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发火星电池,循环寿命约为两个火星月

深科技利大千 2024-09-15 18:22:33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谈鹏教授团队造出一种火星电池。该电池可以使用火星大气成分,来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并能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较长时间的循环性能。

(来源:Science Bulletin)

在 0 摄氏度低温下,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 373.9Wh/kg,循环寿命达 1375 小时(约为两个火星月)。

对于相关论文审稿人评价称,本次研究详细展示了火星电池的概念、应用潜力和电化学性能,能为开发太空能源供应系统带来一定启发。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开发能够实现火星资源原位利用的电源系统。”

虽然目前和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但他们希望能为太空资源利用提供一定参考,即未来或能直接使用行星自身的环境资源来提供能源,从而开发更加有效的能量转化与存储系统。

图 | 谈鹏(来源:谈鹏)

为火星造电池

对于锂空气电池锂体系来说,空气中的氧气是电池中的反应物。由于空气不占据电池内的质量和空间,因此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

然而,为了确保电池能够稳定工作,需要尽可能地除去空气中的杂质气体,例如除去二氧化碳和水分,这也是一些电池被称为锂氧气电池的原因。

此前,曾有论文报道称如果将氧气换成二氧化碳,电池也能充放电,并且性能可以和锂氧气电池相媲美。

这引起了谈鹏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受制于时间原因和实验条件,他在当时并未针对锂二氧化碳电池体系开展研究。

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他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并开始研究锂氧气电池和锂二氧化碳电池等锂气体电池。

要想了解锂二氧化碳电池,先得了解一下锂气体电池体系。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金属锂、多孔空气电极、以及含有电解质的隔膜。

由于锂和水会发生反应影响,并会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尽管这类电池的名字叫作空气电池,但是在这类电池完成组装之后,并不能放在空气中测试,而是要放在相对纯净的气体之中,例如放在氧气或放在二氧化碳中开展测试。

为了营造这种测试条件,人们通常会采用一个测试舱,并让其中充满对应的气体。

通过使用这种测试系统,该团队开始了相应的研究。其中,锂氧气电池实验展现出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实验中,课题组发现电池放电电压实验的可重复性较差。

理论上,电池的平衡电压是 2.8V。此前学界在已有文献中测出来的放电电压一般在 2.6V 左右。

但是,对于同样的电池材料,该团队在实际测试时发现有时电压是 2.6V。尽管这和已有文献报道非常接近,但是一旦进行放电,电压就会迅速下降到 2.0V。

于是他们开始猜测:是不是截止电压设得太高了?于是,他们将截止电压设得更低甚至接近 0V,结果发现尽管电池存在电压平台,但是电压仅仅在 1.5V 左右,和已有文献报道存在巨大差异。

这让课题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自我怀疑,即为何不能稳定地重复已有的文献结果?是不是电池夹有问题?是不是电池组装手法有问题?

在各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之后,他们将目光转向测试舱。大家开始猜想:会不会是测试舱有问题?难道是密封不好出现了漏气?

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一个测试系统,让电池的空气电极直接和测试气氛相连,同时确保不会

受到其他气体的干扰。并针对电池本身的气密性加以测试,保证不存在气体泄露的情况。

(来源:资料图)

在这套测试系统的帮助之下,他们先是测试了锂氧气电池,结果发现性能和已有文献报道非常一致,这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接着,他们测试了二氧化碳气氛,发现电压只有 1.1V 左右,同时实验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

随后,他们又进行新的测试和表征,结果发现确实发生了锂和二氧化碳的电化学反应,同时并不存在任何机理问题。

那么,为何实验中的电压和大部分已有文献报道存在差异?难道是测试舱存在泄漏?如果是的话又是什么气体导致的?

为厘清上述问题,他们在二氧化碳气氛之中添加微量的杂质气体,结果发现只需微弱的水分和氧气,就能显著地提升电池的电压。

进一步地,只需将测试舱拧松一点,电压就能神奇地变为 2.6V 左右。也就是说,在单纯的二氧化碳气氛之下,电池的电压只能处于较低水平。

而恰恰因为测试舱漏气导致水分和氧气的进入,才让电池的电压得以提升。

通过此,该团队揭示了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真实工作电压。后来,他们将上述成果整理为论文,并发表在 PNAS 上 [1]。

针对这篇论文,有关媒体也发表了题为《锂二氧化碳电池未来发展方向或被重新定义》的报道文章。

在此基础之上课题组开始思考:既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氛不会给电池电压带来太多优势,而杂质气氛却可以显著提升电压,那么锂二氧化碳电池到底能被用于哪些环境?

