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似乎从一开始便要在他的身上酿一杯百味的酒。
他深知功名利禄皆是浮云,人生不过大梦一场;
怀着一颗炙热的赤子之心,在那个富有魅力而又充满苦难的时代沉浮。
不愿参与党争,但无情的权力斗争还是将他卷入旋涡,让他不得不面对无数的别离与苦难,甚至危及性命。
可这又如何?他是苏轼,拥有一颗诗意灵魂和玲珑剔透的心,一位全方位优秀的美男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他的态度。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红尘滚滚,人心叵测,做人可咸可甜的他,修炼着一身正气。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苦难何其多,逆境总是以掩耳不及之势向他袭来,许多的无可奈何皆被他化为超然于物外的洒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如梦,何必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不如放手让那些心酸、无奈的过往随风成尘。
才华横溢的他,在那个坎坷不安的时代,不仅谱写了美丽的诗词,而且将自己的人生谱写成一道绚烂的风景。
最纯粹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苏轼36岁,在杭州任杭州通判
当时王安石为挽救软弱挨打的局面,开始变法图强。苏轼虽赞成改革,但其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同。因此,熙宁四年时,苏轼连续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由于见意见未被采纳,而又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请求外调。
通判是一个闲官职,并无多少职权和事情,所以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游遍杭州一带景色,常常流连陶醉于江南山水之间。
这是苏轼眼中的西湖,也是他心中的西湖。寥数语,便将西湖之美呈现出来。
这一日,他和朋友们相聚在西湖饮酒听曲,共赏西湖美景。
刚开始时,云淡风轻,阳光落在湖面上,熠熠生辉,放眼望去,水光潋滟。
这时,天色突变,乌云密布,雨说来就来,哗哗地落在西湖上只见山雾笼着烟雨,烟雨缭绕,山色如蒙着一层薄纱,风姿绰约,若隐若现,眼中尽是“山色空蒙”。
苏轼一行人同在船上边饮酒边欣赏这难得的晴雨交错中的西湖景色,半醉半醒的苏轼大抵认为无论是晴也好,雨也罢,西湖总是这样令人心醉。
他将西湖比作美丽的西施,那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一面,那水光潋滟是她艳丽的一面。不同时期的西湖有不同的美,似乎世间所有的美景都落在了西湖,这是上天对西湖的眷恋。
苏轼在杭州的这些年,见过西湖的美,有水波不兴的美,有风驰雨骤的美,有雪落西湖的美,还有雾笼西湖的美,每一种美都深深印在他的心间。
自然的景色中,难免也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这不也是新政的暴风雨说来就来吗?卷入风雨中的他,用不久就会散去,眼前的西湖又平静如初,仿佛那风那雨不曾过来,但却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西湖美景。
人生需要砺炼,经过风雨洗涤的人特别静美,苏轼是开心的,纯粹的。
最富哲理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横看崇山峻岭郁郁葱葱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当你身处环境之中,环境会改变你的认知。只有走出特定的环境,才能感知事情的全知全貌。
庐山之中,视野所及,看到的景色始终有限,无论怎样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面,无法窥见其全貌。
这正是苏轼的过人之处。这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悟生发了无穷无尽的智慧。
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认识的局限性导致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
所以,要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来看待问题,摆脱“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这种认识是深刻的,带着深厚的哲学思维。
如果看不透世间风雨,深陷其中,最终只会受尽苦楚。只有置身风雨之外,才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就不难发现风雨只是暂时的,终会留下美丽的彩虹。
苏轼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终于大彻大悟,体会到“人生如梦”的真义:不因生活的苦楚而丧失自我。
最张狂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北宋仁宗、神宗时,国力并不强盛,外有辽国和西夏时常侵扰,苏轼由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这首词不同于以往的婉约之风,整篇都透露出一股阳刚之气、豪迈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苏轼的心情。
