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风景如画,谁不想出门旅游?
说起旅游,有两个地方让人又爱又气,一个是三亚,一个是云南,都有超美的环境,但也经常被曝光黑料。
有游客去海南潜水,水底被摘面罩,风波还没平息,云南就来救场了,真是一对“好朋友”。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位游客报团去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报的是3580的团加自费399元。
出行后得知,这是一个37人的团,到达云南后,本以为能欣赏美景,没想到被拉到一个个购物店,游客称一个景点都没有去。
矛盾的爆发,是被拉到一个乳胶床垫店,导游把大家送进去,就让大家随便挑选。
店员很卖力,一个个给介绍,但游客已经心生厌烦,谁也不想买,只想早点离开,店员却表示,得让导游来接。
于是,就出现视频里的一幕,大家索性不急了,一个个躺在床垫上玩手机,就算店员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一个人买,大家一分钱不花,就躺着睡觉。
拍视频的人说,我们37名游客被扣在店里了,谁也走不了了,不知道该咋办了。
店员看着游客一个个躺着,脸色很无奈,但也没办法,你让大家来店里,大家先体验一下床垫的舒适度,也很正常吧,既然没办法离开,只能躺着休息了。
只要导游不来接,大家就这样躺着,看谁耗过谁,店员和导游也被上了一课,想忽悠大家花钱,遇到脑子清醒的游客,是一点招都没有。
事件深思。云南被游客投诉,已经不是个例了。
还记得5万元手镯事件吗?
一家五口报团去旅游,被拉到一个玉器店,他们一家人没买东西,结果出来就被从车上赶下去,理由是名单弄错了,他们应该坐另一辆车。
事后,他们才知道,车上的人大多都买了东西,最多的人买了20多万的玉器,就产生疑问,如果自己也买了东西,是不是就不用换车了?
还有一次,一车人被导游拉去店铺,让挑选一些特产。
游客们不愿意,集体拒绝,导游说:“要是不买,就都不用走了。”
听了他的话,游客们很生气,也不知谁带的头,拿着东西就下了车,大家纷纷跟随,一车人都下车了,让导游很尴尬,只能请求大家回去。
一桩桩,一件件,每次出事时,当地文旅都会积极处理,比如给予导游和旅行社一些处罚,但似乎治标不治本,处理了这次,还会有下次。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呢?有位从事旅游业的人透露,其实这是带团中的潜规则。
很多人报团,价格是考虑因素,旅游团就以低价和包机票做噱头,来吸引游客。
等够一个团的人数,就会将这个团转手给别人,接手的人自然不会赔钱,会带着游客去购物店,一般情况下,他们心里会有购物指标,比如够10万,就不会再为难游客,带着大家该玩就玩。
遇到客气的导游,会提前说明,让大家有需要的买,不需要的不强求,大家看东西不错,再加上导游态度好,也不会少买,双方就少了矛盾。
有的导游很豪横,遇到有人没买东西,当面就吐槽,说对方太抠之类的,让游客心里不舒服,被投诉的也不少。
说到底,就是利益的问题。
导游接团想挣钱能理解,但有的导游太贪,为了挣钱,早已忽略了游客的感受,你至少要穿插着景点吧,一味地把游客往购物店带,这不是把大家当提款机了吗?
给云南文旅的几点建议。淄博烧烤和哈尔滨冰雪火爆,已经让各地文旅动起来了。
大家纷纷出奇招,想把当地的美景和特色展现出来,有人来玩,就能带动当地经济,这是很朴实的一本账,谁都懂。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美景资源,还有种浪漫的春城称号,一提到旅游,大家都会想到这个地方,或许是资源太好,根本不缺游客,当地也没能给游客足够的尊重。
导致大家一想到云南,就会联想到玉器、茶叶、鲜花饼等,这次又多了乳胶床垫。
当地的反应也算迅速,对这个店铺做了停业处罚,无证的带团人罚款10000元,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处罚太轻,一万块算什么,带一次团就挣回来了,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建议云南文旅对违规旅行社和导游,处罚力度大一些。
1、严查旅行社和导游,无证不得带团,一经发现,必有重罚,并且把违规单位放到网上,让网友能清晰看到,得以避坑。
2、导游可以推荐特产,但不能过多地带去店铺,必须要有限制,比如旅游期间,不能超过2家店铺,每个店铺进去不超过一小时,超过就属于违规,游客有权利要求退款,写到合同中。
3、旅行社推荐的店铺,必须严查质量,避免以次充好,还有价格虚高,让产品的品质落到实处,就算有人买了,也不会因为买错而懊悔。
4、旅行过程中,会去哪几个景点和店铺,必须体现在合同中,让游客有知情和选择权,低价团也不是强制购物的理由。
很多人喜欢去云南,但爆出来的问题越多,内心越有顾虑,希望当地能重视大家的心声,把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问题再解决,让大家能看到诚意,学学淄博和哈尔滨很难吗?
大家出来玩,都不害怕花钱,真正害怕的是被套路,唯有真诚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