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工信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说机器的老王 2024-05-21 05:54:33

1、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核心动力!云深处发布超高扭矩机器人关节

云深处发布超高扭矩、行业应用级、高防护机器人关节J80和J100。

关节模组被视为足式机器人的动力来源,继发布轻量级、高性能机器人关节J60系列,并在业内引起巨大关注与反响后,云深处再次推出两款经过行业应用实战检验的机器人关节模组,J80和J100关节均拥有超高扭矩,其中,J100最大转矩高达315N·m,已在大型人形机器人上使用,并作为云深处X30 四足机器人同款关节,在规模化应用中得到验证,将为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足式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高端装备产品。国际市场上,纯电驱动人形机器人的热度正在快速上升。

J80和J100关节已批量应用于云深处X20和X30四足机器人,X系列四足机器人已在国内26个省份和全球10多个国家服务众多客户,在电站、工厂、管廊巡检、以及应急救援、消防侦查、未来科研等多领域广泛应用。

针对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足式机器人应用,J80和J100关节具备以下特点:

X30机器狗同款关节:J80和J100关节已在云深处行业级四足机器人X30上得到规模化实战验证,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及苛刻作业条件的考验,可靠耐用。极致性能:极致性能:强劲动力输出,J100-116P峰值输出扭矩达到315N·m,峰值扭矩密度可达107.5N·m/kg,能胜任大型足式机器人的动力需求。工业级产品规范:作为行业级旗舰四足机器人X30的核心部件,J80和J100从设计和工艺上遵从工业级规范,具备优良的稳定性、适用性。IP67防护:IP67防护等级,无惧风雨,可在户外全天候环境下使用。高精度控制:采用高可靠无电池的多圈绝对式编码器,具备高精准性、可靠性、耐用性,整体关节调教具备优异的控制性能。高速通讯方案:采用高速EtherCAT通讯方案,可以兼容30个关节联控,满足多关节机器人性能要求。驱控分离:采取驱控分离设计,为机器人设计,特别是足式机器人设计提供更多自由空间,以便多关节集成设计与散热。兼容主流驱动器:兼容市面各类主流驱动器,客户可根据需要可自行搭配驱动器进行集成开发

云深处科技是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军者,创始团队源自浙江大学,拥有超过10年的腿足机器人研发背景,在足式机器人核心部件与系统开发,先进运动控制算法,智能环境感知及AI算法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了解更多及咨询订购可登录云深处官方或访问云深处官方微信。

2、工信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5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当天揭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举行座谈。

陈吉宁说,我们将以新一轮部市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更好发挥自身优势,用好工业资源禀赋,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抢抓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在稳住工业大盘中坚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作用,加快构筑工业新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

金壮龙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创新载体建设、一流企业培育、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深化部市合作,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建设。

金壮龙、龚正出席签约活动,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

根据合作协议,部市双方将深化完善合作机制,聚焦上海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着力强化“四大功能”,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上海建设三大先导产业高地、打造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创建关键产业链平台载体等,加快推动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3、人类2.0版本将诞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机器人尚难脱离人类控制

“生成式AI、元宇宙、拟人化机器人这三项技术交叉融合汇聚,将产生真正的颠覆性技术。”谭建荣说:“颠覆到什么程度呢?有人预言将会产生人类2.0版本。”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5月17日,由搜狐主办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分享了自己学习、研究、应用以及驯服机器人的经历。谭建荣指出,学界学者预言有三项技术交叉融合汇聚将会产生真正的颠覆性变化,分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空间和拟人化机器人,三者融合将会产生人类2.0版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AI、元宇宙及智能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业界对其发展速度、方向以及风险的关注也在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机器人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在谭建荣看来,人类可以“驯服”机器人,以防范和降低其潜在的威胁。

2022年10月份,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这被视作是人工智能领域和科技行业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

“生成式”这三个字非常关键,ChatGPT可以生成文本、生成视频、生成解决方案,其到来使得人工智能产生了新的质的变化。

“过去我们搞了很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但是大部分应用场景都通不过图灵测试,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轻松通过图灵测试,写的文章也比一般人还好。”谭建荣说。

ChatGPT之外,近年来备受业内关注的第二项技术是元宇宙技术。这一技术充分融合了AR/VR等新一代交互技术,以及5G、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虚拟平行宇宙,也为产业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拟人化技术也是谭建荣研究领域的主要对象之一。拟人化技术的目标是把机器人做的像人一样,不仅形状像人,而且神似,思想也跟人相近。在100多年前,就有文学家提出机器人的初心是“有感情、有温度、可交流、可交互”。

三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更多期待,让人不禁好奇三者交叉融合汇聚将会产生哪些变化。有业界人士对此作出了预测,称融合后将会带来真正的颠覆性变化,如产生人类2.0版本。

在谭建荣看来,这一预言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人类发展就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

在对技术发展的期待之外,业界长久以来对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的发展也抱有不确定性。在部分人看来,机器人或将最终脱离人类的控制。

