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说了两次,你如果死了,我就当和尚。然而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却没有马上当和尚,而是和薛宝钗结婚了。贾宝玉为什么言而无信呢?
不是贾宝玉言而无信,而是贾宝玉听从了藕官的爱情观。不是贾宝玉言而无信,他曾经想过为了爱情,为了林妹妹而出家,然而,他听到了藕官的爱情观后,觉得有道理。
藕官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贾宝玉知道黛玉爱他,不希望他过那种凄风苦雨的日子,希望宝玉一世无忧。
如果自己真的为宝玉抛家舍业,去当和尚,心里会不安的。因此林黛玉死后,虽然宝玉心里还念着林妹妹,依然没有出家,而是选择留在家里。
选择为了家族而娶妻生子,延续贾家的血脉。
不是贾宝玉言而无信,而是贾宝玉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不得不和薛宝钗结婚。贾宝玉心里早就有为了林妹妹而出家的想法。但是他不能不顾贾府的养育之恩,不能不尽自己对贾府应尽的责任。
贾宝玉的责任有两个,一个是金榜题名,一个是娶妻生子,添丁进口。
贾宝玉一出生就得到了父母和老太太的宠爱,他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能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母亲希望贾宝玉娶薛宝钗。林妹妹已经死了,贾宝玉娶谁都无所谓,既然母亲喜欢宝钗,娶就娶吧。
于是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
贾宝玉本想和薛宝钗好好过日子,添丁进口,为贾府延续血脉。可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无法和薛宝钗过日子,也无法和薛宝钗生孩子。这个延续血脉的想法只能作罢。
贾宝玉唯一能做的就是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既非他志,亦非他愿,但是为了尽快实现自己对林妹妹的承诺,贾宝玉只能努力读书,争取考一个功名,以此来报答父母亲人。
后来,贾宝玉是仙人下凡,独具慧心,聪明绝顶,他果真考中举人,光耀了贾府的门楣。
在考中举人后,贾宝玉离家出走,当了和尚。他要好好修行,争取来世和林妹妹相见。
结语贾宝玉之结婚、科举、最终遁入空门,皆是命中注定,非尘世凡力所能轻易化解的。
还是贾政洞若观火,一语道破天机:“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贾政之言,不仅是对宝玉命运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感慨。
所谓的承诺,也不过是这浩瀚的宇宙间,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罢了。可以守诺,也可以食言,全看命运的安排。贾宝玉终究还是实现了自己对林黛玉许下的诺言,如约出家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