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重读路遥《人生》:当年觉得乐观的故事,现在感到悲观

卓君评娱乐 2023-01-13 19:44:02

十年前,第一次读路遥的《人生》,对德顺爷爷这个人物印象深刻。

在高加林人生迷茫时,德顺爷爷常给他安慰,尤其是小说结尾,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了......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了......”

高加林被这番话打动,一颗原本伤痕累累的心,瞬时便得到安抚。当年读完这些,我也有种重拾信心的快乐,顿感眼前尽是光明,只要肯努力,人与人就是平等的关系,将得到同样的机会。

那时我还没走入社会,如今一晃多年过去,重读这本《人生》,德顺爷爷的鼓励,不再使我心潮澎湃,我试着猜想高加林的结局,如果没有外力帮助,他未来的发展,无论如何不会强过先前,并且他此生都将被这段痛苦的记忆纠缠。

01、从高处到低处,高加林的心态变化

巧珍很懂加林,知道他心气高,又有才华,即便回村里,也断不能做地道的农民,这才想办法让他继续做老师。

尽管加林曾是老师,被人顶替后一度陷入痛苦,那时候和务农相比,他自然更想教书,因为后者更体面。

但现在他从县城回到村里,在县里时他已经出了名,这时不得不回村做教师,可能暂时使他满足,而长此以往,他定会拿当下和过去比较,之后更怀念当初。

此时对他来说,做教师再体面,也比不过在县里做记者。他已经体会过出名带来的兴奋,突然间光环不在,有心理落差是必然。

假如当初没有外力帮助,高加林凭借自己的本领,很难有日后的风光。他无权无势,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注定只能在村里务农。

德顺爷爷的话不能说全无道理,农村确实在发展,但它无法承载高加林的野心。一个农村娃即便有能力,现实往往是他照旧要做分母,冷眼看着不如自己的城市娃出风头。

他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要面对城乡差距,面对人与人之间生来的不平等。这是没办法打破的枷锁,事实多次告诉我们,通往罗马的路尽管不同,可你即便走捷径,也赢不过生在罗马的人。

这使我想起那些拼命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孩子。考试虽苦,至少还算公平。这样的人属于大多数,无依无靠,只能挖空自己。相比之下,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实现理想的可能性更大。

高加林绝不会甘心一直在村里教书,他的志向远在这之上。他会走出来,独自闯荡和漂泊。他曾站在人生高处,习惯了这种感觉,势必会将它找回来。

02、高加林爱的并不是巧珍

巧珍和黄亚萍都是高加林在意的女人,尽管最后他拒绝亚萍,表示自己更爱巧珍,但这种转变实际上很突然,和他无法与亚萍远走高飞有关。

假如意外没有发生,巧珍结婚的事也许会带给他刺痛,但绝不会很深。因为在爱情之外,他还有事业,事业的成功将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他之所以认定最爱的女人是巧珍,一方面是因为高加林深知他和亚萍不会再有结果,他将回到村里,这是属于他和巧珍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巧珍结婚了,这意味着他再也得不到巧珍,得不到的反而难忘。

他对巧珍的感情并不纯粹,也不可能纯粹。加林和巧珍不同,他有欲望和追求,而巧珍只想过平淡的生活。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迟早要分手。

现在加林遭到打击,急需安抚,能给他安慰的只有巧珍。一旦他走出困境,巧珍又会变成替代品。那时他会想念亚萍,憧憬更广阔的生活。

小说里每个人的感情到最后都是悲剧,但我们又不能说谁对谁错。这几个人的情感经历,现实生活里也常见。不同读者读来,想必各有感悟。

我个人对高加林的处境思考较多,觉得多数时候在面对选择那刻,人是糊涂的。可能做完选择的瞬间,就清醒了。这个道理类似萧伯纳的名言:“人生有两大悲哀,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另一种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做出选择意味着有得有失,对于得到的一切,往往在获得的瞬间,那种快感将处于最高峰,之后愉悦程度开始降低,人们又会想要追求新的刺激。也许有一种情况可以避免快感高峰的更替,即所得已是此生最好。当然这也有前提,至少先坦然接受失去。

通常做出选择,不会再有后悔的余地。无论选择什么,接下来只需解决选择后的这部分出现的问题,至于已经放弃的种种,没必要费心思。

人生从来如此,不可能想要的都得到。我们既然愿意为了实现新的得到,而放弃已然在手的,就要承受选择后的结果。

高加林当初并不是为了亚萍,放弃巧珍,而是因为亚萍能提供给他机会,他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后来他也不是因着对巧珍有情,放弃亚萍,而是亚萍已对他无用处,巧珍对他的意义更重。

因此,与其说他徘徊在两个女人中间,不如说他是在以自我为中心,对两个女人进行取舍。

03、我们该如何生活

路遥给这本小说起名《人生》,有读者认为书名太大,小说内容配不上。这么认为的读者,可能是纯粹把这个故事当爱情小说来读的。

实际上作者不只写到爱情,或者说透过爱情,我们还能产生新的思索。

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高加林正是在经历生活的多变。他原本是村里的老师,某天突然被别人顶替,不得不开始务农。当他准备扎根土地时,竟然又有了新工作,且这个工作让他大出风头。就在他打算大干一场时,一个意外使他再次回到农村,不得不重新开始。

生活的多变让高加林不知所措,现实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他曾想过和巧珍永远在一起,不成想会遇见亚萍。他想和亚萍结婚,偏偏命运又将两人拆散。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都经历过。或许应对生活最有价值的方式,是把每个当下过好。若某天真要做选择,首先要清楚自己心底的渴求,这个选择要贴近人生中的最重要,这样它的保鲜时间将长些。

生活里充满不公平,聪明人向来是少抱怨,多想办法。对待生活,不必太绝望,也不要充满希望,最好是平常心。

无论做什么选择,到头来一想,都会有不如意。明白这个道理,遗憾的程度可能会少点儿。

虽说柳青那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乍看确实有道理,但细想其实挺玄乎,谁能在当时预料何处是人生的转折呢,都是后知后觉而已。

尽管从小说里,我感到的是悲观。但现实里,无论如何我们要保持乐观。正因为很多事情生来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乐观才显得紧要。

3 阅读:544
评论列表
  • 2023-01-14 11:42

    后知后觉…[点赞]

卓君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