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个名词叫:限制性信念(附解决方法)

抑郁那些事 2024-04-05 10:06:00

我们的信念系统是建立在奖励机制上的运作机制,我们的选择看似是无序的,但一定有个一个底层逻辑在指导我们作出选择,这个底层逻辑就是趋利避害,所以,我们总是去选择那些看似对自己有利的途径,这样才能去迎合自己潜意识的安全感,即使在别人看来是那样的荒诞不经。

在天长日久的头脑驯化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把各种反应模式固化下来,形成各种限制性信念。

《论语·子贡问时》记录了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信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晕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是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为什么我们都学了很多知识,懂了很多道理,但我们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本质上所有的认知都是智慧的障碍。只要是道理,就要分对错,只要分对错,就会有分别,只要有分别,就会有执着,只要有执着,就会有障碍,只要有障碍,就会有痛苦。

所以,我们看到,抑郁症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状态,焦虑症一直在追求绝对的安全,强迫症在追求绝对的正确,所有的这些都是头脑塑造的限制性信念,来绑架我们的身心。

张无忌母亲殷素素在临死前告诫张无忌:越漂亮的女人越是会骗人的,但现实情况是即便你找一个不漂亮的女人结婚,那么也有可能会骗人,当我们用头脑去解决之前观点的同时,也会把其他的可能性给排除掉,进而在生活中制造障碍。

所以,学会放下头脑的努力,放下头脑的二元对立,学会放下各种观念和立场,那么头脑才会允许更多的可能,融化那些坚不可摧的限制性信念。

你看蝙蝠,目不能视,近乎于盲,何其可怜;蝙蝠看你,不闻声波,近乎于聋,何其不幸。

你看燕雀,孱弱体寄人篱下,一根竹竿宰其生死;燕雀看你,体胖臃肿不能翱翔,徘徊地面毫无自由。

你看猫狗,生命区区十余载,每日受困屋中,只是人类一玩伴;猫狗看你,终日奔波不得闲,铲屎不敢忘,只是喵汪一奴仆。

生命的意义是时间的尺度决定的。在只能活三个季节的蚱蜢眼里,秋季就是生命的尽头,后面是地狱般的寒冬,活着定是无尽的痛苦。

在只能活一天的蜉蝣眼里,池塘之大就是彼之沧海,朝生暮死,不知晦朔,世间值得已全部看尽。

五岁的孩童哭闹,因为错过了30分钟的动画,对她来说,那是她生命中有意义的。

十六岁的少女痛哭流涕,因为错付了30天的爱情,对她来说,那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四十岁的中年悔恨交加,因为错失了一单好业务,对他来说,那就是他生命的意义。

五十岁的知命之年,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培养一个好的儿女,就是生命的意义。

七十古稀之年,儿孙承欢膝下,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意义。

八十耄耋之年,独自坐在院落中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生命进去了倒计时,天边的一抹夕阳,照在身上,感觉温暖,此刻,所有的功名利禄不复存在,只有宁静欢喜,也许这就是意义。

不要用永生的大脑,去思考永生后的烦恼,那么你每时每刻都有存在的意义。

0 阅读:11

抑郁那些事

简介:我曾经是一个重度抑郁患者,现在已经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