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汪新为啥跟姚玉玲去看电影,拒绝马燕?并非因为爱情

碧萱影影 2024-03-04 06:06:46

一场电影,戳破了汪新和姚玉玲之间的窗户纸。

这俩人挽着手在大院里官宣,把马燕和牛大力气得跳脚。

但有意思的是,明明是马燕先邀请汪新看电影的,特意挑的汪新喜欢的电影,和姚玉玲选的片子一样。

为啥汪新狠狠拒绝了她,反而跟姚玉玲看电影去了?

并非因为汪新更喜欢姚玉玲,而是因为姚玉玲比马燕多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先来看看马燕邀请汪新看电影的场景。

当时,汪新得知自己亲手将孩子送到了女人贩子手中,心中负罪感满满,难受得窝在床上不想动。

马燕听说这事,猜到汪新肯定心情不好,所以买了电影票,选的是汪新最喜欢的片子,想让他高兴一下。

但是,马燕邀请汪新的时候,只说“咱俩看电影去呗,《追捕》高仓健,你不一直想看呢吗?”

虽然马燕是好心,但这话在汪新听来,就是“我正在为人贩子烦心呢,哪有心情去看电影,看电影也没法帮我解决目前的麻烦事”。

再来看姚玉玲怎么邀请汪新的。

她来汪新家时,正好马燕也在,但姚玉玲直截了当地表明来意,还把话说到了汪新的心坎里。

“那些事啊,我都知道了,我怕你闹心,来看看你。”(其实马燕来看汪新,也是这个意思,但她嘴上没说出来。)

“咱俩看电影去啊,《追捕》高仓健的。”

“这个电影是破案的,没准对你这案子有帮助呢!”

正是这句话,转变了汪新的想法,他希望看电影能帮他找到破案的方法,所以才同意跟姚玉玲去看电影。

这正是姚玉玲比马燕强的地方,能用别人的切身利益,来说服别人。

《穷理查年鉴》中提到,如果我们想说服别人,与其罗列一个又一个客观理由,不如从他最关心的地方下手。

让他意识到自己能得到某些好处,或者损失某些利益,才能事半功倍。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儿媳智斗婆婆的帖子,便用了这个方法,巧妙地将老公调动起来,应对婆婆。

这个儿媳遇到的问题,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婆婆,总是不打招呼、不分时候地来小两口的卧室。

有时,儿媳晚上加班,睡得很晚,第二天本想睡到自然醒。

没想到,婆婆在早上六点钟就进房间,装模作样地找东西。

有时,儿媳把自己的东西摆放好,等到下班回来,却发现东西都被收到了很不方便的地方,打乱了儿媳的生活习惯。

这个儿媳妇跟老公说过几次,主题是,咱妈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你跟她说说,让她改改吧。

结果老公不以为意,随口说着这些都是小事,就敷衍过去了。

为什么这个男人不把老婆的痛苦当回事?

因为婆婆的举动,没有伤害到他的利益,所以他懒得管。

后来,儿媳妇想了一个妙招。

她估摸着婆婆早上要进他们房间的时间,引老公亲热,恰好被婆婆看到。

正在兴头上的男人恼羞成怒,一下把枕头扔到门上,喊着让婆婆不要不敲门就进来。

从此以后,男人进卧室后,会主动把房门反锁,让婆婆没法直接进来。

儿媳又买了点玩具(你懂的~),跟老公试过后,就放在衣柜里。

结果,这些东西被婆婆翻了出来。

婆婆比较传统,在家里大呼小叫地说,“这些都是什么鬼东西”,结果被儿子当场怼回去,让她以后不准再动小两口卧室里的东西。

明明婆婆的行为没有变,为啥儿子主动出头,让婆婆改正?

因为如果婆婆不改的话,受到损害的就是儿子自己的利益。

这几天,我在跟女儿的沟通上,也用上了这个方法。

我们最近在婆家的村里过年,安徽这边比较冷,女儿就很不想洗脸或者擦脸。

我跟她理性地讲不洗脸的坏处,比如脸脏得像花猫,就不好看了之类的,3岁的小姑娘完全不在乎。

于是,我换了个方式,“洗了脸,就可以吃你一直想吃的小饼干”,女儿的口风马上就变了,从“我不洗脸”到“我要洗脸”……

利益的方法太好用了,连小孩子都懂得“见风使舵”哈哈。

您对此怎么看?

0 阅读:0

碧萱影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