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技巧,和孩子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和孩子有沟通障碍,那即便是有爱,话到嘴边也容易“变了味”
这几年,有个叫“反向沟通”的词火了
所谓的“反向”,指的就是把问题抛出去激发孩子的行动力
可有些“反问”,非但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反而从内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一直以来,我和女儿的对话都是比较随意的
可有那么一个阶段,我却在反向沟通里意识到了对孩子的伤害
比如,上完厕所看到不冲水,我会反问:“为什么用完厕所不冲水呢?这个习惯可不好”
结果,女儿摆个臭脸特别不情愿地给马桶冲水
又或者,看到孩子在一旁看电视,我又会反问:“怎么又在看电视,作业都不用写吗?”
这个时候女儿一般会对我说:“催什么催,烦不烦”
如果赶上女儿心情也不好,那我的话就会直接被无视
那我是如何发现“反问沟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呢?
就在前几天,我帮女儿放洗澡水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准备好洗浴用品
这个时候女儿就气呼呼地反问:“让我洗澡,为什么又不把洗浴用品准备好呀”
一句反问,瞬间让我的心情变得特别不美丽
我黑着脸问她:“你自己没长手吗?又不是给我洗澡的,没看到我在忙呀,难道…”
当时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用“反问”去顶孩子的“反问”
而女儿的一句话也恰恰点醒了我,她说:“你平时不都是这么跟我说话的吗?凭什么我就不能这么跟你说话?”
几句话下来,我终于明确了女儿一直以来的语言回击,那是“反问句式”下的不甘、还有打击
所以,习惯性反问真的是一种错误认知,特别是以下几种反问语气所带来的打击都不轻,别傻傻伤了孩子还不自知
01
教育式反问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会因为一句“反问”就打开隔阂
错误的沟通方式,反而还会激发孩子骨子里的叛逆
有一位妈妈,深夜辗转反侧地给我发来消息
她说,上初中的儿子突然冲她瞪眼睛,那歇斯底里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好可怕
也不知道到底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和儿子之间的对话进入了争吵不休的恶性循环:暴怒-反问-不了了之
妈妈还说,她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儿子写作业的时候伸了个懒腰
然后,自顾自地说了一句话:“真烦人,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的数学题?”
结果,妈妈趁机教育说:“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哪有学生怪老师作业布置多的,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你不会做题,还是说明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儿子听到后更加生气地反驳说:“你凭什么认为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你是在学校亲眼看到了吗”
一听这话妈妈也不甘示弱,直接火冒三丈:“有你这样跟妈妈说话的吗?自己学习不怎么样,还有理了”
这就是容易引发孩子反叛心理的“教育式反问”
没有人喜欢听枯燥无味的大道理,也没有孩子会心甘情愿地“被教育”
当你带着教育口吻去和孩子沟通的一刹那,就注定会和孩子陷入一段不愉快的亲子争论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沟通基础是尊重,与其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倒不如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
比如:“如果你觉得作业太多了,可以写二十分钟再休息十分钟,老师说你平时听讲很认真,这些作业在你眼里还不是小意思,你说对不对”
这种带着尊重、建议、还有包容的反问,比起大道理要更容易俘获人心
02
威胁式反问
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很多家长最伤脑的就是从前和现在的变化
刚生二胎没多久的表姐,最近一直生活在没休止的熬夜、与焦虑中
原来,自从表姐生了二胎之后,外甥女馨馨就变得格外闹腾
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抱着表姐的大腿哭着说“妈妈,抱抱我”
特别是看到表姐怀里抱着小弟弟的时候,那眼神流露的嫉妒、和恨意是那么的明显
有一次,馨馨还趁着家人没注意的功夫,欲打算把婴儿车里的弟弟推到门外给丢掉
这件事被发现之后,表姐狠狠地把孩子教训了一顿
每次沟通的时候都喜欢把过去、和现在拿出来对比
比如:“你现在怎么变得如此闹腾了?再这样不听话,妈妈可要生气了,听见没有?”
又或者:“馨馨最听话了,大家都夸你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如果总是哭鼻子就会被人嘲笑,也没有人愿意跟你玩了,知道吗?”
果然,这种“威胁式”的反问效果很管用,可不知不觉孩子的性格却变得格外拧巴
就在前几天,馨馨刚上托班没两天就感冒了
表姐一边照顾弟弟、另一边还要照顾馨馨,疲惫不堪的体力支撑下,表姐打算让奶奶照顾馨馨,自己一个人能多一点精力把弟弟照顾好
结果,馨馨得知这件事情后,她挥着拳头用力捶打妈妈,然后暴躁地说“凭什么”、“我不”、“我讨厌你们”、“我恨死你们了”
等到情绪稳定后又反过来求抱抱:“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那么说的”
这种看起来有些拧巴的性格,实际上就是长期在威胁式反问下所产生的安全感缺失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的反抗能不能得到妥协,所以他们才会出现前者和后者的反向突变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足够关注孩子的内心发展,多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有在孩子能够感受到充足关爱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平静地接受建议、倾听别人的声音
03
打击式反问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最害怕陷入单方面的批判与指责
很多家长都认为“我是孩子的爸妈,最有资格批评他们了”
事实上,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来自家长的批评,而是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上给予坚定的信心与帮助
楼下的邻居张姐,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妈妈
平时和她女儿的对话也比较“着急”,好像话说得强势一些才能把孩子拿捏住似的
有一次,下班刚路过张姐家就听到屋内传出的声音:
“你没长眼睛吗?”