他在密州的生活仍旧是失意的、落寞的, 只不过他一直将这股情绪压在心底,郁积愈久,一发即烈,所有的情绪、心意都跃然纸上,如海上风浪般势不可挡。
他戴上锦帽,穿上貂裘,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上千随从跟着他如疾风般席卷平冈,这时的他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老者,就一个字狂放。
他发誓,定要像孙权那样射杀猛虎,以报答那些随他出猎的人的盛情。
出猎之际,苏轼举起酒杯与众人开怀畅饮,此时酒意还未消散看着眼前的猎物,苏轼心情大好,胸怀也随之变得开阔起来,胆量也更为豪壮了。
此时的他,头上已有银发,但这又有何妨?年龄从来不是他实现抱负的障碍,更不是他推脱的理由。
只要朝廷肯重用他,像汉文帝信任魏尚那样信任他,他一样有力气将雕弓拉满成圆月状,朝西北射去,击败西夏的豺狼。
所以在结尾处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借汉文帝和魏尚的典故,表明心中夙愿, 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豪情万丈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苏轼。
他的抱负、追求,从来没有因为密州的荒凉而冷却。相反,他那颗炽热的心在这个凛冽的冬日散发出火热的光芒。
最超脱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与婉约词相比,它如奔腾的江水如大浪滔天,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苏轼心中的怨愤之气,化作无尽的浪花,向岸边涌去,他昂首高歌,尽情抒发着肺腑之声。
他站在城墙上,望着浩浩汤汤的长江向东奔流面夫,心中不免生起无限感慨。那些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最终都被时光的大浪淘尽,只留下千古美名。而他一时的荣辱,一时的失利和落魄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长江水,苏轼感受到不一样的激情。在他心中掀起的浪花是无言的、澎湃的、辉煌的,让他意识到生命总是殊途同归,没有必要强求一时功名。
身处赤壁之中,他想起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周瑜。当年在赤壁,周瑜以智慧重挫曹军。
望着那陡峭入云的石壁,听着那惊涛拍岸的声音,他似乎看到了赤壁大战的情景,波澜壮阔,扣人心弦。
眼前的浪花好像卷起的千堆白雪。在这壮丽如画的江山之中,一时间不知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他们应着浪花而起,顺着浪花而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壮丽的风采。
当时的周瑜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小乔刚刚嫁给他,他豪气冲天,羽扇纶巾,谈笑之间,就将强敌的战船烧毁。
苏轼神游故国战场,似乎追随着周瑜,在谈笑之间便取得了胜利。
那波澜壮阔的战争在他的笔下雄奇壮丽,“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愈发显示出周瑜过人的风采。那儒雅风流的气度,正是周瑜大智大勇的体现。
赤壁之战发生时,周瑜只有三十四岁,而此时的苏轼已经四十七岁了。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却仕途坎坷,一事无成,所以苏轼才发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叹,既是一种自嘲,亦是一种无奈。
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苏轼不再像当年那样冲动了,他的思想愈发深刻。面对失意的人生,他仍能用豪迈的心境来对待。赤壁的波澜壮阔让他感受到人生的豁达,并让他留下了生命中最伟大的印记。
最孤独的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被贬黄州的苏轼是孤独的,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让他变得更加敏感,他大气不敢喘生怕又惹上什么大麻烦。
这是一个孤独的夜晚。一弯明月挂在天空,稀疏的梧桐树上闪着丝丝寒光,不禁觉得寒意逼人。正值夜深人静,万物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他在庭院里闲庭信步,独自欣赏着夜色。
不知不觉间,漏壶里的水已经滴完了,苏轼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庭院里待了许久,但是他仍不愿回屋,只想在这沉寂的夜里多待一会儿。
沉浸在茫茫夜色中,他不禁心生疑问:有谁会像他这般孤独地在月光下徘徊?恐怕没有了吧,这世间也只有他会如此,仿佛一只孤独的大雁从凄清的天空中飞过,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一道渐渐散去的空影。
黑夜中的孤鸿不知受到什么惊吓,猛地飞了起来,高飞时,它不停地回头张望, 总有些东西让它留恋,但是飞离枝头的它只能孤独。它的眼中满是幽恨,没有人能理解它内心的孤独地面对茫茫黑夜。
每次回想过往, 苏轼的内心就无法平静。世间无人能够理解他,这使他的孤独感更加深重了。
孤鸿不断地在寒枝间穿梭,始终不肯停在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独自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而让人感到寒冷的,不只有寒枝和沙洲,还有那深不可测的人心。