事实上,自机器人学出现以来,业界就对其设定三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第二个是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第三条是在一和二不矛盾的前提下机器人可以自我保护。

因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当下,如何让智能机器人处于人类控制之下也是业界关注的话题。

谭建荣介绍,“驯服”机器人有三个路径,一是通过安全规范和法规进行人工智能风险防范;二是通过大样本训练使得机器人服从人的指挥;三是划出一些安全警戒线,使得机器人在外源时空条件下防范其“做坏事儿”。谭建荣表示,通过以上三条路径,可以实现机器人“驯服”。

谈及当下,谭建荣认为目前控制机器人的程序算法还在人的控制之中。但他也提醒:“首先,人要坚守法律规定、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把这些技术和法规融合起来。其次,法规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还需要伦理。”

谭建荣表示,只有将伦理、规范、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使得机器人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子孙后代。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4、中国“图灵奖”第一人姚期智:人工智能推理将是AI的下一个里程碑

​“ChatGPT出来一年多,确实改变了世界和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前景的看法。目前,中国各个主要城市和研究机构,特别是上海市,都对于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上更进一步,追上国际潮流,在奋勇争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在2024上海科技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人工智能方面,哪些赛道中国已经领先?哪些赛道中国仍需持续发力?姚期智谈道,目前中国在AI应用方面已经绝对处于世界前列,但在“譬如算力以及经验方面,都还有欠缺,这些赛道是我们必须要去追赶的。”

姚期智在采访中特别提到,比起已知的重要赛道,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发现新的赛道”,“譬如像人工智能推理,这是一个当今大模型非常欠缺的部分,大家也都可以看到这会是将来的下一个里程碑,是大家竞争的高地。”姚期智说道,“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不过在某些方面可能仍有欠缺,希望上海市在这些方面更加留意,让更多优秀人才在人工智能推理这一方面放下更多的注意。”

关于青年科学家,姚期智谈道,现在一些最前沿的课题,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中最重要的工作,很多都是年轻人做的。“我想我们特别有希望,因为中国有非常多的年轻人立志要从事科学的工作,所以对于我们中国的前途,我觉得非常乐观。”

“这一多年来,我们看到在上海,确实有一些机构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中国在像GPT这类系统方面,距离并不是很远,甚至有些方面是已经超过了。所以对于中国、上海,在这方面将来的趋势,我觉得是非常乐观的。”

文章来源:上海科技

5、中国版“Ameca”?中科大90后博士成功研发出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内,一个名为“呱呱”的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正在展示其独特的“才艺”。它不仅能说相声、讲故事、唱歌,还能根据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支持。

5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器人实验室内,“90后”博士曹荣昀和他的团队正在展示自主研发的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该款机器人的亮点在于其高度仿真的面部表情和触感,通过部署30个电机驱动器,实现了机器人面部肌肉的协同工作,让机器人能够呈现出真实自然的表情。储玮玮摄

“呱呱”是由中国科大“90后”博士曹荣昀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成果。这款机器人拥有高度仿真的面部表情和触感,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的对话和互动。通过部署30个电机驱动器,实现了机器人面部肌肉的协同工作,让机器人能够呈现出真实自然的表情。团队在材料选择和机械连接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确保机器人的表情和触感自然、舒适。

曹荣昀说:“人面部的肌肉非常复杂,尤其是从解剖学角度来说,每一块肌肉都有其功能,但对机器人来说,这就需要用微电机驱动柔性面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去模拟真人的面部表情。”

在中国科大的支持下,曹荣昀团队自2021年起开始了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的研发之旅。2023年,他们成立了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论科技”),致力于推动情感交互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

曹荣昀认为,机器人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的生命体。“我们希望机器人能够自主生成表情、行为等外部表现,让用户感受到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命体,作为一个宠物或者是一个伙伴的角色陪伴在我们左右。”

据介绍,无论科技还利用人形交互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出一款名为“学术猫”的智能交互玩偶,它具备对量子力学等学科的深入了解,为用户提供有趣且富有知识性的互动体验。此前,曹荣昀团队还研发了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经亮相就受到了游客们的热烈欢迎。

5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器人实验室内,“90后”博士曹荣昀和他的团队正在展示自主研发的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该图为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储玮玮摄

曹荣昀团队认为人形交互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现阶段,他们主要聚焦的场景是低龄儿童。“当今社会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公司未来也会布局养老市场,希望能够搭建起人与机器人情感链接的桥梁。"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说,中国人形交互机器人在语音交互、视觉感知、自主定位导航等局部或单元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整体技术有待突破。“人形交互机器人在国际上也是刚刚兴起的新领域,国内外发展几乎同步,但在机器人智能方面国内还是有一定差距。”

曲道奎认为,未来,人形交互机器人主要用于服务类和消费类领域,中国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在技术、产业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会走在世界前列,发展潜力巨大。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说机器的老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