以火星为例,火星大气中含有 95% 以上的二氧化碳。事实上,在学界提出锂二氧化碳电池不久之后,就有论文指出可以将其用于火星。

然而,对于火星的大气环境来说,不能仅仅考虑二氧化碳气氛。因为火星里不仅存在杂质气氛,而且还有剧烈的温度波动。

那么,杂质气氛和温度变化,到底会对电池性能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该团队开展了本次关于火星电池的研究。

由于需要针对气氛进行调控,为此要调配出和火星气一样的气体组分和分压。同时,还要针对温度加以良好控制,以确保能在低温下测试较长的时间。

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发现: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伴随着碳酸锂的生成,同时还会分解电化学反应,并且电池性能存在强烈的温度依赖性。

而在投稿过程中,课题组也曾经历过一些波折。期间,曾有审稿人让他们探究宇宙射线和陨石对于电池安全性的影响。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研究范围和实验范畴。因此,目前的成果只能说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非常感谢 Science Bulletin 给予我们发表论文的机会。”研究人员表示。

日前,相关论文以《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火星电池》(A high-energy-density and long-cycling-lifespan Mars battery)为题发在 Science Bulletin(IF 18.8)。

肖旭博士是第一作者,谈鹏担任通讯作者 [2]。

图 | 相关论文(来源:Science Bulletin)

争取为深空探测贡献一份力量

整体来看,目前的工作还非常初步,仅在概念上验证了原位利用火星资源的可行性,比如验证了当使用火星气体作为燃料发电时,能在一定的稳定范围内让电池进行工作。

然而,如前所述,本次成果要想在火星环境中实现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挑战。

其一,火星大气之中除了存在 95% 的二氧化碳气体之外,还存在氮气、氩气、氧气等组分,这些组分的互相纠结,到底会给电池性能带来何种影响?

针对此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在利用有效气体的同时排除有害气体。

其二,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甚至达不到地球平均大气压强的 1%,即火星的大气压力非常低。

首先,这会导致作为反应气体的二氧化碳在电池中的浓度过低,以至于会影响反应动力学。

其次,这会造成液态电解质的挥发,从而会影响火星气电池这种半开放系统的稳定性。

再次,火星的平均气温相对较低,只有大约零下 60 摄氏度,这不仅远远低于地球的平均温度,并且火星上昼夜温差极大的气候特点,会导致电池性能发生剧烈波动甚至失效。

最后,火星上气体稀薄,并伴随着飓风,这会给电池的运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未来他们计划开展三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将深入研究电池内部机理,例如研究不同气体组分的影响、压强和温度,对于反应动力学的作用等。

二方面,将开发高性能的电池材料,包括开发高性能催化剂、高稳定金属电极、高透气率空气电极、稳定的电解质体系(例如半固态电解质或全固态电解质)。

三方面,将开发电芯辅助系统,包括通过开发气体调控单元来过滤有害气体组分,从而让气压调控单元为电池输入合适的压力,并让电池在合适的稳定范围之内工作。

对于本次火星电池的反应机理,尤其是微量气氛和温度对于反应路径的影响,目前该团队正在开展新的研究。后续,他们也将继续探究特殊环境之下的电池机理与性能优化。

总的来说,他们希望开发出能在火星环境中稳定高效工作的电源系统,从而为火星资源的原位利用提供可行性方案,争取为深空探测贡献一份力量。

此外,对于锂二氧化碳电池来说,该团队认为火星电池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应用方向。

既然二氧化碳气体能被作为燃料气体反应发电并能生成碳,而且杂质气体对于电池性能可能还存在促进作用,那么能否将该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捕获?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几大难题:

首先,针对气体组分加以调控,以便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其次,实现固体产物的收集,也就是把生成的碳收集起来,避免造成多孔电极的堵塞。

最后,由于金属电极是消耗品,因此还得设法实现金属燃料的补给。

(来源:课题组)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也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还以《“碳锁”——面向工业废气“固碳-发电”的新型锂二氧化碳电池》为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并获得了特等奖。

“新的相关论文还在路上,有兴趣的话欢迎继续关注!”研究人员最后表示。

参考资料:

1.https://doi.org/10.1073/pnas.2217454120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4004584?via%3Dihub

排版:初嘉实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4-09-15 21:33

    学老美搞核电池几十年有电,可以到大阳系内几大行星,甚至飞出大阳系

深科技利大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