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末尾,杨过夫妇携手走下华山之后,神雕侠侣就此绝迹江湖,接下来的故事该如何发展?其实金庸早已埋下伏笔。
第三次华山论剑结束之后,群雄在半山腰就遇上了追击潇湘子与尹克西的觉远师徒,而此时少年张三丰也与郭襄有了第一次邂逅,尽管此时的他还叫张君宝。
其实不难看出,金庸这就是在为续作埋伏笔了,接下来的故事,多半会围绕张君宝与郭襄展开,即便他们不是主角,也一定会是续作中的关键人物。
(郭襄、张三丰剧照)
可当你将《倚天屠龙记》翻到原著第三回时,却发现张三丰已是武林至尊,而郭襄却已不在人世,这似乎是不太合理的,同时代的顶尖高手,都有一身深厚的内力,郭襄为何比张三丰短命?后来的她经历了什么?
一、武林至尊张三丰
其实《倚天屠龙记》还是以郭襄的视角来揭开序幕的,她为了寻找杨过而闯上少林寺,与张君宝有了第二次邂逅,同时她还给了张君宝贴身饰物作为信物,让张君宝去投奔自己的父亲。
只是张君宝觉得男子汉不该寄人篱下,于是选择躲入深山修行,习武数十载后,终成一代宗师张三丰。
到了原著第三回中,张三丰已是武林至尊一般的存在,无论是正派还是邪派,听闻他张真人的大名,都会肃然起敬。
可人们在谈及郭襄的时候,却只有无尽的遗憾。
(张三丰剧照)
比如张三丰后来看到郭襄的遗书时,书中只提到一句:“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其实若无意外的话,郭襄也该与张三丰一样长寿才是,毕竟他们的年龄相差无几,甚至郭襄的武功基础还更胜于张三丰。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寿命的长短与武功的高低有何关系?
现实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确实存在“深厚的内力可以续命”的说法。
二、含恨而终的郭襄
《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就曾对虚竹提出过“内力可续命”的观点。
当时的情况是虚竹得了无崖子的掌门指环,童姥惊讶于这指环本该属于无崖子,而虚竹声称无崖子已死,童姥的态度则是一脸疑惑。
书中只道:“臭和尚,无崖子一身武功,他不散功,怎么死得了?一个人要死,便这么容易?”
其实童姥这话不假,无崖子确实早已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确实是凭借内力在强行续命,也正是在将毕生内力输送给虚竹之后,无崖子才一命呜呼。
同时你也无需担心《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没关系,就拿新修版《倚天屠龙记》来说,金庸在介绍丐帮的武功传承时,就提到了虚竹的大名。
只道是:“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
(郭襄剧照)
显然,金庸在新修版中是统一了各部作品的世界观,因此“内力深厚可以续命”的说法在三部曲中同样适用。
而张三丰之所以能活过百岁,也确实是因为他修炼了顶尖内功,他有那九阳神功护体,但这也是奇怪的地方,郭襄也同样在觉远大师临终前继承了一部分九阳神功。
甚至在此之前,郭襄就已经展现过十多门武功,无论是父母还是外公,多半都传了她一些武功,即便没有,她的起点也一定是比张三丰要高的,照常理说,她只会比张三丰更长寿才对。
可为何她却早早撒手人寰?
答案或许是因为受了打击。
三、郭芙与杨过之子
能让郭襄备受打击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比如郭靖夫妇当年战死在襄阳,郭襄也并未心灰意冷,毕竟俞莲舟就提到过:“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显然父母之死并没有让她心灰意冷,真正让郭襄牵绊的人只有一个,还是那大哥哥杨过。
所以郭襄为何出家?
(郭芙、郭襄剧照)
要知道她可是从十六岁一直追寻杨过的足迹,到了四十岁时,已足足投入了二十四年的光景,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她已经把最好的青春都浪费在了“寻找杨过”这件事上,她如何会轻易放弃?
只有一种解释,杨过甚至连郭芙都接纳了,也没要她,这才让她备受打击。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人因为耶律齐父亲的历史原型,后来被蒙古洗刷冤屈,耶律齐就必然会离开中原,重归蒙古,郭芙自然会与他分道扬镳。
而郭芙与杨过之间也一直有剪不断的情丝,后来的郭芙会去投奔杨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在连载版故事中,他们甚至可能还有了一个孩子,那孩子即是杨破天。
所谓的“杨破天”其实就是后来的阳顶天,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杨过、郭芙、小龙女剧照)
书中提到过,明教在阳顶天之前确实是一帮邪魔,而阳顶天入主明教之后,他们便成了抗击蒙古的先锋一般,阳顶天的夙愿也是联合一切力量对抗蒙古人,而指使他这么做的人,就完全有可能是他的父亲杨过。
当郭襄知晓了这一层关系之后,她怎能不心碎欲绝,这也解释了为何郭襄甚至会在向自己的弟子介绍“倚天屠龙计划”的时候贬低自己的姐姐郭芙,说她为人鲁莽,那都是嫉妒啊。
正是因为这份嫉妒,她被气得郁郁而终,也正因为这份怨恨,她所创立的峨眉才会与明教势不两立。
如此一来,一切的前因后果就解释得通了。
完全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