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也运也 编|顾柠
2014年7月25日,乘着金融改革的东风,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首批三家民营银行获准筹建,象征着民营银行正式起航。这些银行专注小微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迅速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
十年弹指而过,我国的19家民营银行皆有了各自成熟的成长路径,且江湖地位已经十分明了。背靠“大树”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成为“绝对头部”,光微众银行一家机构去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全体民营银行净利润总额的53%。
此外,随着息差保卫战的打响,民营银行也逐渐放弃对规模的追逐,无奈压降存款成本;内生资本补充不足的同时,资本充足率也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01
规模分化明显:微众网商一骑绝尘,净利合计150亿
截至目前,除江西裕民银行尚未发布年报外,其余18家民营银行均已发布2023年年报。结果显示,现如今民营银行“四梯队”布局尘埃落定——五千亿微众银行以百亿利润一骑绝尘,独领风骚;四千亿网商银行紧随其后,净利40亿却不足微众一半;第三梯队新增千亿大将,但也存有参差;其余14家断层尾随,位居“老四”层级。
公开数据显示,18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合计达到1.94万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合计分别为894.32亿元、212.53亿元,且再添一千亿级民营银行——新网银行,行业赛道业绩可谓亮眼。但亮眼之下,各家民营银行业绩分化也愈发明显。
据梳理,从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来看,微众银行“大哥”地位十分明显。2023年微众银行指标再做跃升,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规模上首次突破5000亿关口至5355.79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增幅13.02%,遥遥领先于同赛道银行,报告期内,该行营收同比增长11.3%至393.61亿元,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1%至108.15亿元,规模上已高企至民营银行净利总额的53%。
网商银行则以四千亿规模紧追其后。2023年末,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达4521.3亿元,同比增长2.5%,但资产规模与微众银行相差仅15.64%的情况下,营收净利却差出50%有余。2023年,网商银行实现营收187.43亿元,同比增长19.49%,实现净利42.03亿元,同比增长18.08%。
而反观末位新安银行,就已披露数据来看,该行2023年资产规模同比下降8.37%至192.9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47%至3.26亿元,净利则超降71.76%至0.44亿元。粗略估计,资产规模上,位居第一的微众银行已是位居倒一的新安银行的27倍有余,营收与净利方面更甚,分别超120倍、245倍有余。
《行长速览》梳理发现,民营银行分化诱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点:一是如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可依托背后股东资源,实现自身业务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如亿联银行虽背靠强力股东,发展结果却也不尽如人意;二是股东决策的影响,由于民营因素,民营银行出现股东分歧事件概率更高,对银行发展决策易造成不良影响;三是赛道选择导致银行业务渠道受限,从而影响发展速度。
02
生存困境:降利率保息差,内生性资本补充不足
为深度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小微、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的开展,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此后,一批批民营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规定了民营银行的4种经营模式——“小存小贷”、“大存小贷”、“公存公贷”及“特定区域存贷款”。相对应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采用“大存小贷”模式,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采用“特定区域存贷款”模式,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采用“公存公贷”模式,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十年来,成立之初的民营银行,都带着与传统银行错位竞争、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初心,在整体上也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看到微众、网商等一批互联网银行的超高利润后,多家民营银行逐步偏离了最初的发展定位,转向发展线上金融业务,产品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截至2020年中,伴随着无锡锡商银行的正式开业,我国民营银行的数量增至19家,也划上了增加机构的句号。
此外,受制于时代发展的掣肘,当市场红利的风口呼啸而过,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成长的困境,面临着严重的“输血”难题。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除新安银行资本充足率达23.87%,高于2023年末商业银行平均值15.06%外,其余十多家民营银行均未过平均分数线,整体表现平均值仅为12.32%。具体来看,2023年,16家已披露相关数据的银行中,有14家资本充足率位于10%~13%区间,最低值仅10.67%,已逼近监管红线。半数以上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客商银行下滑幅度最大,较去年同期下滑2.59%至12.43%。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在资产端价格无法上升的情况下,“高息揽储”的策略不可持续,不利于民营银行继续以高出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吸引客户关注策略实施;而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注资拉取能力羸弱方面,有业内人士称,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较窄。部分民营银行虽然有实力强大的股东支撑,但受限于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为30%的要求,民营银行资本补充承压。
在此背景下,年内多家民营银行下调存款利率,6-7月19家民营银行中便有5家银行降息。2024年7月数据显示,微众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从2.6%下调至2.45%;金城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分别从3.2%、3.4%下调至2.8%、3.0%;三湘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从3.0%、3.1%下调至2.9%、3.0%;蓝海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从2.9%、3.0%下调至2.65%、2.8%;振兴银行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从3.39%、3.6%下调至3.15%、3.33%。
03
起程新局:居安思危,探索差异化竞争优势
如果从用户数量、资产规模等维度来看,民营银行的体量数量都算不得大,但依旧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群体。诸如,截至2023年底,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用户超5300万,这一数量在中国乃至全球金融机构中居于前列;微众银行“微粒贷”累计服务超6300万借款客户,逾81%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约85%的客户为大专或以下学历。
然而,民营银行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的资格。一旦民营银行失去创新的本色,其存在的必要性将被撼动。尤其是在当下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民营银行或将面临与村镇银行类似减发牌照、机构增速放缓甚至于合并重组的命运。
业内人士认为,重组有利于集合众多中小银行的优质资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重组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村镇银行数量为1636家,约占全国银行业机构总数的40.87%。今年以来,村镇银行合并重组加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共计有近40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
而同样身为中小银行一员的民营银行,倘若未能打造自身差异化营运特点而致经营不善、设立初心未达,从金融监管角度或也将面临合并、裁撤命运。实际上,“控量”现象并非道听途说,自第19家民营银行无锡锡商银行成立起(2020年4月),民营银行已4年多时间久久未迎来新的成员加入...
显然,已有民营银行凭借对时势发展的敏锐嗅觉在“卷创新”的路上有所行动。6月21日,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这将是首家民营银行科技子公司。微众银行提到,微众科技将作为境外业务管理平台,以自主可控技术参与国际市场高水平竞争,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提供科技服务。“我们基于自身科技能力和发展经验设立科技子公司,未来,将在提升我国金融科技领先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持续作出努力。”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6月25日,网商银行首次对外解读交易银行战略。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表示,“让小微经营者获得像大企业一样的资金管理服务,是未来10年普惠金融的新方向,也是网商银行交易银行探索的出发点。”目前,网商银行已经将轻资本的交易银行作为该行第二增长曲线。近日,网商银行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截至2023年末,网商银行管理的客户资金AUM突破了8000亿大关,交易银行业务作为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今年,在“高质量·数智小微破局之路暨众邦银行‘众商贷’五周年生态大会”上,众邦银行首席信息官李耀表示,众邦银行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众商贷”的进一步迭代升级。“一方面,众邦将上探细分场景,聚焦绿色金融,开发面向绿色低碳、节能减排项目的小微企业群体的专项产品;另一方面,将发力科创与数字金融,以更丰富的数据维度挖掘高新技术企业及持有专利证书的小微企业的信用价值;此外,随着“城市夜经济”“直播经济”“轻旅行”等新业态的兴起,部分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产生一定变化,下一步众邦将同更多电商平台、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合作,继续扩充普惠小微金融覆盖面”。
展望未来,从19家民营银行的发展基因来看,更应借助各自核心股东的优势,发展股东所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客群,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防止全体民营银行均涌入线上金融服务,导致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追求差异化定位、坚守普惠金融发展理念,才是监管部门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并且经过设立初期的几年时间积累后,将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圈,在此过程中也不断优化、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