最豁达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曾痛苦茫然,然而,他并未沉溺于阴影之中,尽管在黄州的生活受到限制,但他仍然自得其乐,亲自耕种,丰衣足食。
一日春游,苏轼与友人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们狼狈不堪。同行的人都觉得倒霉透顶,抱怨不已。
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意外,看似美好的事物也会有坏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是不幸的那个人,那心态也就崩了。
经历种种不如意后,苏轼内心变得强大。当朋友们抱怨大雨时,他反而悠然自得地感受雨中的情趣。
他知道风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他穿着草鞋,拿着竹杖,顶着风雨从容地走在沙湖道上。
一句“谁怕”传递苏轼将这种面对人生风雨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性推及整个人生。
他认为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十分平常,又何必介怀?人生既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既指眼前的狂风暴雨,也指仕途中的风风雨雨。
风雨过后再回望时,曾经的坎坷都不算什么,只是人生的一种磨砺。而当人身处危难之中,很难看到风雨过后的美好。
最温暖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自然是神奇的,明明只是普通的月景,却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一阵浓浓的思乡之情透过月传递出来,流淌了数千年仍不止息。
中秋这一夜,苏轼已然大醉,醉眼中的月高显得更富有诗意,他想起弟弟苏辙,不知何时二人才能相聚。
一个疑问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这轮明目是何时出现的?干是,他举起酒杯,对着苍天发问。“青天”被他当作朋友,所以才能把酒相问,可见他非凡的气魄。
显然,明月很早之前就有了,答案只有“青天”知道。只是不知天上的月宫里,今天是何年何日。
今晚的月亮这么圆,这么美,让他突然产生了想到月宫看一看的想法。他说“归去”,正是将明月当成自己的归宿,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思想再次显露出来。但他却害怕高高的楼宇,害怕那九天之外的寒冷。
渴望归隐田园,最终形成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他都能做到苦与乐并行。在他的思想深处,入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他才会说“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到寒冷的月宫之中,不如在月影下起舞。
他终于从飘逸的幻境中回到了现实。不知不觉间,夜色渐渐深沉,而他仍然没有睡意。
他想念苏辙,在这个团圆的中秋佳节,他们无法团聚,只能将思念寄托给眼前的明月。
月已圆,人却无法团圆。他自我安慰:人生难免会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这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人生总会有些遗憾,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他说“此事古难全”,又怎会事事如意、事事圆满呢?最后他心怀希望地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分别在所难免,那就不必强求,只要大家身体健康,相隔千里又如何,共享这片美好的月光,将彼此的心紧紧地在一起,在一起。
最淡然的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苏轼的好友王巩亦受到牵连,被流放偏远的宾州。那里环境恶劣生活十分艰苦,王巩还因此失去了一个孩子,自己也差点病死在那里。
苏轼被调回京城后不久,王巩也回来了。故友重逢,喜上眉梢,把酒言欢之际,饮至半酣,王巩让他的小妾宇文柔奴出来歌舞助兴。
柔奴原是王巩府中的歌伎,声色俱佳。王巩被贬到岭南后,她随王巩一同前往,无怨无悔,王巩深受感动,回到京城后便将她纳为小妾。
最羡慕的便是这世间如玉一般俊朗的男子,不仅相貌出众,就连上天也赠予他如此聪慧美丽的佳人。
对于眼前这个佳人,她歌声轻妙,笑容柔美,如水般清澈透明。不仅如此,她还才华出众,她把所作的歌曲吟唱出来后,那清亮悦耳的歌声能让人感觉到雪花纷飞,顿时让夏天变得清凉起来。
这里一语双关,既写出柔奴的歌声之美,又暗含王巩被贬至气候燥热的岭南,听到美妙的歌声后,仕途不顺的忧郁与浮躁都舒缓了许多。可见柔奴对王巩之重要,以及柔奴对王巩的情意深重。
奴北归后,看起来更加年轻了,她的笑容依旧灿烂,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香气。从艰苦的生活中归来时带着舒畅的心情,自然显得容光焕发,更加年轻妩媚。“微笑”一词则表现了她度过艰难岁月的一种自豪,这轻轻一笑,又显示出她的豁达。
苏轼十分佩服眼前这个女子,用梅花来形容柔奴的精神,他试着问道: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柔奴却坦然地回答:“何言受苦?何处是归?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让苏轼连声赞叹,大受感染,内心里暗暗的滋生出佩服之情。
这也是苏轼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故乡在哪里,何时能回归故乡?
