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诸葛家族,虽辅佐的不是同一君主,但功不可没

笔尖的话 2021-09-11 15:14:26

提起三国,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位人才就是诸葛亮,俗称诸葛孔明。诸葛亮得到了刘备的知遇之恩后,为了刘备的身后事操碎了心,不仅辅导刘备的儿子继续担当大任,而且还亲自参与到北伐中来。事实上,诸葛家族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不止诸葛亮,三国时期,除刘备管辖的区域之外,曹操和孙权的麾下也拥有着该家族的人才。

诸葛家族的来历,奠定诸葛家族的地位

由于不同的历史记录中的撰写人员不同,这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历史记载中都会出现些许的差别。但是查阅相关历史记载后,大家可能会发现历史上存在3种关于诸葛家族的来历,但《三国志》中的相关历史记录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时间和背景。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最初,山东诸县的葛氏家族向外迁移,该家族来到了山东沂南县,它就是历史史书中记载的阳都县。然而,阳都县存在着本地的葛氏家族,外来的葛氏家族为了区分本家和外族,正式将葛氏改名为诸葛。

当时,西汉的统治者为汉宣帝。汉宣帝在位期间,葛氏家族生活着的区域发生了大地震,并且伴随着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生活在山东诸县的葛氏家族为了防止家族人员伤亡,举家搬迁到山东沂南县。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该家族诞生了历史上真正的英雄人物——诸葛丰。

大部分人都希望孩子最快取得事业成功,然而,诸葛丰的经历却和大部分人的期望并不相同。根据历史记录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诸葛丰得到皇帝重用时,他的年龄已经很大,可是年龄并不能阻碍诸葛丰为国家效力,甚至还得到了他人望而却步的权利。但因为一些事情,惹得汉元帝不高兴,后来诸葛丰不仅丢掉了手中的权利和官职,还被汉元帝所重用,变为了平民,后来自己在家中老死了,这也算是一种好结局了。

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一段佳话

诸葛家第二位英雄,也就是诸葛亮了。诸葛家族以农耕为生,诸葛亮也不例外。直到曹操开始攻打陶谦,诸葛家族再也无法获得安宁的生活,诸葛亮只能跟着叔叔一起来到了荆州。后来,刘备觉得诸葛亮是可用之人,将诸葛亮的到来比喻为鱼儿遇到了水。最初,诸葛亮并不想出山,刘备并不想放过可用之人,经过几次邀请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大事。

可是刘备却没有看到天下统一,他只好把儿子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不仅在军事方面拥有着很高的天赋,还制定了非常有效的发展方案。居民获得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整个地区的财富积累节节高升。可是好景不长,诸葛亮决定加速征战的速度,并且开始了北伐。公元234年,诸葛亮不幸病逝。诸葛亮离开人世的时候,诸葛亮的儿子只有八岁,最后,他却像父亲一样以身殉国。

诸葛瑾效劳于孙权,忠诚又仗义

要知道诸葛亮效忠于刘备,而诸葛瑾效忠的是孙权。虽然两个人是兄弟关系,但两个人各自其主,从来没有因为私情而放水。正式形成孙刘联盟之前,孙权就已经见到了效忠于刘备的诸葛亮。孙权对诸葛亮的印象非常好,于是他想要求诸葛瑾前去劝说诸葛亮,从而使两兄弟共同效忠于一个恩主。作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肯定明白弟弟的想法,他不仅拒绝了孙权的建议,并且告诉孙权:诸葛亮永远不会背叛恩主,就像诸葛瑾不会背叛孙权。

诸葛瑾和诸葛亮属于同一个类型的谋士,他们不愿意背叛曾经的恩主,自然不会产生私下来往。尽管诸葛亮多次出现在孙吴的管辖区域内,但诸葛亮和哥哥最多的交流是关于公事。与此同时,诸葛瑾在育儿方面拥有着很大的天赋,诸葛瑾的儿子在爸爸的影响,十分聪明和伶俐,他用聪明才智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孙权去世之后,孙亮继承皇位,诸葛瑾的儿子成为了辅佐大臣,直到六十八岁才去世。在古代,这个岁数,能说得上是长寿了。

诸葛诞不服司马家族,死得特别光荣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稍有不慎,一命呜呼。诸葛诞这个诸葛亮的从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里,但他却遇上了司马家族。公元257年,司马昭邀请诸葛诞成为当朝司空,看起来,诸葛诞的官职上升。实际上,诸葛诞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兵权。诸葛诞发动兵变,但他并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只能丧命于战场。诸葛诞死后,追随诸葛诞的人却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或招降,尽管他们面临着死亡威胁。

两晋时期,诸葛家族逐渐没落。但诸葛家族的后世子孙继承了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身上的优秀品质,不仅养成了勤学好问和自强不息的性格,这些人的精神也影响着后世之人。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人个个都差不多是厉害的角色,虽然辅佐的不是同一个君主,但个个都是朝中的重臣,能力也都很强,功不可没。但如果说在诸葛家族中,谁的名气最大,那当然是诸葛亮了,甚至很多人除了诸葛亮,都不知道诸葛家族还有哪些人。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他身上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特别是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现在很多人在表达自己的忠心时,都会用上这句话。

三国时的诸葛家族,虽辅佐的不是同一君主,但功不可没

诸葛家族有多厉害?三国时大多都是朝中重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0 阅读:18

笔尖的话

简介:一支笔,几句话,穷尽天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