭靖、段誉、虚竹这种“仁侠”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是什么让萧峰变得如此冷血?或许他从来就没有变过,这一点从他儿时犯下的过错就能看出来。

萧峰七岁时,他父亲重病,他母亲向一位郎中求救,奈何那人却因他家穷而不愿出手相助,还踢了他母亲。

确实,这医生没有医德,但问题在于医生从事这行业一方面也是为了谋生,救人固然不是做买卖,但他也要考虑救治的成本,你可以说他没有共情能力,但他也罪不至死,不是么?

而萧峰是怎么做的?

(萧峰持匕首剧照)

书中只道:“孩子一声不出,走近身去,拔出尖刀,一刀便戳了过去。他身子矮,这一刀戳在大夫的肚子上。那大夫只哼了几哼,便倒下了。”

七岁的他就冷漠的杀死一位医生,他虽然是为母亲抱不平,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杀人了,他这是在行恶,他也必须要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赎罪。

或许这才是金庸让他在连个后人都没能留下的情况下便选择自行了断的原因,即便是主角,做了错事,也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0 阅读:25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