在长期的漂泊中,他不知道前路通往何方,何时才会回到故乡。如今,他的疑惑被柔奴简单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所解开。
一个柔弱的女子尚且如此?只要心安定的地方,便是自己的故乡,何来困苦之说,何来思归之说。
我一味地追忆过去,却从未想过安定地生活下来。只有安定的生活,才能使人心安;只有心安,才知故乡在哪里。
在经历人生的苦难之后,他深知,只有乐观豁达的情怀才能化解生活中的苦难,才能在苦难中体会世间的乐趣。这是他的处世哲学,也是他一直追寻的生存之道。
最雅致的一首词:《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初来密州时,灾祸不断,身为知州的苏轼忧心忡忡,只能全力抗灾。在他的努力下,密州有了很大的改观,百姓的生活有了着落。于是,他开始着力整治园圃,改造密州。
在园圃北面有一个旧台,年代久远,破旧不堪。苏轼命人将其修葺一番,之后,他将这件事告诉苏辙,苏辙为此台取名“超然”。所谓“超然”,即苏轼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快乐。
超然台上,苏轼独自伫立,向四周眺望,将满城春光尽收眼底。不觉间,一阵微风吹来,柳枝迎风飘然起舞,原来春天还没有过去。“春未老”,虽为暮春,春却仍在,只见护城河正微微闪动着,仿佛是点点泪花。
远处的密州城内,绽放着春花,十分宜人。更远处是那没于雨影中的千家万户,自己却无法归家,只能在这陌生的地方独自伤悲。
酒醒后,思乡的情绪更加浓郁。寒食节刚过,马上就是清明节了,他无法回乡扫墓,只能独自叹息。
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两天,从当天开始要禁火三天。寒食节过后重新点火,是为“新火”。此时,寒食节已过,苏轼心中乡愁难断,但他马上借助“新火”煮茶来缓解心中的愁思。
最后,他感叹“诗酒趁年华”,这是一种超然干物外的思想活动,即暂时忘却尘世间的一切,抓住眼前最好的时光,以诗酒自乐。
“年华”既与“春未老”相呼应,又暗示苏轼此时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时机,由眼前的暮春之景进入“超然” 的境界之中,正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
最悲情的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爱上一个人也许只需要一瞬间,但忘记一个人有时用一辈子也无法办到。王弗对于苏轼而言便是如此。
用词来追思爱妻,苏轼是第一人。他明确写下了做梦的日子,以梦来抒发胸中悲怀。
他不想去思念她,却无法控制自己,十年阴阳两隔,这种相思注定了茫然,不能相见。
当年夫妻情深犹在眼前,因为生活奔波、仕途坎坷而不能时常去她坟前倾诉衷肠。
如今和她的坟墓相隔千里。梦醒时分,才知道情深处最可恨的是生死相隔。但那份感情被他埋在心底,难以消除。
她还是当年模样,而他已经老了。这样灰尘满面、鬓发如霜的他,即使和她相逢,她还能认出来吗?
今夜,苏轼在梦中回到家乡,她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还是和生前一样,在家中等他归来。两人相望时他才知道,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她都能一眼认出来。
不然她的眼中为何柔情满满,似有千言万语。他又何尝不是?此刻只有相对无言泪干行,想起那长着小松树的坟山,虽然常有明月照耀,但也是年年令他最为心痛、断肠的地方。
十年了,他割舍不下的不仅是那份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有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十年了,他受不了的不是千里孤坟,而是和相爱相知的人阴阳两隔。
在这个世界上,爱有诸多化身,它可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可以是相濡以沫、生死相许,还可以是凝重浓厚、相依为命。
不管是哪一种,都像一把利剑插入苏轼的心脏。
斜月半窗,那个姣好如初的女子恍惚间向他走来,似乎将他的半世流离都看在了心里。他知道,她早已不在了,只剩下自己孤寂的影子,只剩下相思和回忆。
最洒脱的一首词:《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与钱穆父同朝为官,两人性情相投,成了知交好友。后来,钱穆父被调离京城,苏轼为他饯行,并留诗赠别。
一别就是三年。其间,钱穆父在京城与吴越之间漂泊不定,生活艰苦,如今又要远赴瀛洲。途经杭州时,苏轼特意与他相会。
尽管他们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写尽疲惫,但是他们的友情一如当初。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苏轼对钱穆父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称赞。而四处游宦、在外漂泊的苦楚,苏轼感同身受,所以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他不愿卷入党争之中,所以自请在外为官,远离京城,保持淡泊的心境,坚守内心的净土。
如今与钱穆父重逢,他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分别是凄苦的。想到故友即将离开,苏轼心里十分难受。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会重逢,甚至可能再无重逢之日,他怎能不难过呢?