“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乱放呢?”
“现在好了,找不到就自己想办法去吧”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邻居的这种反问,隔着房门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而现实中的亲子关系呢,大部分就是这样被破坏的
比如:“穿这么少,冻坏了怎么办?到时候感冒了别叫唤,我可不会理你”
明明想关心孩子,到了嘴巴却变成了责备、还有冷漠
又或者:“昨天才教过你的,怎么今天就忘记了,难道你的脑袋是木头做的吗?”
明明可以耐心回答,说出口的却是强烈的嫌弃、和谴责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打击反问而讨厌父母,但他们会越来越厌倦现在的自己,为了摆脱目前状态,才会不停地反抗、并出现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性格转变”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自信、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那一定要先反思一下自己跟孩子的讲话语气
平时多对孩子说一些具有积极性的正能量话题,孩子才能带着这种健康力量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04
多余式反问
真正的反问,是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而不是随意制造一些话题去制造焦虑
我认识一位特别啰唆的妈妈,同样一句话她能没完没了地唠叨好几天
也正是因为叛逆,开学不到10天,她的儿子就离家出走了
电话那一头,妈妈抱怨起来言语尽是委屈:“从出生以来,吃穿用度、再到学习上的辅导,我每天都操碎了心,可她却总是嫌弃麻烦,动不动还摔门地离家出走”
有一次又因为“照常检查书包”,只是简单地叮嘱几句、不要落下东西,没想到孩子直接摔门就离开,直到晚上睡觉的时间还没有回家
等到妈妈打电话过去才知道,自己的电话、和微信都已经被拉黑了
好在最后联系了同学才知道行踪,可好不容易找到孩子想要接回家的时候,儿子却拒不回家,可怜巴巴地诉苦说:
“我在家里听到的只有妈妈那一张不停唠叨的嘴巴,做对了,她也说,做错了,更唠叨个没完,微信里的语音消息从来都是60秒,我现在一听到她张嘴的声音就觉得想跑”
看着心塞的妈妈,我心里尽管很同情,但再想想那个宁愿在同学家里也不愿意回家的男孩,我似乎也意识到了“父母的唠叨是一把刀”的事实
如若父母再意识不到这个事实,还总是每天不停地“补刀”,那刀再钝也在日积月累中造成了很难愈合的伤疤
所以,跟孩子聊天一定要捡能产生价值的话题去沟通,一句话拿出来过多地唠叨或反问,这就是多余的话,也是没有必要拿出来去消耗孩子的能量
如果我们停下唠叨的嘴巴,常对孩子说:“你需要我干些什么”、“你觉得我能帮些什么呢”
这些具有带动性的反问才能产生有效价值,对亲子关系的和谐性也有着更好的带动作用
05
诉苦式反问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
“也许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讲话方式不妥,可有些语言,确实能给别人带来痛苦”
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所隐藏的可怕之处,明明语言给他人造成了伤害,自己还意识不到地继续施暴
有一位单亲妈妈曾私信我:
“孩子一到学习就特别不自觉怎么办?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问妈妈:“那你用过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她回答说:
“只能每天不停地催促,如果不提醒,孩子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写作业,有时候还跟她说说我的不容易,总希望通过诉苦能让孩子多少懂点感恩,可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油盐不进,还没说几句话孩子就开始不耐烦起来”
这就是问题所在
心理学上有个信息法则,指的是:一句话影响力=55%的视觉+38%的听觉+7%的语言
其中,视觉包括:态度、表情、动作等可视信息
听觉包括:语速、音量、语气和语调等可听信息
语言包括:所讲话的信息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和孩子所讲的每一句话,只有7%的影响力
想要一句话达到该有的影响力,那少不了55%的视觉+38%的听觉传递
如果我们不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难发挥语言的影响力,也很容易成为父母一个人的独角戏
正如私信的那位网友妈妈,除了唠叨、就是对孩子诉苦,这种类型的沟通,不管是哪一种语言对孩子都造成一定伤害
小时候经常听老爸唠叨说“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省心?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这种唠叨+诉苦形式的反问给我的压力很大
一直以来,我似乎也是背着负罪感成长,一旦没有按照老爸的要求去做,就总觉得辜负了家人的好意、也是不孝顺的行为
就是这种沉重的背负,让我和老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每次刚靠近就忍不住逃离,生怕下一秒老爸的话就会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这就是语言伤害的不自知,平时多掌握55%的视觉+38%的听觉传递,才能让一句话发挥该有的作用
其中,视觉的态度、表情、动作,应当以温柔、耐心和倾听为主,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再去沟通
接下来的听觉传递,也应当捡重点话题去输出,以孩子的感觉为主要沟通内容,就像反问式的“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吗”,这种有感觉、也有话题的输出才能创造交谈欲望
那么,关于习惯性反问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