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间的分寸自古以来便是难题,所谓伴君如伴虎,若不是能够体会君主的心思,只怕是会在官场中极容易便丧失了性命。
曹操下令诛杀了杨修之后,还去问了他父亲杨彪消瘦的原因,这种问题,一旦回答得不小心便是万丈深渊,杨彪却用一句话解了困局,也流传千古,他究竟说了什么呢?
出身高贵,陪伴在侧杨修出身高贵,家中世代簪缨,这样的家族培养出来的杨修,也是天生为官场而生的,聪慧机敏也能体察上位者得心思。
虽说曹操希望更多的寒门子弟进入官场,触碰到了以杨修为代表的这群高门显贵的核心利益,但是杨修还是凭借其出众的才华,陪伴在曹操身边。
曹操也是个多心之人,在他身边谋事自然是要战战兢兢,好在杨修聪慧,总是能体察出曹操的心思,这也让他备受曹操器重。
论文学才华,曹操比不上杨修,但曹操并未因为自己在这一点上不如自己的下属而心有不甘,二人一起猜字谜的时候,杨修早早地就猜了出来,曹操想跟他比试一番,却是走了好远的路才明白字谜的意思,想到自己落后杨修那么多,曹操便对他更是敬佩。
自此杨修也成为了曹操身边最为得力之人,总是能够在曹操未开口之前,先一步品出曹操内心深处的想法。
一次曹操得了一盒精致美味的酥糖,自己品味过后觉得十分好吃,便在盒子上提上了“一合酥”三个字。
后来事务繁忙,他便先一步外出料事务,这盒酥糖如何打算,还没来得及安排,便被留在了房间内。
身边的侍卫都对这盒吃食十分眼馋,但因为没有命令,众人也都不敢去妄动。万一给丞相都吃完了,他回来若是发怒,没人能承受得了这等怒火。还是杨修先看到了盒子上曹操所在的“一合酥”三字,心中有了考量。
他将众侍卫聚集到一起,对他们解释,“丞相题了字,这一合酥,不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所以丞相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吃一口,尝尝这等美味。”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听从杨修的建议,一人只吃了一口,最后留了几块在盒子中。众侍卫都十分高兴,品尝到了如此好吃的东西,而曹操回来之后,打开盒子,发现只剩了几块,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叫了人来问。
从侍卫的口中得知,他们是听了杨修的建议,一人吃一口,又听到了杨修对这一合酥的解析之后,曹操更觉得杨修是个十分难得的聪明人。
仅仅从他留下的三个字中便体会到他心中所想,这要是换了其他人只怕是根本想不到这处。不仅聪慧思维还十分发达,这样的人以后必然是有重要用处的。
但同时曹操心中其实也有点不舒服,那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左右魏国走向的上位者,心思被自己的下属这么容易就猜到了,还将自己的心思对所有的下属广而告之,自己在杨修面前按是不是根本没什么秘密,想到这曹操又有些生气。
不过毕竟只是一盒酥糖,无伤大雅,曹操也不打算再计较。但最后杨修还是因为自己的见微知著被曹操处死,他又从曹操的行为之中发现了什么呢?