送行时,那淡淡的月色、微茫的云色,都增添了几分哀愁,就连陪酒的歌伎也唱出阵阵凄婉的声音。最后,他发出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一生游宦多地,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匆匆过客,走了又停,停了又走。
或许他早已厌倦这样的生活,只是无力改变,只能默默接受,笑对人生之苦,苦中作乐。
最有洒脱一首词:《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是苏轼晚年的作品,写出了一种超然的生命姿态。
一个孤寂的夜晚,夜色清新宜人,月光如水银般落下来。这里和尘世的喧嚣相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这恬静的夜里,他独自对月饮酒,尽情享受着夜色之美。
苏轼饱受政治纷争之苦,一直漂泊不定,未曾有过片刻的安宁,此时的心情是苦闷的、惆怅的。
他凝望着夜空,只见夜空深邃而又神秘,四周静寂无声,不禁思索起人生的意义来。他渴望在思想中找到解脱,找到心灵的归宿。
在不同的时期,苏轼的心境也有所不同,但“人生如梦”却贯穿一生。一切都如梦一场,最终都将化为尘埃,化为虚无,过于执着只会失去生活的意义,让自己更累。
他感叹: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名利和功业都如天上的浮云一般变幻无常,一味地追求只会徒增伤悲。万事万物都有覆灭的一天,人的一生也不过是像“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那样转瞬即逝。
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才学出众却未受重用,无法施展才华。
宋哲宗即位后,他曾短暂受到重用,但并未做出成绩,还受到小人的攻击,不得不退出权位。因此,他决定从仕途的困扰中走出来,找回生命的乐趣。
他的方法是“且陶陶、乐尽天真”,享受当下,而不是执着于虚无缥缈的未来。他积极寻找现实中的快乐,自我解脱痛苦,展现出豪放乐观的人生态度。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不纠结于过去与未来,感受真实的快乐。只有远离官场,回到田园中去,才能找回真正的快乐。
最伤感的一首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世间之事,在他眼中就是大梦一场。他时常感叹“人生如梦”。
人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秋天。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自然节气的变化背后是起伏不定的人生宿命,是一种无可奈何。
一直以来,苏轼都十分渴望一展抱负,却屡次被贬,被排挤出京城,无法实现人生志向,内心无比凄凉。他未写一时一地一事,却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着人生的命运。
眼前是冷落的秋天,树叶的声响在回廊里回荡着,他看着镜中的自己,不觉间又多出了几根白发,这是岁月在他头上留下的痕迹,他已经不再年轻。
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他不知道谁能与他同赏这美丽的月色,不由得露出无尽的孤独和感伤。他凄然地凝望着北方,凝望着故里,举起酒杯一饮而下。
他饮尽的是心中的苦涩,是几度秋凉。
回首苏轼这一生,几起几落,但是骨子里的浩瀚之气始终在他心中流淌。
他这一生四处为官,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苦,就像一只无法系住的小船,永远不会在一个地方停下来。在每一个地方,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实现了年轻时“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豪语。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和儋州。”他说起平生最大的功业,不是杭州、密州和徐州,也不是在京城时的得意风光,而恰恰是他被贬谪的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和儋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经过仕途的失意,经过生活的磨炼,尽管壮志未酬,却收获得更多。
人生就是如此,失意也好,得意也罢,最终还是如梦一场,这才是人生的大彻大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