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器”不开颅,密网支架介入“拆除”椎动脉瘤“不定时炸弹

静静昆 2024-04-13 22:59:37

60岁的叶先生三年来反复出现头颈部疼痛,最近更是开始出现了眼前发黑的情况,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颅内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很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好在叶先生的病情被及时发现,医生成功为其植入最新的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巧妙解决了这个“不定时炸弹”。

头颈疼痛三年原来是颅内动脉瘤“作祟”

最近3年,叶先生总是觉得右颈部疼痛,难以缓解,一直以为是颈椎病所致。最近,自觉头痛加重的叶大爷突然出现了眼前发黑的情况。于是立即到医院检查,结果头颈CTA提示“右侧椎动脉V4段动脉瘤”。

据了解,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一种血管病变,虽然并非肿瘤但同样危害巨大,脑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一旦破裂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同时颅内动脉瘤还会造成管腔狭窄导致缺血症状的发生,由于危害巨大且随机发生,因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目前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少部分可以密切观察,一旦发现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则需手术治疗,对于破裂风险高的动脉瘤,则需要立即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新技术密网支架阻塞动脉瘤血流

了解到病情的严重性后,叶先生一家为寻求进一步的诊治,于今年2月初到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寻求帮助。神外二科团队接诊后,首先为叶先生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颅内血管情况,造影结果提示:1.右侧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2.颈部动脉硬化;3、Ⅲ型主动脉弓。

术前造影检查显示右侧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

诊断明确后,张永力院长带领团队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后,决定选择最新的介入治疗手段为患者施行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密网支架可以有效克服颅内动脉瘤常规弹簧圈填塞引起的占位效应,致密的网孔可以减少动脉瘤内部的血流,促进动脉瘤颈部血管内皮化,永久阻隔血流,降低动脉瘤治疗后的复发率。

术前虚拟支架定位成型

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和家属坚定了治疗意愿。2月10日,张永力院长、孙健主任、杨海洋主任为叶先生施行了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由于患者血管路径迂曲,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才结束,密网支架充分打开舒展贴壁,部分血栓形成。由于介入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叶先生很快就恢复良好,并且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于手术后7日后就办理了出院。

手术植入密网支架

相比传统技术大大降低动脉瘤治疗后的复发率

参与手术的介入专家孙健主任介绍:动脉瘤不仅导致叶先生椎动脉夹层改变,而且椎基底动脉出现了严重的迂曲延长,除了破裂出血还有可能导致缺血风险,但是由于他右侧的椎动脉是优势动脉,如果采用开颅手术进行动脉瘤夹闭和搭桥不但创伤大而且血管很难恢复到原有血供,所以选择了近年出现的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介入治疗。

据悉,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密网支架的网眼小、网眼密实,干扰并减少从载瘤动脉进入动脉瘤腔内的血流,使动脉瘤中血液出现瘀滞,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目的;二是支架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攀爬生长的“脚手架”,动脉瘤颈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后形成永久的生物性封闭,以期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密网支架示意图

相较传统的普通支架+弹簧圈,这一新技术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孙主任介绍,像叶先生的情况,手术后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对血流冲击动脉瘤壁已经形成阻隔作用,避免动脉瘤壁破裂出血,后期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药物治疗,如果复查造影恢复患者正常血管形态,则可提示患者治愈。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显著提高了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时也显示了我院神经介入手术的先进水平。

专家提示

45岁以上人群要特别重视脑血管健康

有报道指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已经达到了11%-12%,一般情况症状明显的患者很容易在求医过程中确诊病情,但也有很多患者像叶先生一样症状并不典型,如果等到动脉瘤破裂出血再进行干预就会风险很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年纪在45以上人群,特别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人群,建议在体检中增加脑血管的影像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也不用恐慌,部分动脉瘤出血风险小、相对稳定,这类患者只需定期复诊,即使需要治疗只要认真听取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也可避免出现更加危险的情况。

声明:

本文部分示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寻求诊断治疗建议请到院就诊。

0 阅读:0

静静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