揣度过度,引发不满曹操在经历了酥糖之事之后,虽然对杨修依然重用,但心中确实实打实多了几分留意。如果杨修的这份细心只用在曹操的日常生活之中,倒是没什么问题,最怕的就是杨修将这份心思放在了国际大事上。
在曹操带领曹魏的部队进攻汉中之时,杨修随行在侧,攻打汉中一战,给曹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虽说曹魏的军队理论上来说,在正面战场明显占优。
但对于蜀汉而言,汉中地位重大,绝不可能轻易放弃,所以在应对曹魏进攻之时,蜀汉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时之间曹魏看不出什么优势来,但如果现在退兵,那么之前所做的努力又都白费了。
两厢为难,曹操一直在想自己到底要不要先放弃汉中,撤兵回去。可如果多留在这,多打一段时间,蜀汉是不是就可能撑不住了,若是自己在这个时候撤兵,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也太亏了。
曹操正烦恼着呢,下人这时候端上来了一碗鸡汤来给他增补增补,这鸡汤闻着是香甜不假,可曹操却看着碗中漂浮的鸡肋,无奈叹气,这鸡肋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曹操明显是代入了,当时的蜀汉就跟这块鸡肋一般,拿不下,也舍不得放弃。他也是正巧有感而发,正巧有人来问行事的暗号,曹操便顺嘴说了鸡肋。
此话传到了杨修的耳中,他便猜到了曹操的想法,登时他便直下令手下的士兵们赶紧整顿行囊,他们很快就要撤离汉中。
曹操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萌生退意,甚至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十分意外,他并未下达任何撤离的命令,疑惑战时,未有命令下达,他们怎么就敢直接开始为回程做打算了。
询问过后,得知此事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勃然大怒,他可以忍受平时杨修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揣摩他的心思,先他一步行事,但绝对不允许他越过自己,直接安排了阵前的士兵。
先不论他是不是真的要撤兵,他仅凭着自己的猜测,便下达了命令,让士兵们收拾回程的行囊,已经算是在动摇军心。
如果他打算继续进攻汉中的话,那么此时已经萌生退意的士兵们,早就没了那一股前进的气势,军心一乱,再想鼓舞起来就难了。
在曹操看来,这杨修平时跟曹植走得近,有挑拨他跟其他兄弟的嫌疑,现在竟然敢直接越过他,仅仅凭着他的猜测,就将其广而告之,引发了这么大的骚乱。
单单扰乱军心这一条,就够曹操斩了杨修的了,盛怒之下,曹操下令将其正法。杨修虽有过错,但毕竟是名门贵族,曹操又是怎样面对他的父亲杨彪的呢?
哀痛之余,时刻谨慎曹操在斩杀了杨修之后,其实也有些不知所措,他倒不是因为杀了杨修而后悔,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他的父亲杨彪。毕竟他直接下令赐死杨修,其实也夹杂了自己的私心,不愿身边继续留有这么一个事事都能揣摩出他心思的人。
震怒之下,冲动做了决定,现在收场就有些麻烦了,毕竟他的父亲杨彪也不是寻常人,在朝中也是有些势力的。
曹操亲自给杨彪去了一封书信,信中严明利害,说清楚杨修所犯的重大过错,并向杨彪表明如果不处死杨修,那么将来可能会危害到杨家全族上下。
收到曹操书信得知儿子死讯的杨彪,自然悲痛万分,也清楚虽然自己的孩子有过错,但曹操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但此时曹操军事滔天,完全不是杨彪所能对抗的,此时完全不是撕破脸的时候,不然可能真的要搭上全族的性命。
纵使心中万分悲痛,杨彪还不能对曹操表达自己的不满,但白发人送黑发人,杨彪那段时间食不下咽,身形消瘦了不少。
曹操见他这样,便也故意试探杨彪,问他最近怎么瘦成这样,其实谁都清楚儿子离世,做父亲的怎么可能不受影响,曹操明显是故意这么问的。
这种问题一旦回答不好,对杨家又是一场危机,毕竟儿子是因为犯下了过错才被赐死的,但此时的杨彪还是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曹操听闻他的回答,难免也有些出动,这位老臣毕竟失去的是自己一直十分器重的亲生儿子,这份亲情哪是那么容易就能说断就断的,他此时的痛苦也是理所应当的,曹操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进行指责。
再加上,回过神来的曹操其实是有愧的,当时他冲动,行事确实鲁莽了些,对于杨彪而言,他的一时冲动,给他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后果,要说心中不痛苦那也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当时的曹操对于杨修这样的人,其实是又敬佩又害怕的,敬佩于他的才华,但害怕他对于自己心思的揣摩实在是太过精准,每次都能比自己的命令提前一步。
把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如若是绝对忠诚还好,但如果掺杂着信任危机,这样的人一旦到了敌军阵营之后,对曹操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而杨修的一生过的太过顺遂,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展露的这份才华,对于曹操而言是份危险,所以才在曹操面前毫不掩饰地猜测他的想法,而这种行为在政治权术之中是大忌。
纵使才华惊世,但如果不懂在官场上如何保全自己,那么再高的才华,可能也会成为自己恩的负累,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杀就是杀,哪里来的赐死,曹操依军规杀之,皇帝才有权赐死,曹操是丞相,有什么资格"赐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至死不称帝,乃神人矣,史上还有谁?皆是削尖脑袋想登大位的肖小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